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蝙蝠几乎是个瞎子,它如何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对象啊?会不会出现有的"青年小伙子"蝙蝠向一位"老奶奶"蝙蝠表达爱慕之情的情况?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蝙蝠用超声波来探路,来捕食,这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人类也因此模仿出了相应的声纳探测。如今科学家还告诉我们:我们用眼睛看世界,而蝙蝠用超声看世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蝙蝠,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蝙蝠是唯一善于飞行的一类哺乳动物?正确!不管睡觉、休息还是生宝宝,蝙蝠都是头朝下倒挂着完成的?正确!蝙蝠的眼神非常不好,总是在黑夜里活动?嗯……不完全正确。蝙蝠长得很对不起观众,只适合出现在恐怖电影或万圣节中?这是一种偏见!超过1 000种蝙蝠属于小蝙蝠类群,它们几乎都是夜行性的。还有大约180种蝙蝠属于昼行性的大蝙蝠类群,这是一群长着尖嘴巴的水果爱好者,因此被  相似文献   

3.
蝙蝠的功劳     
很多文明古国的人非常害怕会飞翔的哺乳动物——蝙蝠。只有我们中国人很早注意到它们的一种长处,就是能吃害虫,如苍蝇、蚊子。在中国百姓眼里,蝙蝠被看作一种吉祥的象征:蝠多就是‘福’多啊!而在外国,许多故事里讲的蝙蝠不是吮吸人血,便是攻击小孩,或者在妇女的头发里筑巢,甚至携带狂犬病病毒,等等。其实,这些看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天黑的时候,鸟类大都飞到树林里去睡觉了。但蝙蝠却是例外,它多在黑夜出来活动。那为什么蝙蝠能够在黑暗中飞行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5.
蝙蝠鼠中仙     
<正>我们一般所说的蝙蝠,主要是指日本伏翼,也叫东亚家蝠、天鼠、飞鼠等。它们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仙鼠。其实,蝙蝠和老鼠是截然不同的动物。不禽不兽吸血鬼古今中外,人们对于蝙蝠毁誉参半,有许多片面的认识和评价。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曾引用唐代诗人孟浩然之句:"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  相似文献   

6.
蝙蝠专访录     
《发明与创新》2020,(5):34-36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人们谈蝙蝠色变。有人说蝙蝠是毒物库,是罪魁祸首,应该赶尽杀绝;有人提出疑惑,蝙蝠携带了多种病毒,为什么自己不发病?现在,我们请争议的焦点对象——蝙蝠来为大家解惑。问:有人将你们称作病毒库,这种说法准确吗?答:基本上可以这么说。据我所知,我们有1000多种不同类型的亲戚分布在全球,是地球上第二丰富的哺乳动物。目前,科学家们在我们身上成功分离出来的病毒少说也有上百种。  相似文献   

7.
蝙蝠是先学会飞行,还是先学会了超声波捕食?蝙蝠的种类为什么那么多?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不过也有例外,比如鲸就生活在海洋里,而蝙蝠则生活在空中。你一定见过蝙蝠这种似鸟非鸟、似鼠非鼠的小动物。夏日每到黄昏,它就出来活动,捕食空中飞行的昆虫;白天则躲在  相似文献   

8.
蝙蝠鱼     
《百科知识》2009,(4):I0001-I0001
蝙蝠鱼是鮟鱇目中的一个类群,它们分布在热带或温带的浅海到深海区域,头宽而扁,体细长,身上有很多刺,嘴巴很小。体长最大达36公分,游泳力差。生活在深海的蝙蝠鱼的钓竿状物尖端有发光的器官。蝙蝠鱼使用臂状的胸鳍与腹鳍行走于海底,遇有危险或受惊吓时,会像青蛙般跳动逃走。  相似文献   

9.
一般的植物喜欢昆虫,但有些植物却喜欢上了蝙蝠,它们千方百计向蝙蝠献媚,希望蝙蝠来造访。欢迎蝙蝠媒婆植物们不能动,为了吸引媒婆来授粉,以便繁殖后代,植物们各施绝招,植物为了吸引蝴蝶等昆虫来授粉,把自己的花朵打扮得很妖艳,有的为了吸引蜜蜂来授粉,则用美味花蜜来诱惑……然而有的植物却喜欢蝙蝠来做媒婆,蝙蝠授粉有什么好  相似文献   

10.
蝙蝠与夜蛾     
正蝙蝠有着动物世界中最奇妙、最完美的声呐系统。它们头部的口鼻部上长着"鼻状叶"的结构,在周围还有很复杂的特殊皮肤皱褶,这种奇特的装置具有发射超声波的功能。蝙蝠超声波探测的灵敏度和分辨力极高,它们根据回声不仅能判别方向,为自身飞行路线定位,  相似文献   

