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里约奥运会成为当下媒体关注的焦点,哪个运动员最当红?上头条次数最多?是中国里约奥运军团首枚金牌得主张梦雪,是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霸气夺冠的孙杨,还是五枚奥运跳水金牌得主吴敏霞和陈若琳? 这些运动员都当之无愧,但要说持续热度最长,带给人们的欢迎与惊喜最多的,当数女子仰泳1 00米铜牌得主——90后小将傅园慧.夸张的表情、率真的表达和欢乐无极限的态度,让她轻而易举地引爆了媒体.  相似文献   

2.
女子柔道运动被称为榻榻米上的“女力士之战”。在众多的女子竞技项目中,很少有比柔道更激烈、更惊险的了。开展这项运动较早的日本和欧美各国,以雄厚的实力,在绿色的榻榻米上,建起了一座座“独立王国”。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1,(10):43
自大运会开幕之日起,北京日报便推出了“大运特刊”。该刊每日三至四个版,有几日还推出了摄影专版。22日特刊头版的大标题是《今夜北京美丽无比》,刊登了开幕入场式的大幅照片;二版的大标题是《大运会七大看点》,介绍了大运会的亮点;三版的大标题是《一个新字说不完》,介绍了大运会许多新特点;四版是摄影专版,介绍了大型团体操中的几个精彩场面。23日特刊则着重报道了点燃火炬的新鲜方式,题目是:《飞碟点燃主火炬》、《天火地火共燃圣火》。24日特刊着重报道了赛事,题目有:《头天比赛就精彩》等。25日特刊报道了外国运…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1995,(5)
人物特写从何着眼当代日本报纸上流行的一种称为“人物栏”的报道样式,以其短小、题材内容丰富多彩和紧贴时代生活而颇受读者欢迎。其中大量的是各色各样非事件性新闻人物的报道,或可称为人物小专访。它在形式上有点类似我们的一些人物特写或人物小通讯。上面这篇即是一...  相似文献   

5.
特写本指电影中突出地拍摄人的面部或局部、一个物品或其局部的镜头。上乘的影视作品中,能给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清晰的视觉形象的,首推特写镜头。同样,特写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文体,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特写的功能首先在于它的现场感。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特别强调用描写的手法去再现报道对象。通过精心描绘,渲染气氛,达到情景交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笔者今年春节时曾前往大寨采访,发表了《春意融融大寨年》的特写式报道。其中写到:“院门上、窑洞前、楼门,一副副崭新的对联耀眼夺目;街道上,花炮纸屑随风起舞;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在院里玩耍、疯跑;炒菜和馒头的香味从各家传出。好一幅喜迎吉祥、欢庆丰收的农村风俗画。”“玻璃上‘三羊开泰’的窗花细致巧妙。窗台上那盆吊金钟郁郁葱葱,数十个花蕾正含苞待放。她与石家庄陆军学院女子方阵队的合影还挂在床头。转眼工夫,老宋回来了。”这篇新闻作品就运用特写手法,再现了大寨过年时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特写的局部化能使读者对事情、事件了解得更清晰。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文体,特写就是要对报道对象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  相似文献   

6.
路透社广播过—篇报道北京的星期天的特写消息。这篇消息是路透社派在中国的记者写的。熟悉北京的人读过这篇特写,认为它的内容是公正的,而且写的比较生动,引起了他的兴趣。还有人说,如果去掉路透社的电头,再作一点微小的修改,这篇特写几乎不能看作是西方通讯社发的消息。下面就是这篇特写: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9月24日,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中国组合邹佳琪与邱秀萍在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比赛中,斩获杭州亚运会首金。在历届综合性运动会报道上,首枚金牌一直都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对于同时段开赛的数个赛事,选定最有可能产生首金的赛事,需要媒体记者具有前瞻性和判断力。本文借助框架理论建构本届亚运会首金报道框架,从首金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版面、报道内容等维度对国内主流媒体杭州亚运会首金报道展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长征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新闻通讯选评》(上、下册)分新闻、通讯特写两个分册。新闻分册共选入147篇作品,分三大部分:重大事件新闻、连续报道和社会新闻。通讯特写分册共选入65篇作品,分五部分:人物通讯特写、事件通讯特写、风貌通讯特写、政论通讯特写和长篇报道(著作)节录。它汇集了美、英、法、意、日、澳、西班牙、联邦德国以及苏、捷、保等国家记者的作品,写作时间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达一个多世纪。其中有文学大师和名记者高尔基、杰克·伦敦、狄吏斯、伏契克、西蒙诺夫、爱伦堡、波列伏依、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斯诺、约翰里德、史沫特莱、法拉奇、李普曼等人的作品。翻读他们的作品犹如在进行一次历史的巡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许多重要战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2007,(4):1-1
《黑龙江晨报》从1月19日发出《百名志愿者进山清套》开始,在一周内连续密集报道,到2月7日报道《我省尚存东北虎14只》,历时19天,发出消息、通讯、特写、言论、照片和地图共30多篇稿件,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新建  郭璇 《中国广播》2011,(9):2-F0002
中国广播联盟组建“大运全国广播联盟”,组织20家成员台100多名记者,整合采编资源,共享报道平台,共发出文字消息261篇、录音报道293条、评论163篇。深圳广播电台等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全程转播了中央电台开闭幕式直播信号。《大运联盟秀》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通过中国广播网和中国时刻网进行视频直播与点播。延展了宣传平台,为中国广播联盟大运会报道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84年第34期有一篇《澳门赌场一瞥》,看了之后,觉得很有兴味,不免遣思一番。我觉得这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特写。是作者正确理解党的开放政策的报道。随着党的开放政策的发展,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多报道一  相似文献   

