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决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规划了加强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六大任务,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以及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加强行政执法、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深化司法制度改革、确保司法公正,加强法治体系建设、营造法治文化氛围,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确保依法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等各个方面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的目标和路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因此,深入理解习近平依法治国理念,就要从"大局""大势"和"大事"中,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3.
【热点点击】材料一: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的灵魂是依宪治国,而宪法监督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因而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必须要加强宪法监督,完善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5.
尚秀云 《班主任》2015,(3):67-6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我国,宪法乃万法之母,所有的法律都诞生在宪法之下,服从于宪法精神,不得违背宪法。设立国家宪法日,就是要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让每一个公民树立牢同的宪法观念,让宪法精神根植于每一个公民的心中。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直面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对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其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已写进我国宪法,这是建国以来法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宪治国,切实维护宪法权威,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解决好法治本身的问题以及强化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他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  相似文献   

9.
黄进 《高校理论战线》2013,(4):119-134,158,159
本文在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的论述以及它所展示的法治社会主义图景的基础上,专门讨论了法治与政治体制改革、法治与市场经济建设以及法治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富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更是法治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走法治社会主义道路,特别要坚持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的理论核心、实践核心、实现核心都体现在依宪治国上,为此,需要树立宪法的权威,促进依法治国的实施与实现。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2015,(5):21
十八届四中全会特辑(七)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依法治国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次问答来自《决定》第七部分内容,以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2014,(23):45-45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特辑(二)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依法治国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次问答来自《决定》第二部分内容,以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由于我国是一个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宪法观以及宪政所蕴涵的精神与法治观念的高度一致,因此,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相似文献   

14.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以宪法为根本准则的治国方法,宪政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而依法治国必须首先依宪治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前提、依据和保障。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严格行政执法和公正司法,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执法、司法队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完成由人治向法治的新跨越,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法制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15.
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核心要素,是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当代的宪政演进之路,其实质是宪法条文在中国被社会大众所普遍认同的一个过程;宪法实施,宪法司法化,宪法私法化和违宪审查是中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三个位阶;民主、法治与人权是推行依宪治国乃至依法治国所必须秉持的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主要包括三层涵义。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原因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中国法治建设尚不尽如人意的要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坚持依宪治国与以宪行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强调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律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可见,学校法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依法治国的重要决定,提出了依宪执政、建设法治政府,提高司法公信力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思想、制度保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自己的努力。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做到努力学法,自觉守法,积极用法。  相似文献   

19.
尊崇与弘扬     
今年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各地举办多种活动宣讲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梦想和人民的幸福。而设立国家宪法日,本身就是对宪法的一种尊崇与弘扬。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而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首先要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相似文献   

20.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按照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法治青海建设必须突出地方特点,围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此,本文就法治青海建设的基本内容、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推进法治青海建设的相关途径及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