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刘娜 《河南教育》2011,(12):42-43
近年来,笔者注重通过发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明创造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果,共有100多项小发明、小创造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有两项发明先后获南京市和江苏省青少年发明专利一、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当今,我国部分院校已经为大学生开设了创造学、创造心理学、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史等课程.通过学习人类科学发展史上许许多多发明创造实例,揭示创造思维的奥秘,总结创造思维规律,并有意识地传授给大学生,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自主自觉地进行创新和创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刀客 《成长》2005,(11):17-18
明性先生是梁剑明的网名,现是成都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大学期间显示了一定的发明创造天赋。从2002年4月到2003年3月的一年之内,粱剑明提出了7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申请,并获得了5项国家专利,但他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发现我们有关部门对专利和发明简直是在屠杀——就算发明的东西很有价值但也无法转化为实用价值。有了这种观点后,粱剑明有了一点灰心。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     
创造教育将《创造学》的原理通过教育途径,较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这种教育叫做《创造教育》,日本从一九五四年起创立了《星期日发明学校》,现在已有三十三所,又于一九七四创办了《少年少女聚乐部》苏联阿塞拜疆一九七一创办了《发明创造大学》,学生经过学习,毕业后,发明的效率提高了十倍。《创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介绍创造发明的具体事树立发明创造的自信心,论述社会发展的同创造发明的关系,训练创造性思维方法,培养创造发明所需个性品质;实施英才教育和特殊教育等等。摘自《自学》传授教育的三种教授法美国著名创造教育家托兰认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得教育  相似文献   

5.
创业教育: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创业教育是高校创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在校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转化进而创办企业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一、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1.作为创业教育的“母体”──创造教育薄弱。创造学自80年代初传人我国后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国矿业大学等部分高校开设了《创造学》等课程。但就大学生的总体而言,其对创造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分支、基本规律及其发展历史等知之不多,这样就很难形成校园内创新的浓郁氛围。美国是创造学的发祥地,194…  相似文献   

6.
创造教育的形式创造教育的具体开展,一般通过以下三种形式:(1)课程式,即开设创造学的课程,专门讲授创造学原理,训练创造的技法,这种方式在大、中、小学都有。(2)渗透式,即不开设创造学课程,而是将创造教育的原理、原则、方法渗透、贯串到各门学科、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内外中小学创造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造学是研究人类在创造活动过程中,主体的创造意识、精神、品格,客体的创造成果规律,以及创造哲学、创造心理学、创造教育学、创造人才学、创造环境、创造技法的一门新型学科。一什么是创造教育这门学科诞生迄今已有61年历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根据创造学的原理,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通过探索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创造教育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学、社会教学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坚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构建面向21世纪中小学创造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下)王信倍三、广泛吸收创造学等学科优秀成果现代创造学起始于心理学的研究。现代心理学、脑生理科学、教育学以及研究创造力的创造学为中小学创造教育提供了广泛的科学成果。吸收创造学等现代科学的这些成果,是建立创造...  相似文献   

9.
创造教育的本质和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创造学的推广普及.创造教育也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蓬勃开展起来。然而,人们对于创造教育本质的理解尚有差异,对于创造教育类型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在综述前人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展开讨论,逐步统一认识。一、关于创造教育的本质什么是创造教育?如何表述创造教育的概念?它有哪些内涵和本质属性?对于上述问题,国内外研究者有不同看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1.“创造学教育”现有人认为,创造教育就是创造学教育、即将创造学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加以传授一或者以讲座、报告等形式传播普及创造学…  相似文献   

10.
黄曾新,曾是一名持有100多项专利而被向明中学聘用的校办企业员工。但是,在担任向明中学科技教师的近2000个日子里,他开设的创造学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今年9月的第16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在与成年人的创新“较量”中,他的学生又一次载誉而归,夺得4金8银。几年来,他指导的学生创造成果拿遍了几乎所有学生发明大赛的最高奖项,每年他的学生申报国家专利更达近百项,在大家眼中,他是不折不扣的“神奇教练”。  相似文献   

