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乔新生 《新闻记者》2008,(10):39-39
"法院系统不应该害怕记者,而应当欢迎记者监督,因为记者和法官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都是为百姓主持公平","同时,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对加强队伍建设,遏制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颁布<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之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在与新闻记者座谈时发表的讲话.  相似文献   

2.
《新闻世界》2009,(5):1-1
云南省高级法院聘请14名记者为特约新闻观察员,向他们颁发了“新闻监督护照”。今后,这些特约新闻观察员在全省法院系统采访时,将享有到在全省各级法院进行正常工作采访时,被采访法院应当给予支持、协调、配合,不得阻挠、干预合法采访的特权。由此,笔者对舆论监督的进展抱有一种新的期待.并且,这种期待建基于越来越多受过现代教育的官员主动促进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3.
作为基层通讯员,在本单位开展新闻工作,和报社记者、上级机关的新闻干事比起来,遇到的困难相对更多。尤其是采访本单位领导,更是比较困难:有的领导接受采访时草草而谈、“敷衍了事”;有的甚至因工作忙,根本就不愿接受下属的采访。  相似文献   

4.
6月10日,广东省高院院长吕伯涛在全省法院宣传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法院为新闻报道建“热线”开“绿灯”。他欢迎各新闻单位向法院派出常驻记者,并透露全省各级法院将普遍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向全社会公布法院工作的重大事项。他要求各级法院通过新闻发布会、情况介绍会等多种形式,主动介绍人民法院的重要工作情况和成效,通报重大、典型案件的审理情况;凡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允许和欢迎新闻媒体采访,并以实事求是对法律自负其责的态度,宣传报道案件的审判活动。对审判活动的采访,包括对法庭庭审过程的采访、就案件所涉及的…  相似文献   

5.
在德国,法院和检察院只有特定的人才能接受新闻记的采访,对外发布信息。享有这种权利的人除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外,还有法院和检察院的新闻发言人。在近日由国家法官学院主办的“法院与媒体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上,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院长吉尔(Gerhard Zierl)以他所在的巴伐利亚州为例,介绍了德国法院新闻发言人的职责及特点。他指出,法院新闻发言人就像是一个过滤器,既能确保媒体从法院获取有用的信  相似文献   

6.
新闻竞争其实也是一种新闻线索的竞争。本文作者依据多年的从业经验,总结出新闻记者通过闲聊、发散思维发现新闻,利用新媒体、新思维挖掘新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找新闻,才能成为拥有大量线索的"富记者"。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散文化写作近几年来备受广大笔者关注,作为一种新式的新闻文体,它的出现,使得许多新闻写作者更加乐于尝试,因为它可以以最真实的态度体现出新闻事实的美感。许多比较敢于接受新事物的记者都会选择主动去写"散文化"新闻,由于其自身强大的感染力,使许多读者格外青睐。  相似文献   

8.
《新闻实践》2012,(5):77-77
全国23.6万记者将接受在职轮训据3月3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消息:针对近年新闻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将用一年多时间完成对全国新闻单位在职新闻记者的统一轮训和考核工作,考核合格后方可换发新版新闻记者证。据了解,全国6778家新闻单位中,目前共有23.6万名采编人员持有新闻记者证。新闻出版总署将围绕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国情教育、新闻法规教育、新闻采编规范教育、新闻伦理教育、防止虚假新闻教育等多个主题编辑教材,摄制新闻记者在职培训教学片,免费向各新闻单位派送电子课件光盘。  相似文献   

9.
韩锦 《新闻世界》2011,(8):71-72
新闻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群众,因此新闻的创新必须始终围绕群众的需求,把握新时期各类爱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0.
河南检察院与新闻单位联手 查渎职侵权犯罪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日前出台《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在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中与新闻单位联系、协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的渎职侵权检察部门与当地的新闻单位建立起联系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召开联席会、在谈会、新闻发布会、互访等多种形式,主动积极地加强与各新闻单位的联系,并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努力争取各新闻单位对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犯罪工作的支持,及时发现和掌握渎职侵权案件线索。 《意见》要求,对已经新闻媒体报道、曝光的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胡伟 《军事记者》2005,(3):62-63
对一个单位来说,新闻工作的好坏,往往直接与该单位新闻干事的能力划等号。而通联能力,是新闻于事工作能力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通联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更多的是以单位“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与新闻媒体进行联络沟通。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编辑,他在新闻工作中的作用往往具有局限性。因为不在采访一线,对事件性新闻的编辑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如果想采取主动,把劣势变优势,真正让编辑的指挥棒转起来,就要在非事件性新闻上下功夫。《黑龙江日报》五版“今日点击”和七版“全省各地”,近几年在非事件性摄影报道突出主题策划方面,就作了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新闻窗》2005,(4):72-72
7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贵阳市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省市新闻单位、中央驻黔新闻单位、港澳驻黔新闻单位的43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此次新闻发布会是我省建立省级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后的首次发布会,这标志着我省新闻发布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工作中,特别是各级地方新闻单位,历来重视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编采人员强化新闻真实性意识,坚守新闻真实原则,还通过"三贴近"等多种形式,不断要求编采人员到基层,上一线,实事求是做好新闻编采工作,努力杜绝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新闻单位特殊的宣传地位,决定了企业新闻工作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企业新闻宣传内容的特殊性,把握好这种特殊性是做好企业新闻工作的关键。而企业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表现在很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王欣 《新闻窗》2014,(5):24-25
新闻采访是一项系统工程,由多项资料搜集、视角探讨、广度分析、热点解读功能管理项目组成。因此,扎实采访是挖掘新闻本质的关键,也是改变新闻政治面貌、精神理想、社会风气的主要因素。从新闻本质上看,采访视角是需要主要探究的内容,不仅要采定位自己的政治工具角色,还要努力克服采访工作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困难,并主动接受新事物,在实践中探索、发现新闻的隐含意义和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记者摇篮》2007,(4):42-43
在当今时代,社会与自然突发事件频发,这是对新闻单位和新闻人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对记者的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新闻从业人员迅速对事件做出判断和反映。今年3月4日的一场罕见暴风雪,使阜新日报的新闻人接受了一场考验,也经受了一次职业精神的洗礼。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新闻     
四川为舆论监督 提供司法保护 据《新闻出版报》记者古隆媛报道: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负责同志近日在省、市新闻媒体座谈会上表示:全省各级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舆论监督提供司法保护,省法院将在工作上与新闻单位多作沟通,积极配合新闻记者的正常采访,尽量为记者提供方便,对起诉到法院有关围攻、殴打新闻记者采访的案件要及时审理,对违法者坚决绳之以法;对新闻单位和被批评者之间的纠纷,要依据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尽量采取调解方式解决,依法保护新闻单位的名誉权;对新闻单位和记者的一切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将依法给予保护。…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媒体通过新闻策划引导舆论就是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的一种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正新闻单位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力军,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战场,新闻单位档案工作关涉到新闻工作的全局,意义重大,加强新闻单位档案管理是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当前,个别新闻单位把档案管理工作只当做后勤工作的一部分,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培训,造成各类档案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了新闻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新闻工作中任何一项工作的瑕疵都可能波及四方,给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