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中国流通硬币共铸造发行了4套,第一套是从1955年开始铸造的硬分币。1980年开始铸造第二套流通硬币,即人们常说的"长城系列流通硬币"(见图)。1991年开始铸造第三套人民币硬币"牡丹币";1999年开始铸造第四套人民币硬币"菊花币"。长城币的由来197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指示沈阳造币厂设计试铸长城流通币。同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长城币投产发行,并由上海造币厂开始生产。长城硬币包括壹圆、伍角、贰  相似文献   

2.
周传芳  周国卿 《收藏》2006,(7):77-78
清末民初,各银行纷纷发行银元券。有趣的是,有几家银行所发行的银元券,采用了币中币的图案,即在银元券上印有银元图。  相似文献   

3.
周传芳 《收藏》2001,(3):48-48
《收藏》总第90期“商海篇”栏目中,刊登了上海曹杨的文章——《“长城”币不具有投资价值》(以下简称“曹文”)。曹文在第4和第7自然段中分别写道:“迄今为止,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1979年版、1980年版、1981年版、1982年版、1983年版、1984年版、1985年版和1986年版8种版别的‘长城’币”。“‘长城’币的画面处理极其简单.在1979年~1986  相似文献   

4.
霍秉诚 《收藏》2008,(7):112-114
边币的发行情况 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37年9月成立,同年10月1口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政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1941年2月18日边币正式投放市场。1941年至1943年发行有壹角、贰角、伍元、拾元、伍拾元、壹百元、贰百元、伍百元、壹仟元、伍仟元等10种面值的票券。从1941年2月至1944年共发行边币342.321万元。所发行的纸币,1941年版有4种面值,6种版制。壹角券票幅75×39毫米,正面深棕色,  相似文献   

5.
宋康年 《收藏》2009,(11):119-119
关于大江银行成立的经过和所发行纸币的特点,及其当时在群众中的信誉,笔者概括有三大特点: 一、支持抗战,艰苦创业。为了阻止日伪顽利用法币和伪币掠夺抗日根据地的资源,中共中央要求各根据地建立独立统一的金融制度。由新四军第七师开辟的皖江根据地,根据中共皖江区党委指示,于1943年6月在皖中总金库的基础上成立大江银行,行址设在安徽无为县汤家沟,下设会计、发行、业务三科,行长是由当时皖中行署财经处长叶进明兼任。同时以粮食棉布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作为准备金,发行纸币。初期没有铅版,便就地取材,因陋就简,采用当地质地坚硬的楮树和黄杨树木锯成木板雕刻而成,没有印币纸张,就在山沟里建立专门印纸币的土纸厂。所以当时印制出来的大江币比较粗糙,  相似文献   

6.
陈晓友 《收藏》2006,(12):105-105
鄂东工农银行铜币券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东南红色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发行的苏区货币。发行时间是1932年3月至1932年5月,仅3个月,此后恢复旧称鄂东南工农银行。(两币总计也只有一年有余的发行期)。  相似文献   

7.
朱清华  李东 《收藏》2021,(3):134-137
江南银行成立于1945年5月,是新四军苏浙军区和苏南行署为抗击日伪侵略,支持抗日根据地军事斗争,促进根据地生产发展而创办的地方政府银行,发行的江南银行币在苏浙皖边区根据地使用。1945年9月苏浙军区奉命北撤,江南银行也随部队北撤迁至苏北,并入华中银行。笔者现就江南银行成立背景及其发行货币情况作以介绍,供收藏爱好者鉴赏。  相似文献   

8.
叶伟奇 《收藏》2009,(10):144-145
红色货币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发行的各种货币的统称。根据发行时间的先后,钱币收藏界一般认为红色货币可以分为“苏维埃币”“抗币”和“区币”三种类型。“苏维埃币”发行于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6,(19)
正1945年,抗日战争进人全面反攻阶段,华中抗日根据地逐渐连成一片,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华中解放区。在解放区内,物资交流、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原由各个抗日根据地独自发行的地方抗币巳无法适应解放区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组建华中银行并发行华中银行币,使之成为华中解放区的统一货币。华中解放区在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0.
正澳门特区发行的澳门生肖贺岁纪念钞,面额为澳门币壹拾元,于2012年元月开始发行,至2023年结束。每年一对,分别由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和澳门大西洋银行发行。基本特征生肖贺岁纪念钞主色调为红色,寓意喜庆吉祥。正面主景图案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剪纸,体现十二生肖的形态,位置靠近左侧。正面右侧上方为中文和葡文行名,中间为光彩光变面额数字"10"和大写的中文"澳门币拾圆",下方是发行日期和两  相似文献   