11.
创造学与我国高校创造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学和高校创造教育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挑战.创造学面临学科地位、研究力量、创新方法、创造工具等方面的挑战,今后创造学研究要朝着加强创造文化、团队建设,深化理论创新,建设特色学派方向发展.高校要承担起大学职能,加强创造教育课程开设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加强"三创"教育,推进TRIZ在高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98年2月25日,我校第一个涉足“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学生团体——鄂州大学(大学生)科学发明研究会正式成立了(简称“大学生科研会”)。它的成立,将预示着鄂州大学学生活动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大学生科研会的创始人即会长,是电信系97计乙班的范理政同学。他很早就热爱“发明创造与科技研究”活动,已有多项成果申请国家专利,并多次获奖。为了弘扬发明创造精神,激发广大同学对科学的热爱和开展发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从1997年度下学期起,范理政、郭力巨强、曾飞等同学毅然走上了艰苦的创业之路——创立鄂大(大学生)科研会。…  相似文献   

13.
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当前热门话题。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两者如何结合?本文就创新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谈谈想法与看法,供研究与参考。一、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提出创新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衍化而生成的。有关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本世纪初提出来的。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它不去研究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是专门研究成果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后来人们把这门科学叫做创造学。而把…  相似文献   

14.
一、在化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其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即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化学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5.
创造教育学     
创造教育学是以创造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本世纪四十年代始,出现了一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创造学,这是一门以创造活动、创造过程、人类的创造性、创造成果、创造环境、创造人格、创造过程中人的能力、人格和实践经验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而将创造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教育活动,就产生了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6.
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自从实施创造教育以来,完成了一百多项创造发明,先后获市级以上奖的有44项次,其中获省级奖的有10项次,获国家级奖的有2项次,并获得2项国家专利。在一所学校里,能取得这样的创造成果,这在全省的中小学校中。是不多见的。经过多年的创造教育实践和实验,我们对开发职业高中生的创造力形成了一些初步看法。什么是人的创造力,构成创造力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概括地说,创造力是指人们产生新想法、做出新事物的那种素质和能力。就个体而言,一个人的创造力是由创造潜力、个性品质、占有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以及…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知道物理知识是怎样发现的,同时也懂得物理发明创造成果是怎样获得的,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受到道德情操教育和审美观念、创造美的能力教育,更重要的是还可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为能科学系统地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创造学课程必须与学科专业教学和学生的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新观点,创建了化学创造学和化学创造学实践课程。经过5年的试验,参试的本科生先后获国家专利6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各级奖励40余项,100余人次获得个人成就奖。实践证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课程是可行的,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创造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4 0年代初期 ,一门以创造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索创造机理、总结创造规律、研究创造方法、开发创造能力的综合性新学科———创造学在美国兴起。这一学科随后传到欧洲各国和日本 ,并于 80年代初期传入中国。近 2 0年来 ,创造学已经在我国企业产品开发、技术革新、教育改革和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创造学被引进教育事业后 ,形成了创造教育这一崭新领域。“创造教育是通过传授创造学知识 ,或者运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 ,致力于开发受教育者创造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原则和教育方…  相似文献   

20.
张胜武,岳阳市一中劳技课教师兼科技辅导员,从教32年,在教育园地里以无怨无悔、呕心沥血的人梯精神托起了一个又一个小小发明家。2000年八月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的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他辅导梁晋阳同学发明的“学生保健多用课桌椅”在获得国家专利后,再获大赛发明创造一等奖,梁晋阳同学被授予“高士其青少年发明专项奖”全国只五个和“长江小小发明家奖”。21年来他辅导学生完成的小发明创造、小科学论文、生物百项、创新设计、科幻绘画等科技创新作品3000余项,其中有9项学生小发明获国家专利,41项获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