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耕拓 《湖南教育》2008,(11):37-37
《三峡》作为散文名篇,多次被选人初中《语文》教材,今义见于人教版的《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课文写的就是“三峡”,事实上并非如此。早已有人指出,它写的只是三峡中的“巫峡”。  相似文献   

2.
《三峡》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中模山范水的名篇。这篇短文虽只寥寥155字,却写尽了三峡七百里万千景象:峻山峡谷,急湍绿潭,怪柏寒林,悬泉飞瀑,猿啸渔歌……叮谓应有尽有;春夏秋冬,晴霜夜旦,真乃各具风姿。作者用凝炼精美的语言,巧妙清晰的构思状写了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3.
夏秀云 《现代语文》2011,(5):120-120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的一段写景文字,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语文教材都选取了这一段文字作为写景教学的典范文章,可见它在语文教育家心中的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章中的"四季"问题,历来存在着争议。郦道元写三峡四季景色时,没有按"春夏秋冬"的  相似文献   

4.
《三峡》是著名的山水散文。本文再现了《三峡》教学实录,来一次心灵上说走就走的旅行,体验一次三峡之旅。  相似文献   

5.
[单元概说]这一单元课文反映的是古代生活。从内容上说,《三峡》以凝炼之笔描绘三峡奇异的自然之景。《记承天寺夜游》以日常生活的小片断来表达人生感悟。《闲情记趣》以童心写童趣,道出物外之趣。《周处》叙述了周处悔过自新来劝诫世人。《晏子故事两篇》选取了两个小故事,显示晏子机智善辩。《诗五首》中的《使至塞上》勾勒大漠奇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将友情交付多情之月;《春望》染情于物,忧国思家之情力透纸  相似文献   

6.
何其芳在1932年一共写了两首《秋天》,前者写于6月23日,后者写于9月19日晨,为了加以区别,两者分别用《秋天(一)》和《秋天(二)》为题。这两首诗都收入作者的第一部诗集《预言》。  相似文献   

7.
《三峡》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其他三篇文章分别是《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山川美景”。可见,编者将《三峡》纳入富有文学性的“山水文”范畴。  相似文献   

8.
师: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描山摹水的美文,那富有音乐美的文字尽显了三峡的美好风光。读一读,看哪些字、词、句能表现三峡之美?可用“‘——’写出三峡——美”的句式来阐释理由。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在《三峡》教学过程中,笔者遇到一些问题:教师教学用书(简称教参)上说《三峡》根据四季景色不同进行描述,可为何不将春和冬分开写?为何不按春夏秋冬的次序?等等。实际教学中,教参上的观点缺乏说服力。本文将根据《三峡》所具有的地理性和文学价值二重特点,利用篇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以期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三峡》入选新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案》和《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这篇课文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这一“四季说”沿袭多年,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1.
《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仅用了150余个凝练生动的文字,就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气势恢宏、异彩纷呈的山水画卷,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其写景艺术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也许因为我是一个平凡的读书人的缘故,我对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已》有着一份比其他作品都更为特殊的感情。我知道对《孔乙己》的评析文章已有许多,我对此也读过一些,但总感到未能写出我读《孔乙己》时的复杂感受。我也曾多次试图写一写自己阅读《孔乙己》的感受,但每每一试图落笔,就苦于不知从何说起,而且觉得怎么写也写不出、写不清楚我的感受,由此,我算是真真体会到什么是“言不尽意”了。  相似文献   

13.
《三峡》,美在那宏观勾勒的一笔。全文仅150余字,可谓精致小巧,然而作者竟在这极短的篇幅之内,用高超的具有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颇有“尺幅千里”的意味。文章的第一段只有33个字,却是全景式的宏观勾勒,可谓笔力雄健,内容雄奇,写得异常的美。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先生写了本《我是农民》的书,其中有一句“我吓得拉着堂兄的后襟”。王亲民先生看到“后襟”这个词.觉得生疏.就查了《现代汉语词典》,说“襟”是“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衣服只有“前襟”而无“后襟”,贾平凹的“后襟”用错了.因此写了《“后襟”在哪里》一文,发表在《咬文嚼字》2002年第6期上。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北省2008年高考作文,《三峡商报》6月8目第5版推出“高考作文大家写”专栏,刊登该报社“特邀高中生、公务员等”所写“高考作文”四篇:《爱在举手投足之间》、《举手投足间反映个人品质》(高中生写)、《举手投足间折射人性光辉》、《爱在举手投足之间(引标,笔者注)呵护身心健康经营精神家园》(公务员等写)。  相似文献   

16.
黄元平 《学周刊C版》2010,(5):198-198
《三峡》,课文仅一百五十余字,内容却包罗万象。山川草木、险峰峡谷、悬泉瀑布、湍流绿潭、高猿奇石、怪柏寒林,三峡之景,应有尽有,春夏秋冬,风姿各异。  相似文献   

17.
听过一位老师的《船过三峡》一课。在教学“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一句时,她试图引导学生由此句认识到三峡之水“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24日《新闻晨报》报道,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删去了20篇文章,其中包括不少名作名篇,如收有诸葛亮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诫子书》,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郦道元的《三峡》,培根的《论读书》等。而一些儿童故事则被收入其中。  相似文献   

19.
从我做学生到我做老师,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一文不知已读过多少遍了。这确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他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相处,家家安居乐业,处处洋溢着安宁祥和氛围的美妙画面,以至我们忘了它只是一篇为介绍《桃花源诗》而写在前面的序文。打个比方,如果说《桃花源诗》是一颗璀璨珍珠的话,那《桃花源记》便是一个盛装这颗珍珠的匣子。而我们却津津乐道于这个匣子是如何的精美,  相似文献   

20.
公元825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牧写了一篇文章《阿房宫赋》,过去了700年,到了公元1525年,明代古文家归有光也写了一篇文章,叫《项脊轩志》。今天,我们把两篇文章放有一起来阅读,竟不能不为两位文学大家的笔力所倾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