11.
美国布朗大学的斯沃茨和她的同事们正在花费几周的时间来款待一些蝙蝠,耐心地训练它们在一个风道中飞行。对于蝙蝠来说,飞行是它本能,它们早已经知道如何飞行了,为何还要训练它们飞行呢?这是因为科学家们要将蝙蝠放到一个小风道中,在有风吹向它们时,要求它们准确无误地通过风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过训练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2.
一鸣 《科学大众》2000,(7):20-21
也许我们会沉迷于好莱坞的“蝙蝠侠”系列电影中。但作为蝙蝠,它们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呢? 蝙蝠是世界上唯一用翅膀飞行的哺乳动物,像鸟类一样,蝙蝠生活在世界上海一个角落。这种带有“雷达”的哺乳动物,白天安静,夜间喧闹,人们很少能见到它们,颇为神秘。蝙蝠除了有夜间活动的习性外,它们还冬眠,像熊一样。因此,在冬日寒冷的季节里就很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一直很困惑:蝙蝠与老鼠同样是啮齿动物,为什么蝙蝠那么长寿,而老鼠却很短命呢?蝙蝠的平均寿命是30年,而老鼠的平均寿命也就是3年,这也相差太悬殊了吧。这种悬殊就像:我们现在的平均寿命约为70岁,而有一种人种却可以活到700岁!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要把那种人看成神仙了。对此,科学家进行了很多研究。是蝙蝠的那套基因是长寿基因吗?说实话,也看不出蝙蝠的基因到底优越  相似文献   

14.
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寻找昆虫和其他猎物。蝙蝠的“高科技”捕食技术让许多昆虫束手就擒,成为它们的口中美味;不过在捕捉昆虫的过程中,蝙蝠也无法随心所欲,一些蛾子能在蝙蝠的身边轻松地逃脱。  相似文献   

15.
间谍蝙蝠     
《世界发明》2008,(4):37
这是一个长约6英寸的机器蝙蝠.它不仅可以利用太阳能.甚至能够利用风能和自身的振动来获取电力,从而持续的执行飞行任务。它不仅可以模仿蝙蝠的飞行动作.甚至可以通过内置的感应器来像蝙蝠一样探测周围的环境.因此即使是在黑暗中也可以灵活的避开障碍物。而飞行过程中所采集到的视频、音频甚至嗅觉信息都会实时的传送回控制台,以帮助使用者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张霞玲  包向飞 《金秋科苑》2010,(20):119-119,120
《伊索寓言》中的《蝙蝠、鸟与兽》的故事根据《伊索寓言》的版本的不同都有些轻微的不同。但是不同的版本最后都告诉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为人立场要坚定,没有立场的人是没有朋友的,没有立场的人是要受到惩罚的。通过细读这则预言,人们发现:伊索的蝙蝠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选择"中立"的权利,它甚至无法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17.
蝙蝠飞行时靠超声波来进行准确地定位,所以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它们也能灵巧地躲避障碍.大部分的蝙蝠从嘴里发出超声波,但是还有大约300种的蝙蝠,它们的超声波是从鼻子里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正>在影院里听到别人翻弄食品袋和吃零食的声音,是一件令人恼火的事情,不过对于一些蝙蝠,例如大鼠尾蝠来说,其他蝙蝠准备进食时发出的声音,却是寻找食物的重要线索。蝙蝠是通过回声定位来寻找可口虫子的,它们只能"看到"大约10米以内的情况。不过,如果要去听周围其他蝙蝠发出的声呐,它们可以听到远在160米以外的一只蝙蝠发现虫子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一只蝙蝠攻击虫子时产生的特别的叫喊,  相似文献   

19.
蝙蝠,又名“仙鼠”,也名“飞鼠”,北地俗称“夜摸虎”。由于其既禽又兽的生物特征、游走于明暗之间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若即若离的依存关系,在漫长的历史中,蝙蝠被国人赋予了庄谐皆有的形像与内涵。言其“庄”者,取其“庄重、神秘”之义,诸如岁及千岁,食之可仙,能通天地二界,引领钟馗捉鬼;称其“谐”者,则寓其“谐趣、滑稽”之相,诸如又禽又兽的骑墙之喻,问有阴险狡猾的意味。随着历史的更迭,诸多寓义最终聚焦于蝙蝠兆福的文化指向上,人们仿其形、谐其音、寓其义,演化出蝙蝠处处皆兆福的民俗景象。蝙蝠俨然脱胎成了中国福文化的代言物,也成了中国文化中寓福、兆福的最重要的民俗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蝙蝠护目镜     
《科技新时代》2008,(10):104-104
既然蝙蝠能用超声波来“看”东西,那人怎么样?答案是没问题。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22岁的小伙子萨尼斯&#183;阿蒂格尔就为自己做了一个能利用超声波感知物体的蝙蝠护目镜。这个由微控制器、超声波传感器、蜂鸣器、电池、塑料长耳、护目镜组装成的装置能发射并接收超声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