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论“应试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策试而编纂的类书”,“应‘帖经’、‘八股文’考试而编纂的类书”,“应博学宏词科考试而编纂的类书”;“为应试打基础的‘蒙学’类书”等角度,全方位论述应试类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分析应试类书流行的政治文化根源;认为在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已经固定的国度里,统治者需要的人才,是熟悉古制旧事,能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到理论根据和实际参考事例的知识分子。而科举考试是统治者网罗人才的手段。应试类书,则从根本上体现了统治者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对应试类书的研究,可为当代教育考试制度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夏承焘是我国传统词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而究其一生可知,其在词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词人年谱研究、词籍笺校、词学批评等方面,本文则主要从这些方面对其词学研究进行阐述,以窥斑见豹。  相似文献   

3.
现代词学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标志性成果有:<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全清词·顺康卷>.随着总集和其它史料的进一步挖掘与整理,建构一部关于词学史料方面的学科,就是时代的迫切需求,也是词学研究内部的需求.<词学史料学>的出版顺应了这两个方面的需求.这是一部站在科学前沿,总揽全局,既通古今之变,又集百年词学研究之大成的著作,必将推动词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拓展.  相似文献   

4.
武晓华 《大观周刊》2012,(52):143-143
我们搞新课改的目的就是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克服思想政治课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切实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进行了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探索,以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落实政治课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刘永生 《兰台世界》2014,(2):136-137
夏承焘是我国传统词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而究其一生可知,其在词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词人年谱研究、词籍笺校、词学批评等方面,本文则主要从这些方面对其词学研究进行阐述,以窥斑见豹.  相似文献   

6.
1980年至2000年,施蛰存先生以老迈之躯,主持《词学》第一辑至第十二辑。他在策划《词学》编委会、刊物封面、栏目,组织作家队伍,约稿,审稿,撰稿等方面,调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倾力打造《词学》杂志,并使得这本刊物沾染上浓郁的施氏特色,成为刊布词籍史料、发表词学见解、团结词学研究力量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7.
欧阳明亮 《兰台世界》2017,(19):126-128
较之传统的词学传习方式,民国高校中的词体教学在教学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师生关系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表现出"词学"与"学词"的辩证统一、"词学教授"的双重身份以及新思想新文化对词体教学理念的深刻影响等诸种特点,并对现代词学研究者的培养、词坛风尚的流变以及词学学科的确立与完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地震科学数据共享过程中存在数据种类繁杂、数据量大而存储线性扩展困难、检索性能瓶颈等问 题,从核心地震业务数据资源入手,梳理了地震观测、探测、实验与试验、专题等7大类科学数据;采用大数据技术, 集成重构了一套全新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以数据集为基本单位,为地震科研人员、监测预报人员、地震科 学爱好者等全行业用户提供开放、统一、便捷、一站式数据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9.
晚清四大家之一郑文焯以词籍校勘而名闻天下。龙榆生曾整理过郑氏的词学文献,名为《大鹤山人词话》。后唐圭璋先生将《大鹤山人词话》及时人辑录的郑文焯评词论词的材料编入《词话丛编》。龙、唐二位先生对郑氏词学文献的整理有大功于词苑,但是其整理仅为郑氏词学著述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10.
胡永启 《新闻爱好者》2011,(18):118-119
现代词学家龙榆生创办《词学季刊》,将其定位成以词学研究为主的专业性期刊,在确定作者人选、确立与读者取得沟通方式的编辑思想主导下,推出"创刊号",实现他的编辑意旨;而后着力搞好编辑与作者间的协作,以利于期刊的持续发展;为读者着想,争取读者参与到期刊编辑工作中来。《词学季刊》的出版,为词学研究期刊编辑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词学家龙榆生创办《词学季刊》,将其定位成以词学研究为主的专业性期刊,在确定作者人选、确立与读者取得沟通方式的编辑思想主导下,推出"创刊号",实现他的编辑意旨;而后着力搞好编辑与作者间的协作,以利于期刊的持续发展;为读者着想,争取读者参与到期刊编辑工作中来。《词学季刊》的出版,为词学研究期刊编辑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166 个科学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网站,包括国家和地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学数据平台、中科院科 学数据库系统以及野外观测台站网站、自然科技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等,基于可见性、可得性、可用性三维评价体系, 进行了分指标、分类型、分领域和综合的绩效评价,以期为政府等决策主体和资源建设机构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册上,有一个格外引人瞩目的名字,她就是李清照!她不仅以诗、词、文并擅的卓越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中技压群芳,独领风骚,而且以一个女性作家的身份跻身于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文学园地,奠定其比肩须眉、创"体"名"家"的文学地位;她既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又是一个杰出的批评家,她的一篇《词论》以大胆新颖的文学见解和鲜明自觉的理论意识,为中国古代词学批评和词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建树。在李清照的文学创作中,尤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她在词史上的地位,早在她所生活过的南宋时代即已较普遍地得到士大夫文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年的词学史上,《历代词人考略》(下引皆称"《考略》")是一部值得重视的词学文献,饶宗颐《词集考》、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唐圭璋《全宋词》等重要词学著作都曾引用《考略》。其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先师唐圭璋(1901—1990)先生,毕生耕耘于词坛,其卓越成就为海内外词学研究者所共仰。本文仅就先生有关词学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和贡献作一初步总结,或可为今后的词学研究提供一些启示,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本世纪词学文献整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唐先生所整理研究的词学文献,主要包含词作典籍和词论典籍两个方面。一、词作典籍的整理考订唐先生对词作典籍的整理考订,可分五个方面:目录、版  相似文献   