11.
支显培 《收藏》2009,(12):111-111
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中共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成立华中银行。经过短暂的筹备,1945年8月1日华中银行总行在江苏盱眙县张公铺正式成立,并在当日发行华中币,9月,随苏皖边区政府迁至淮阴。由陈穆任行长、徐雪寒任副行长。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10月1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首套流通纪念币以来,至2004年12月已发行57套69枚(不含2005年乙酉鸡年贺岁币)流通纪念币。其中,中国人民银行成立40周年流通纪念币,一直是领先的佼佼者。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也是调控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它于1948年12月1日,在原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基础上合并组成。1988  相似文献   

13.
沈飞  徐世昌 《收藏》2008,(1):150-151
1945年8月,抗口战争胜利后,东北的社会秩序一时尚未恢复正常,市场萧条,通货紊乱。伪满币仍在市场流通,部分大城市仍沿用日币,苏联红军票也到处通行,金融物价动荡不定。因此,建立人民政权的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就成为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提起长城银行券,还得先从冀东地区人民政权货币谈起。冀东,系指天津、北京、古北口一线以东河北省的东部地区。作为首都北京的东大门,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冀东地区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就被日寇占  相似文献   

15.
宋康年 《收藏》2018,(12):74-75
笔者有幸接触到几张民国时期由安徽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红色壹角币,正面为“安庆振风塔”图案;蓝色贰角币,正面为“安庆振风塔”图案;浅紫色伍角币,正面为“农田、割稻”图案。作为土生土长在安庆地区的我来说,能在今天有幸见到这些较为珍稀的纸币,怎能不油然而生“美不美是故乡水,亲不亲是故乡情”之感。  相似文献   

16.
孟建民 《收藏》2009,(6):131-131
笔者藏有一张民国时期宁夏省银行发行的5元纸币。该币横式,票幅为155毫米X83毫米。票面上方横书“宁夏省银行”,两边有红色号码“0504996”,中间为宁夏一美丽农庄图案,左右网形图纹中有“伍圆”面额,四角印有大写“伍”字,下横中部分两行印“公私款项,一律通用”,下边印有“中华民国廿一年印”字样。  相似文献   

17.
张胆正 《收藏》2001,(6):62-63
长期以来,钱币界对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发行的“皮币”持认可态度,即“皮币”就是货币,如(1999年4期《收藏》杂志“钱币趣谈”一文中的看法。有的更认为这种皮币“在中国货币史上被视为纸币的滥觞”。(见孙仲汇等编《简明钱币辞典》)更有甚者,有外国人将“皮币”的发行与今天白鹿的绝迹以因果关系相承。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7,(4)
正缅甸发行过一套面额为15、35、45、75、90缅元的纸币,从1985~1987年分三次发行。1985年第一次发行了75缅元币,据说是为了纪念吴奈温75岁寿辰而发行,只发行了单张币;1986年8月1日第二次发行了15和35缅元币;1987年9月22日第三次发行了45和90缅元币。从这套纸币的面额序列看,在15、35缅元之间应该有  相似文献   

19.
牛双跃 《收藏》2001,(7):62-62
1928年初,直隶省银行货币发行额剧增,信誉低落,人民拒收,几成废纸。迫于形势和不可收拾的现状,银行遂倒闭停兑。1928年底,河北省政府即派梁新明先生筹建河北省银行(早期称河北银行)。河北省银行总行设于北平,注册资本400万元,获得货币发行权。1929年3月开业即发行1929年版河北银行辅币券,流通于市面。1930年初银行改组,并随河北省政府迁入天津,于当年又发行了1930年版河北银行主币券,与1929年版辅币券配套流通。由于河北省银行所处的时代动荡不安,货币流通的范围比较狭窄,在发行形式上又受到当时国有财政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八分纸币"     
近年来邮、币、卡收藏品市 场购币人群日益增多,除收藏第 一、二、三套和纪念金银币外,还 有相当一部分人寻觅和专集"八 分纸币"。 "八分纸币"又称八分票,它 是由1953年版壹分、贰分、伍分 组成,属第二套人民币中的辅 币,是我国发行面值最小的纸 币。 八分纸币有两种分币:一种 为罗马冠字并带有阿拉伯数字 号码的纸分币,发行于195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