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直到今天仍在持续。时光回到2011年秋天。一个周日,我来到位于华尔街附近的祖科提公园(Zuccotti Park),目睹了已经进入第三周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这场抗议运动最早开始于2011年7月,受中东和北非"茉莉花革命"活动影响,美国的抗议者利用微博网站Twitter hashtag#oc—cupywallstreet——发出了一个简单的活动倡议,呼吁人们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前静坐示威,抗议华尔街的贪婪无厌。就这样一点星火,迅速点燃了一堆抗议的干柴,即刻在华尔街燃起了熊熊大火。  相似文献   

2.
刘玉秀 《甘肃教育》2020,(2):136-136
一、贴近幼儿生活内容,激发幼儿美术创作兴趣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提取幼儿熟悉的教学内容,总结出可以激发幼儿创作兴趣的经验,激励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主创新、不断产生丰富想象力,调动幼儿的全部感官和审美智慧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例如,在大班主题活动"秋天的色彩"中,为了能够创造性地表现出每个幼儿心中秋天美丽的景色,我们大班组织了秋游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发现,浙江省高中地理采用的湘教版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存在一系列问题:"探究"活动的难度不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思考"活动的问题设计层次不明。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如何通过重新处理和设计活动来提高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刘芳 《考试周刊》2012,(49):189-190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区角活动正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区角活动是教师有目的地创建多种活动环境,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能力,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进行探索学习和交往,从而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它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主  相似文献   

5.
刘燕 《考试周刊》2011,(80):233-234
蒙氏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其主要特点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幼儿在蒙氏教育的环境中有充分的自由选择和发挥的空间,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  相似文献   

6.
大班幼儿的有意注意已经开始发展,对一些新鲜刺激能萌发兴趣,能积极进入情境中。基于以上认识,针对季节特点,我设计了"美丽的风筝"的主题活动,并进行了实践和研究。一、主题的产生1.纲要的需要。纲要指出:教育已从传统的"学习知识"转向"学会学习",通过学者具有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活动才能体现。  相似文献   

7.
"活动单导学"是以"活动单"为平台,教师采用创设活动情境、点拨启发、评价激励等手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单导学"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活动",二是"活动单",三是"导学"。其中,活动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单导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走进大自然     
生活在县城的孩子很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为此,我们班组织了"走进自然"系列体验活动,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菜园,走进农田,亲近自然,一起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对开展"自主探究"的教学做了许多有效的尝试,但本人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发现教师在探究活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或困惑,致使课堂探究活动缺乏有效性。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讨论活动 问题:小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 活动产生的意图 秋天到,幼儿对树叶落下的现象很感兴趣,跑来问老师:"为什么大树妈妈不要小树叶了?"面对孩子童真的问题,教师发现孩子的观察力与好奇心是不容忽视的.于是忙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与孩子们一起对小树叶展开了各种有趣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在20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作文时言之无物和有材料却又表达不清的问题。新课改以来,我以"落实语文活动,提高习作能力"为突破口,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积累语言,又在活动中运用语言,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健康活动源于生活,所以在设计活动时可多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注意运用有效的手段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并将这些内容还原到幼儿的生活中。1.活动引入要实际活动一开始教师可利用幼儿感冒生病、流鼻血的实例,用提问或结合照片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从而使幼儿发现秋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天气已经发生了变化。2.活动形式要有效在原方案的第一环节,教师只是让幼儿观察和比较秋季服饰的变化,其实可以将秋季穿衣的常识渗透其中。如"天冷了肚子要包好""外套小门关关紧"等,这些才是幼儿会遇到的实际问  相似文献   

13.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稻谷金灿灿、橘子黄澄澄……田野里到处可见丰收的景象。怎样有效地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呢?我们带着这些思索以及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向往,组织了一次秋游活动。一路上,他们发现了飘落的树叶,发黄的小草;看见了辛勤劳作的收割机,  相似文献   

14.
活动一:综合活动《美丽的秋天》教材简解:大班幼儿对于季节变化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孩子、大人都开心的季节。这个主题就是利用各种资源,让孩子的活动从活动室走向广阔的天地,开拓他们的视野,也丰富他们的生活感受。"捡落叶"、"去秋游"、"摘果子"等一切活动,都让幼儿在玩中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发现自然,使他们的感觉变得敏锐,思维变得活跃。积累了这些经验,让幼儿积极的畅想秋天的美丽!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介绍随着主题‘在秋天里"的开展,我们渐渐地从捡树叶、画树叶、拼树叶等活动进入到分主题"果子熟了"中的音乐活动《摘苹果》。面对教材中所提到的教学内容,学唱、创编歌曲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我思考着将音乐活动中按照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的目标实现的同时,不着痕迹的教会幼儿一些舞蹈的基本动作。  相似文献   

16.
吕月花 《考试周刊》2011,(27):89-89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呢?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薛晓云 《教师》2011,(12):62-62
一、语文"活动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所谓"活动式"教学,顾名思义"活动"就是活动教学的核心内容,那么究竟什么是"活动式"教学呢?"活动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学生被动参与的认识活动或者实践活动,也不是学生自发进行的活动。我们这里所讲的“活动式”教学是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一种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幼儿是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体,在科学活动中是通过尝试、探索、发现来进行学习的。随着教育课程的改革,以"多元智能"理念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思维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曹年华 《化学教与学》2011,(7):44-45,11
"高效课堂"始终是学校教育孜孜追求的目标。结合教学实践,从活动设计、活动衔接、点拨提升、检测反馈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来阐述如何优化"活动导学"的各个环节,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观看了一位教师执教《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课时精心设计的"体验一分钟"的活动环节,并记下了这位教师在课堂中对体验活动的指导情况(见下表)。通过课堂教学观察,我发现这个环节的预期目标达成度并不高,学生在课堂上对"一分钟"的体验不够深,对"时间的宝贵"的感悟也不够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