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生态主义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态主义价值观和伦理观为指引,以生态文化为根基,生态主义课程形成了和谐、联系和发展三大设计理念,致力于实现推动自然生态的良性演化发展、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的生态化发展和推动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四大目标。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主义视角出发,探析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丰富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针对当前幼儿园课程中存在的偏重身体保育,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知识技能学习,忽视幼儿情感德行的培养;重"静态"课程,忽视幼儿园课程的"动态"发展等问题,借助生态主义视角,构建以儿童身心整体发展为本、以丰富和谐为基本要求、以生成性课程为保障的幼儿园课程,以期树立新型幼儿园课程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生态课程观是近几年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课程观范式。以生态主义取向分析研究中学课程。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构建中学生态观课程的蓝图对新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课程观是近几年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课程观范式。以生态主义取向分析研究中学课程,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构建中学生态观课程的蓝图对新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幼儿园课程中存在一些价值偏向问题:偏重身体机能保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重工具性知识教育,忽视社会性知识学习;重"静态"课程,忽视课程"动态"发展。借助生态主义视角,探究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丰富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构建以儿童身心的整体发展为主、以丰富和谐为基本内容、以生成性课程为活力、以反思性课程评价为保障的幼儿园课程,以期树立幼儿园课程的生态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6.
构建学校体育生态化课程范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态化课程的内涵 1.生态化课程理念 课程生态观是在生态主义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诞生。生态化课程,是说课程也是一种生命,始终处在变化发展中。也就是将课程视为和谐的生态体系,系统内每一事物均环环相扣并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7.
生态主义课程思想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文明时期 ,生态主义思想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 ,生态主义课程思想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渔猎文明时期 ,课程还没有成为独立的专门形态 ,先民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观念影响着萌芽时期的生态主义课程思想 ;农业文明时期 ,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德配天”等思想精华对生态主义课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工业文明时期 ,卢梭、福禄倍尔等人的自然教育思想推动了生态主义课程思想的发展 ;生态文明时期 ,以斯拉特瑞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生态主义课程思想。  相似文献   

8.
课程研究不是价值中立的,课程价值是课程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生态主义课程价值承认价值存在的普遍性,认为自然价值具有内在性,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了四大理念:一是增进对自然的理解、保护与尊重;二是增强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提升文化发展的生态化;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和谐性。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主义课程范式的合理性面临挑战时人本主义课程范式应运而生。人本主义课程范式突出了人在课程中的应有之义,它对于释放人的主体性,促进其全面发展,乃至建构一个合理化的社会体制都有极大的帮助。然而,人本主义课程范式也存在瑕疵:过于重视个人和自我人本主义课程观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追求自我的完善,从人本主义课程范式我们不难看出现代课程论的进步与局限。后现代课程研究正是对现代课程论研究的反省和超越产生的。笔者仅通过对生态主义课程范式探讨来揭示生态主义课程范式对人本主义课程范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特殊教育》2005,(9):36-36
张京在2005年第8期《中国特殊教育》上发表《特殊教育和谐课程探新》一,他提出,特殊教育和谐课程是以生活为核心,是教学双方领悟生态与存在的根本。也是共同探索生命成长导向和谐的过程。他认为特殊教育和谐课程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