16.
清代词体声律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音律考索为主导,以协律和乐为目标。宋姜夔词所附旁谱是最珍贵也最受关注的词体音律文献。乾嘉间元抄善本《白石道人歌曲》及《词源》的重新刊行,吸引了相当一批学者投入到姜词旁谱释读的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综观清代姜词旁谱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一种属于乐学研究,学理性较强,在释谱思路和方法上颇有开创;另一种属于词学研究,其目的在于以考谱正词律,以谱字佐证词体声律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上海图书馆藏稿钞本叶英华<莲裳公词稿>,其审订者意见与所录词作题序、自注和本文等,具有多方面的文献价值:有益于考求叶英华世系,有助于详考叶英华参与过的词社,某些作品的自注可以作为词体研究史料使用,于整理叶英华词全集有难得的校勘价值,为近代广东词学家族与家族词学研究提供新的文本支持.  相似文献   

18.
赵秀红 《兰台世界》2012,(24):52-53
蒋景祁是清朝初年著名词人和词学活动家,为江南著名大族蒋氏后裔。蒋景祁先祖明代迁宜兴西余,以耕读起家,后蒋应震、蒋如奇、蒋永修等几代以科举入仕,西余蒋氏逐渐显贵。  相似文献   

19.
汲古阁毛晋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其刻书多达六百余种,为历代私家刻书之首。凡收藏中国古代典籍具一定规模者,无论中外图书馆或私人藏书家,其藏品中无不都能觅见毛氏藏书、刻书、抄书、校书。可见,毛氏藏、刻、抄、校事业之影响深远。毛晋亦是一位词学大家,其汇辑的《词苑英华》及其著作《词海评林》,均为词学典籍,本文注重介绍这两部后世学词者极其珍贵的工具书和词学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20.
章是语言的艺术。章有“学”体和“科学”体之分,因而语言则可分为学语言和科学语言,它们的风格、特点虽不同,分别犹如“走路”和“跳舞”,但都建立在基本的语言字修养——字、词、句的功夫之上。公属应用,新闻为记叙类的语体,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尽管不一样,却都属于科学体,使用的皆为科学语言,因此其语言特点是共同的,即准确、简洁、明晰、通俗,并带采,笔试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