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彦 《新闻爱好者》2011,(16):142-143
《译文》是鲁迅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依然热情关注的刊物,它诞生在国民党反革命的文化"围剿"时期,历经创刊、停刊、复刊、再停刊的复杂过程。《译文》具有明确的办刊宗旨,鲜明的刊物个性,实事求是的书刊广告,在编辑过程中,鲁迅表现出强烈的编刊责任感、勤奋的实干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2.
鲁迅创办的《译文》是中国最早专事外国文学译介的期刊,几番停刊、复刊,更名《世界文学》之后,坚持办刊至今,已有80年历史.在不同办刊时期,如20世纪30年代、“十七年”时期与“新时期”, 《译文》与《世界文学》的外国文学译介选材均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不同历史语境规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世界文学》创刊于1953年7月,它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作协前身)创办的我国第一个专门介绍外国文学的刊物。当时刊名定为《译文》,显然含有继承鲁迅先生创办的老《译文》传统与纪念鲁迅先生介绍进步文学的功绩的意思。第一任主编由老《译文》创办者之一的茅盾先生担任。当时为月刊,大32开,250页,每期20万字。办刊初期,以译介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其他国家的进步文学为主,兼及有定评的古典文学。1959年,刊物改名为《世界文学》,除了继续发表译文外,也登一部分国内作者写的译介外国文学的文章。1958年,茅盾先生因公务繁忙辞去了主编职  相似文献   

4.
鲁译刍议     
王得后先生在《〈鲁迅译文全集〉终于出版了》一文中提出两点:一是研究鲁迅的人是非读《鲁迅译文全集》不可的,二是研究中国现代翻译理论和翻译史的人也是不可不读《鲁迅译文全集》的。有意思的是,我们是在研究中国现代翻译理论和翻译史项下去研究别位译者,别种译著;只有涉及鲁迅,第一点才可以单独提出。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是一代文学宗师。他又是伟大的编辑家。他主办的《莽原》、《未名》、《语丝》、《奔流》、《译文》等刊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期刊出版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鲁迅先生作期刊编辑期间,显示了他对读者,对作者乃至对社会负责的高尚编辑道德,为后世期刊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8,(1)
鲁迅先后主编过9种刊物,计有《莽原》、《语丝》、《奔流》、《朝华周刊》、《萌芽月刊》、《文艺研究》、《前哨》、《十字街头》、《译文》,堪称文艺期刊界一位功绩卓著的资深编辑家。从1925年创办《莽原》起,直到1936年逝世,他在编辑出版期刊上付出的心血...  相似文献   

7.
高信 《今传媒》2003,(5):94-95
谢冰莹主编的《黄河》文艺月刊,在陕西现代出版史上,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史上,领军的地位恐怕是毋庸置疑的。1940年2月,《黄河》创刊;四年后,《黄河》停刊,彭古丁主编的《高原》继起;《高原》停刊后,赵望云主编的图文刊物《雍华》迅即跟进;未几,《雍华》停刊,《黄河》又行复刊。可以说,《黄河》给陕西40年代的文艺刊物的出版,既开了头,又收了尾。但更为重要的一点则是,由于有谢  相似文献   

8.
报刊图书     
《传媒》2008,(12):76
家庭期刊集团转制为国有独资公司;《译文》停刊外国文学杂志集体进入“寒冬”。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杂志是云南留日志士李根源等人在孙中山、黄兴的影响下于日本创办的宣传革命的刊物,创办于1906年。1908年,《云南》杂志刊行至第13期,发行份数由3000册增至10000册。1908年7、8月间,《云南》杂志因受《民报》被日本政府查禁的影响,曾一度停刊,复刊后又因炸弹案再度停刊,后得宫崎寅藏之助,得以恢复。武昌起义后,《云南》杂志停刊。《云南》杂志从创刊到1911年停刊,共发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出版编辑家,他先后编辑过《莽原》、《语丝》,《奔流》、《北新》、《文艺研究》和《译文》等等称著于世的刊物,还曾参与《未名社》和《朝花社》的出版事务。他在编辑、出版工作上,对待来稿的那种审慎之精神,认真之态度,处理之迅速,以至与作者的关系,可算是一代楷模。作为一位大文豪,鲁迅的时间是宝贵的,然而,他处理来稿却十分认真,一丝不苟,从他遗留给我们  相似文献   

