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副刊初探     
随着纸质媒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平面媒体(如网络)的异军突起,副刊的内涵与外延、社会功能与在媒体的作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观点把副刊视为媒体“配角”,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工具。研究、探索副刊的发展规律,对于各媒体办好副刊,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特别是纸质媒体面对网络的挑战,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占领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变化,他们需要适应新环境,转变生活观念,面对新的伙伴关系,这一切决定了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区别于一般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包括个体支持网络和团体支持网络,需要构建“双赢互动”式社会支持网络和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与网络密切相关的时代,网络社会特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渗透和影响日益显著。某种意义上,“网络”已经成为民间社群文化最大的集散领域。而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都市文化建设必须对这种渗透和影响所带来的变化作出反应。应正确对待两种不同质“社会”的差异与共性,促进彼此间的沟通与互动,以实现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媒体连着我和你》是《品德与社会》(苏教版)四年级教材“我与外界的联系”中的一课,从内容上看,教材主要包括“认识电视”“认识广告”和“认识网络”三个部分。最近,在学校举行的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中,笔者听了两节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执教内容分别为《媒体连着我和你》中的“认识电视”和“认识网络”两大主题。现将部分片段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与网络密切相关的时代,网络社会特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渗透和影响日益显著。某种意义上,“网络”已经成为民间社群文化最大的集散领域。而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都市文化建设必须对这种渗透和影响所带来的变化作出反应。应正确对待两种不同质“社会”的差异与共性,促进彼此间的沟通与互动,以实现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系实训中心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重要实训基地之一。该实训中心按照“课堂与实训点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教学与社会服务合一”的理念,以项目为导向、以生产性实训任务为载体。建有网络专业、数字媒体、软件开发、网络基础、影视制作、摄影、微机装配、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概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概念及其中英文表述,仍然悬而未决。本文分析了“网络社会”概念未能界定的分歧所在.并提出解决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网络兴起而产生的新兴语言形式。近几年,由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社交媒体异常活跃,因而网络流行语的生成速度极快,变化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新时代网民用以表达自我个性、彰显自我价值、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联系社会现实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文章主要通过对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基本机制、主要特征、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等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对网络流行语有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和谐“网络社会”的构建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生存方式。“网络交往”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它既拓展了人的交往空间,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又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道德及法律问题。要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应加强网络法规对网络社会问题的控制力;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网络社会问题中的作用;构建网络社会交往的基本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过激行为”成为近年来网络、报刊及众多社会媒体的高频词汇,本文在剖析大学生过激行为诱因结构的基础上,意在揭露不同社会诱因类型与过激行为产生之间的深度关联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机制,并以此尝试制定有针对性的预警管理策略,探索过激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鲁汉曾经把媒介形象地形容为“人体感官的延伸”。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的“社会感官”的各类媒体越来越深刻地决定着我们的注意、我们的感知、我们的经验以及我们的知识。有研究表明,目前,人的80%以上的社会资讯和社会知识来自于传媒。而网络,作为拥有交互性、多媒体和海量信息库的新兴媒体,其迅速的崛起,必将深刻地改变人类对世界的感知、认识和参与方式,并且由此带来一系列全面的社会变化。从这个意义说,认识网络、掌握网络,就意味着认识和把握我们的未来。对于少年儿童上网,人们最大的疑虑是大量“网络…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虚拟同构体.对公平正义价值理念有着同样追求。网络社会具有公平正义的天然土壤。不仅契合罗尔斯论述正义原则时假设的“无知之幕”,也由于可多元模塑“大同社会”,使人们得到对公平正义的直观感受。但当前网络权力主体滥用权力、网民恶意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网络社会缺乏有效运行机制等致使公平正义缺失。这些均为网络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因此对虚拟人网络社会活动应采取兼容并蓄的方针.建立网络和谐生态。并实现从对虚拟人网络社会活动的监督.到对网络权力主体的权力使用监督。  相似文献   

13.
滕敏 《河南教育》2008,(11):38-39
近年来,互联网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从互联网发展及其带来的影响看,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不仅仅只是一场媒体上的变革。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社会生活的一股重要力量。网络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给社会生活带来变革的同时,给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形成了正席卷。整个人类的文化风暴——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媒体建设和发展,对新时代媒体建设和发展作了系列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做好媒体建设和发展工作的重要指南。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版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的时代要求。习近平全媒体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社会思潮引领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立足于习近平全媒体思想,通过深化对习近平全媒体思想主要内涵学习理解掌握,从“顶层设计构建、传播平台构建、思政格局构建、引领内容构建、网络监管构建”五个层面探究大学生社会思潮引领路径,提升大学生社会思潮引领实效,进一步巩固夯实党对意识形态领导权,培养和造就更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社会媒体在2008年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人们的视野。据预测,这种发展态势在2009年依旧持续。然而,社会媒体的自身价值真正发挥了吗?使用者真正让社会媒体为自己服务起来了吗?我们终日沉浸在网络信息流中,却常常一无所成!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状况,让社会网络为我们更好地搜集和汇聚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呢?本文,就社会媒体及其特点,着重分析了社会媒体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人们在使用中所出现的困惑,尝试建立一个社会媒体网络汇聚模型,从而实现个人知识和信息流的汇聚。  相似文献   

16.
媒体和媒体从业者的“了望者”角色意味着他们必须在新闻报道中既要努力追求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以达到“逼真”的效果,切实承担起“环境监测”的职能,又要能够与世俗“噪音”保持相对超然独立的态度。引导公众、国家与社会走上正确的道路与方向。同时,媒体和媒体从业者的“了望者”功能的实现,既有赖于社会大环境的改善,更有赖于媒体和媒体报道者对自身角色意识的认知与提高,以及承受压力的勇气与娴熟灵活的专业报道技巧。新闻人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可以找到一种建设性的方式,努力达到社会公正,实现新闻的伦理,成为社会良知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公交车”突发事件为例,基于微博平台,采用风险社会放大框架中风险信息的传播和风险的社会反应两个模块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媒体和公众是网络舆情风险放大的3大主体,并通过文本情感分析,关键词提取和情感极性判断,分析这一网络舆情事件的演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舆情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四大媒体特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四大媒体有着各自的传播特质和文化意蕴。报纸是“读”文化的象征媒介;广播是“听”文化的典型媒介;电视是“看”文化的代表媒介;网络是“新视听”文化的先锋媒介。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是对已有媒介的整合和延伸。大众传媒的每一次革新,都伴随着人类思维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网络社会与后区的消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区”是戈夫曼“拟剧论”中的重要概念,与前区相对应,后区内的行为应该是非刻意的、自然而放松的表演。网络社会是一个对媒介极度依赖的社会,它的社会特征和媒介的使用让后区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网络社会与后区范围缩小间的关系,进而证明了后区的缩小是网络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时代,虚拟的网络社会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本文提出从媒体自身的融合发展做起,从青年着手,共同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以加强对学生网络社会参与的引导,增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针对性,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