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6月9日,是第10个"国际档案日",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珠海市档案馆承办的"清宫秘藏档案珍品展"在珠海市档案馆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76件珍贵的清代宫廷档案及相关图片、图表等。展览分七部分:第一部分展出皇帝专用文书,如康熙帝遗诏、庄妃册文、告天"七  相似文献   

2.
康熙帝颁赐御书,其核心意图是通过书法宣扬儒家学说,实施政治教化。同时,康熙帝还把它用作褒奖官员和融洽君臣关系的有效形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康熙帝勤勉学习与宽仁为政的作风,具有鲜明的统治功用与特色。  相似文献   

3.
康熙帝以前,嫡长子皇位继承制一直为历代大一统中央王朝所采用,长达1900余年。康熙帝初期仍实行了嫡长子皇位继承制,但在其后期,康熙帝向朝臣与皇子宣布了长篇而谕,这是实施秘密建储制度的开端。雍正帝总结了父亲秘密建储制度的经  相似文献   

4.
<正>清代皇帝巡幸盛京虽始自康熙帝玄烨,但最早筹划回乡祭祖的却是顺治帝福临,可惜终未成行,成为遗愿。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夜,清太宗皇太极突然病逝,未立传位遗诏。十四日,清王朝于盛京崇政殿召开确立皇位继承人会议。当时,清太祖努尔哈齐二子代善、十四子多尔衮及皇太极长子豪格等分拥重兵,都是帝位的强劲争夺者,兵戎相持,势均力敌,为避免帝位之争引发兄弟子侄间武装内讧造成政权危机,最终各股势力相互妥协,拥立皇太极  相似文献   

5.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勤俭帝王,躬行节俭贯穿其治国理政之始终.其子雍正帝赞颂他,“至若躬行节俭,而大官服御,务崇朴素之风;秉德谦冲,而徽号鸿名,屡却廷臣之请.”追溯渊源,康熙帝节俭的治国理念来自于其父顺治帝,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帝)仁恕恭俭,一本自然.”深受“敬天法祖”观念影响的康熙帝对父亲尊敬备至,在宫内见顺治帝所书《陋室铭》,他感叹,“以万乘之崇高不忘草茅之卑末,于其所居若有取焉,而亲为书其辞,则圣心之所存于此亦可见焉.”以帝王之尊而时刻记挂民间百姓,戒除奢华,崇尚节俭的精神对康熙帝影响至深.康熙帝对畅春园之兴建、扩建乃至日常管理无一不体现这种理念.  相似文献   

6.
咸丰帝的最初遗诏充分体现了他维护皇权稳定、继续满清王朝统治的目的。遗诏完满解决了权臣干政和后宫干政的问题,却没有解决谁拥有最后决定权的问题,他煞费苦心安排的赞襄体制最终被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政治体制所取代。  相似文献   

7.
咸丰帝的最初遗诏充分体现了他维护皇权稳定、继续满清王朝统治的目的。遗诏完满解决了权臣干政和后宫干政的问题,却没有解决谁拥有最后决定权的问题,他煞费苦心安排的赞襄体制最终被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政治体制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对康熙帝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祖母孝庄太后,她关怀、爱护、培养幼年的康熙帝,以自己多年的政治经验和超人的智慧全力辅佐,使康熙帝成为千古圣君。康熙帝对孝庄太后尊重孝敬,祖孙情深,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9.
康熙末年,夺嫡和党争日益激烈.康熙帝秘密赋予负责京城治安的九门提督"风闻言事"和密折奏事之权,替皇帝探听在京的皇子宗室及各部官吏的隐私,另替皇帝秘密调查"风闻"事件的真实性.此段往事掩藏于满文奏折档案中,鲜为人知.在康熙末年政局暗藏危机的环境下,康熙帝通过九门提督的"风闻言事",加强了对京城政局的掌控.  相似文献   