11.
一些出版社将于鲁迅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日前后出版一批有关图书。其中有人民文学版《鲁迅述林》、《鲁迅小说新论》、《鲁迅研究资料索引续编》、《鲁迅回忆录正误》(修订版),湖南人民版《鲁迅论集》、《绠短集》、《鲁迅诗集》、《鲁迅译文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哈哈镜——《论语》杂志的“专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创办了三种幽默小品文刊物,依时间先后顺序为《论语》、《人间世》、《宇宙风》。《论语》创刊最早——1932年9月16日;停刊最晚——1949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巨制,而且还编辑过许多影响后人的期刊和文集。经他编辑过的刊物《译文》、《文学》、《莽原》、《奔流》、《语丝》、作家文集和美术画册等,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本文从一名编辑的角度,对鲁迅的编辑理念与编辑实践做一探讨。鲁迅的编辑理念,与他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他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封建礼教与黑暗制度以及殖民主义者作着殊死的斗争;他在黑暗中呼喊人性解放,主张个性张扬,深切地关怀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并做着…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8,(5)
鲁迅的一生,除了写作之外,还编刊物,出版书籍,编辑出版工作是他一生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参与编辑过许多刊物,其中与文学青年合作的居多,如《语丝》、《莽原》、《未名》、《朝花》等刊物,都是与青年人合办的,鲁迅在帮助青年人办刊中,付出了心血,做出了奉...  相似文献   

15.
《密勒氏评论报》是由托玛斯·F·密勒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约翰·B·鲍威尔(老鲍威尔)1的协助下于1917年6月9日在上海创办的。该刊物在1941年12月到1945年10间因美日开战而停刊。抗日战争结束后,老鲍威尔的儿子约翰·W·鲍威尔(小鲍威尔)子承父业,在上海恢复《密勒氏评论报》的出版发行,直到1953年7月彻底停刊。《密勒氏评论报》在华前后共出版发行了约32年时间。刊物的英文名称6次更改,却始终沿用了一个中文名称——《密勒氏评论报》。它也是最后一份离开中国大陆的外国人在华英文报刊。它的停刊,标志着外国人在华(台、港、澳除外)外文报刊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16.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已) 8月14日(七月十四日):《北京官话日报》在北京创刊。后改名《北京官话报》。 8月15日:芜湖《安徽俗话报》出至第二十二期后停刊。(该报期数据1981年四期《文物天地》王树棣文。《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五期汪原放文作二十三期) 8月16日:朱淇主办的《北京报》改名《北京日报》,继续出版。编辑张展云、杨小欧,日出一册,以政治新闻为主。在此以前,《北京报》曾因内部冲突一度停刊。停刊期间一度出有名为《北京日报》的临时刊物。(创刊日期据上海徐家汇  相似文献   

17.
忆《长安》     
弓保安 《今传媒》2009,(12):84-85
1979年初,西安市文联的《长安》文学月刊创刊时,我正在陕西师范大学上学。对于已有十几年创作经历的业余作者来说,这本刊物的创办让我非常兴奋,因为我走过了刊物纷纷停刊、百花凋零的年月,当时虽有刊物复刊,但全省也不过三四家,真是寥若晨星,而《长安》的创刊预示着更多刊物的诞生,预示着刊物百花园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辛文 《今传媒》2003,(1):52
香港《东周刊》被迫停刊了。看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头马上一震。这个曾风行于市场的“八卦”刊物,其兴也速焉,其亡也速焉。它的被迫停刊,不是因为撞上了“高压线”,而是在格调上出了问题。在一些人看来,香港那个地方开放得很,自由得很,内地不允许或严加限制、禁止的东西,在那里是可以畅行无阻的。《东周刊》的停刊,说明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史料》2010,(4):110-110
《人民周刊》 《人民周刊》,1926年2月4日在广州创刊,张太雷主编,它是中共广东区委的机关刊物。1927年4月10日停刊,共出版五十期。影印本缺32、46两期,合订一册出版。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虎年伊始,有着30年历史的《外国文艺》经过全面改版推出其改版后的第一期杂志。2009年,《外国文艺》的副刊《译文》宣布停刊,《外国文艺》自身也销量低迷,所以这一次改版能否带来此类专业杂志的重新起飞,已引发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