12.
刘连军 《河北广播》2009,(4):F0002-F0002
国庆期间,河北电台台领导亲自指挥,各频道、各节目协调联动,全方位、多角度对国衣60周年进行了宣传,播发重点报道110多篇;在中央台重点栏目上稿12篇(次),们列全国省市台前列;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3月29日播发的特写《浪漫的艺术享受》,是一篇关于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幕式文体表演的稿子。这篇特写篇幅短,现场气氛浓,主题突出。以往关于体育大赛开幕式的稿子往往拉得较长,模式化的痕迹较明显。这篇特写很有创新,它没有“流水帐”似地报道开幕式的讲话表演等程序,而是抓住开幕式,文体表演给予突出叙写,格外引人。文章只用了“各位要人在开幕式上先后致了词”一句话,简要概括了开幕式一些程序化的东西,便转入文体表演的主题,显得重点突出。  相似文献   

14.
《英雄携手飞天——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记》这篇1700多字的现场特写,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稿件从采访到写稿,用了不到3小时,但台前幕后值得一说的东西却有很多,也给我和我的同事们带来不少启发。在此,我想着重谈谈“四个妥善处理”,希望对于同行们写好重大事件现场特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面前放着两篇特写,是我特意从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许多报道中寻出来的。头一篇的题目是《报告之前》,后一篇的题目是《笑声·心声》,新华社播发后,为全国许多家报纸所刊用,这两篇特写顿觉有新鲜之风吹来,不禁连声称好。从特写中可以看出,两位记者采访的取景镜头一改过去只注意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并且对准了主席台的幕后,报道了大会开幕和闭幕前在后台发生在那里的意想不到的事。我记得,人民大会堂自1959年落成后,曾经有四届全国人大的历次会议在这里召开,全国性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特写是体育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比赛特写,又是容量较大的一种体育报道形式。它比消息内容丰富;比评论生动具体;比通讯快速及时;比花絮浓重深刻。如果说,消息是体育报道中的快餐,特写可以说是营养丰富的大餐。一篇好的体育特写,既写场内又及场外,既有全局又有细节,既叙过程又加评论,既报道现场又交代背景,既有事件又有人物;既反映表象又揭示本质,有的读者说:“看了比赛再看报上的特写,是双料享受。后者甚至比前者更过瘾。”  相似文献   

17.
人物专访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体裁。这引起人们的兴趣。它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融为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笔墨春秋20年,我采写了300篇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特写。这些人物中,既有省会名流,又有在省会驻足的国内外新闻人物。现将采写过程中的两点体会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8.
目前,追踪新闻越来越为报刊和受众所重视,但笔者翻阅了一些教科书和新闻论著,却未见对追踪新闻明确下过定义。1994年至今,笔者一直对浙江海塘建设进行追踪报道,在中国水利报等多家报刊上发表了30多篇消息、通讯、特写以及图表等,从实践中对追踪新闻有了一些认识。海塘与追踪新闻 1994—1997年间,浙江沿海遭遇了两次百年一遇的强台风袭击:1994年8月11日强台风在温州登陆,温州、台州海塘全线被摧毁,1200多人死亡,500多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20多亿元。1997年8月17日强台风再次在台州登陆,…  相似文献   

19.
曹显钰 《新闻世界》2004,(12):54-55
前不久,相关媒体评出2004年奥运会“中国最有价值的10枚金牌.大致是.刘翔110米跨栏.孟关良、杨军男子皮划艇.中国女排.罗雪娟女子100米蛙泳,李婷、孙甜甜网球女子双打,邢慧娜万米长跑.贾占波步枪射击.冼东妹女子柔道.张宁羽毛球单打.王旭女子棒跤。  相似文献   

20.
人物专访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体裁。它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融为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笔墨春秋20年,我采写了300篇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特写。这些人物中,既有省会名流,又有在省会驻足的国内外新闻人物。如世界第一位深入南极腹地的女地质学家金庆民。我国名中电脑专家、“五笔字型”发明王永民教授,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