10.
在《康熙惩贪述论》(载《清史研究》1996年1期),我曾将康熙年间惩贪分为三个阶段,并剖析了各个阶段康熙帝采取的惩贪措施及其原因。近日又读到一些史料,发现康熙帝惩贪除了具有前文提出的普遍性以外,有时还会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特殊性。本文试以康熙帝对噶礼贪污案的处理来阐释其特殊性,以补前文,并冀将康熙帝惩贪及康熙帝的全面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噶礼,栋鄂氏,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开国功臣何和礼的四世孙。康熙三十八年(1699),授山西巡抚。山西地瘠民穷,自然条件极差,明末以来又一直饱受战争之苦,百姓生活十…  相似文献   

11.
雍正勾结隆科多把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的说法在康熙死后就已传开了,戏曲、话本、民间传说都这样讲,沸沸扬扬200多年.  相似文献   

12.
康熙皇帝为避免临终时神志不清而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所以曾经过长达10年的准备,提前公布了遗诏,这一做法为后世传为美谈.殊不知,他的儿子雍正皇帝也在死前5年就为自己的后事做了周密的安排.  相似文献   

13.
杨珍 《历史档案》2017,(2):94-100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发生噶礼、张伯行互参案,康熙帝起初力图调和矛盾,保全二人,但其后又突然做出"保张弃噶"决定,这一转变当与再次废黜皇太子允礽有关。噶礼的罪名为谋毒其母,然而档案文献证实,噶礼被赐死的真正原因是"偷养"了废太子允礽表弟干太,卷入康熙帝与皇太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期间,皇太子胤扔居京留守,这是康熙帝与皇太子胤扔父子关系非常和谐的一个时期。这里将该时胤扔奏书选辑刊发,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畅春园作为康熙帝的御园,承担着避喧听政、颐养天年和避暑赏景的主要功能,更是康熙帝处理民族关系及中外关系的重要场所。[1]康熙五十九年(1720)岁末俄国伊兹玛伊洛夫使团抵京,康熙帝前后六次在畅春园内接见该使团,给予使臣及其成员前所未有的优待。作为亲历者,使团医生约翰·贝尔记述了该使团来华的沿途见闻及在北京的觐见经过,  相似文献   

16.
<正>康熙帝三次亲征准部首领博硕克图汗噶尔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中的重大事件,与之相关的清准关系的动态变化、康熙帝的用兵方略、亲征的意义与影响等内容,始终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议题。然而,由于史料的缺乏,由黑龙江、盛京、吉林三地八旗驻防兵丁为主组成的东路军,在康熙帝部署作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未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通过对日本清史学者楠木贤道教授个人收藏的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相关资料的梳理,发现其中记载着大量的康熙帝三次亲征噶尔丹时东路军(以黑龙江兵为主)奉调征戍的相关满文档案。这些档案抄录了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题本、  相似文献   

17.
《五岳真形图》是康熙五十九年(1720)河北道士王石渠进献康熙帝寿庆之礼,图长272.6cm,宽68.8cm,额书篆字"寿齐山岳". 王石渠(亦作王士衢),字元济,直隶保阳(今保定清苑县)人.在唐县清虚山(又名葛洪山)后暖谷修道,据传道术高超.康熙五十九年曾觐见康熙帝,得礼遇甚隆,赐封"清虚真人"名号及紫衣、印信.  相似文献   

18.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间,康熙皇帝患了疟疾,服用各种药物均无效,病情日益严重,此时法人洪若翰等向康熙帝进献了金鸡纳(即金鸡纳霜)药,很快被治愈.  相似文献   

19.
王草 《兰台世界》2013,(10):124-125
两淮盐政是清朝经济命脉,然而自从康熙帝以来,两淮盐政一直弊端丛生.魏源所提出的盐务改革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淮盐弊.因此,从两淮盐政的改革过程,最能够体现出魏源经济管理思想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讨论康熙朝书法,基本都围绕两个点展开:在整体评价上,言其承接明代帖学正统,"以董为尚",开了馆阁体先河;在原因分析上,认为康熙帝受沈荃影响,推崇董其昌,导致朝野"董书"大行其道。此两点现虽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史料与论证支撑明显薄弱。因此,如能借助新见史料及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康熙帝确曾师沈学书,尽力还原其历史真实,便可以基本厘清康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