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直接为幼儿主动探索科学服务的,即投放的材料要显科学、贴生活、体趣味、突层次、有目的,只有这样,材料和幼儿才能真正建立互动,幼儿才能更好的感知现象,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促进幼儿对科学的好奇,从而主动探究科学。  相似文献   

2.
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的过程与幼儿自主选择、操作与摆弄材料的过程融合起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课程指导》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科学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探索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的科学活动,使幼儿产生兴趣,并能主动探索操作呢?我想主要是从材料的投放方面和对幼儿的指导这两大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操作材料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也是区域活动实施的灵魂,本文结合笔者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设计的实践经历,结合实例提出了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几点策略,阐述了如何通过对材料的设计与调整,为幼儿创设支持性的环境,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5.
美工区的游戏活动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的地方。教师可根据幼儿美工区活动开展的进程和需要来投放美工区的材料,也可以根据主题活动开展来提供相应的材料,并在幼儿开展美工区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发生的问题,提供恰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造活动环境、投放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去操作摆弄材料,让幼儿在与具体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变接受性学习为发现性学习,获取直接经验。但它也不是幼儿完全自由自在、不受控制的活动,它有鲜明的教育性,但这种教育性比较隐蔽。  相似文献   

7.
材料投放是科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是否适宜恰当对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出发,探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以此更好的指导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提高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综合主题、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创设的活动环境。区域活动不仅通过投放丰富的操作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而且通过区域活动,幼儿主动地学会与小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探索、积累经验,对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一要提供丰富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二要提供丰富的工具,三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及时更换材料,四要投放材料注重个体差异,体现层次性。  相似文献   

12.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其中区域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材料的投放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也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合理投放求实、求创的材料,提升材料的教育价值,从而提升区域活动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了艺术领域的目标和要求,要求幼儿园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需求,不断为幼儿创设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艺术区域空间,让幼儿在艺术区域空间中施展自我,提高幼儿的艺术细胞。而针对于美术区域活动空间而言,其是幼儿区域活动空间必不可少的领域,幼儿深入其中,对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大脑思维的促进、精细动作的协调能力培养都大有裨益。将美术材料有效投放美术区域空间,为幼儿的创新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和材料,本文主要就瓶罐这一材料的有效投放,分析和研究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8)
通过对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性的跟踪调查发现,当前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存在着明显不足。区域活动材料投放适宜性较低,不能适应当前儿童的发展需要。较少以幼儿为主体,发挥主观作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够注重。方法策略单一,层次感不强,没有弹性。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各大中小幼儿园应当积极转变,调整策略。提高区域活动重视度,丰富主题材料,从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适应,体现现实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区域活动中通过教师创设相应环境及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及自主学习,而材料作为个别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投放和适宜地进行观察、调整、推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区域游戏质量,同时让幼儿个体在原有认知水平等基础上获得长足的发展,让幼儿的学习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16.
孟小亚 《科教文汇》2012,(26):55-55,68
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它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但是,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有其自身特色,现在幼儿园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从材料的特点、数量、层次性、挑战性等方面进行改善,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7.
席莉莉 《科技风》2023,(27):166-168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学前教育的自主性探索活动,对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角色区作为一种常见的区角,在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和探索、促进其全面综合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角色区材料投放对于大班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班角色区材料投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大班幼儿角色区材料投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陶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较强的可塑性,受到幼儿的喜爱。陶艺活动的有效开展,关键的一环是材料的投放。因此,本文基于对"民间陶艺对幼儿的重要性"的梳理,着重探讨通过"收集陶艺作品","收集生活化、大自然中的陶艺材料"和"家园合作选择材料"三个层面来优化陶艺活动中的材料投放,以期通过丰富幼儿的陶艺欣赏材料,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重要途径。低结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但是教师提供的材料要支持幼儿自身发展和兴趣需要,要尊重个体差异,所以必须要有效的选择材料、投放材料,才能促进幼儿利用材料进行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科学教育指幼儿在教师的直接或间接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就是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其活动形式主要以集体活动和个别化活动展开。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缺乏和思维的局限性,我园在组织科学教育个别化活动时,主要通过科学小游戏来落实。在游戏中,教师通过投放一定的物质材料,以游戏体现问题、任务和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