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1918年,曼斯菲尔德山版了小说《序曲》,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小说写作概念。在小说中,曼斯菲尔德创造了两个世界,一个住白天,一个住黑夜。在白天的世界单,作背以现实的角度,叙述了伯奈尔一家三天里波澜不惊的生活。然而,在黑夜的世界里,作者进入人类灵魂的深处,展现了在和睦家庭的表象下人物内心和现实之间的孤立与隔绝。这部自传式的小说来源于曼斯菲尔德的自身经历,《序曲》留给读者一种挥之不去的紧张感,而那些没能解决的冲突也使《序曲》染上了一层悲观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小团圆》首先复现的是一个大家族的团圆。作者写大家庭的大而闹,实际是写大家庭中透人心骨的枯寂与人情的荒凉。在此背景上展开的九莉最热烈奔放的青春故事最能代表作者"爱情主义"的观念。在女性写作的立场上,《小团圆》批判的是男权社会的"二美三美团圆"现象,对男人见异思迁给予了无情的暴露。"小团圆"也表达了作者对坚贞爱情的向往,其价值就在于它真诚地记录了一个沉溺于爱情难以自拔的女人的爱情历程,让读者从中读出自己的感慨。作为一部精彩的情色小说,《小团圆》必将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新红史》是继《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赞普传记、《吐蕃王统史》、《红史》、《青史》等著作关于吐蕃王统的记述后另一部关于吐蕃王统记载的史册。其中的民族史观与世界笔法是《新红史》一书的主要记述特点,总体写作特点由前代以叙述宗教内容为主转变为以叙述政治势力为主。本文对《新红史》中西藏吐蕃王统部分史事上的考证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新红史》记载吐蕃时期这段历史时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4.
苏曼殊是中日混血儿兼私生子,《绛纱记》是苏曼殊第一次尝试写作的短篇小说。从文本中"糖"的意象以及他对于女性、对于爱的独特抒写中,可看出《绛纱记》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言情小说,还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投影。苏曼殊赋予这些爱情悲剧以本体上的意义,具有明显的自叙性,它揭示出作者的痛苦与挣扎,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切领悟。  相似文献   

5.
上博简《兰赋》中整理者释作"栽"的字当隶作"",读作"沫",指涉植物芬芳之尽。由此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关于《离骚》与《招魂》诗句中之"沫"、"沬",陈本礼以为旧讹"沫",游国恩先生认为"从未不从末"。笔者以为,游国恩等先生遽断"沫"非本字,恐有商榷余地,《离骚》与《招魂》所见诗句当以"未沫"为确。  相似文献   

6.
"者"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用法也较复杂。弄清某些专著中的"者"字的用法,对于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和古文阅读都非常有价值。本文列举了当前《古代汉语》教材对"者"的词类划分的不同观点,并对《孟子》一书中的"者"字的用法进行了初步探究,认为"者"在《孟子》中主要可以用作特殊的指示代词,也可以用作语助词和语气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资治通鉴》隋纪部分删省时间、官职、人物、史事过程与原因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认为《资治通鉴》删省时间、官职、人物、史事过程与原因方面,有承上部分删省、归类删省或完全删省几种情况。大体说来,司马光《资治通鉴》大部分删省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一些删省不当或失误,这在阅读和使用《资治通鉴》时必须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野草》是一部有着散文的形式和诗的内核的伟大现代性诗学作品.在《野草》中,诗人鲁迅使用以对峙和争辩为特征的"双声语对话体",构成了由若干接续不断的尖锐二元对立矛盾组成的一个巨大矛盾旋涡,又在二难困境与二元对立的矛盾旋涡里寻找并创造了名为"归处""敌人""语言"和"自我"的"中间地带",在这个过程里诞生的新的语言形式,既...  相似文献   

9.
《再生缘》是陈寅恪和郭沫若最为推崇的女扮男装弹词作品,郭沫若还将其与《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并认为其"浪漫主义浓厚"。作品一开始便道明整个故事皆因仙人之事而起,故事在出现转折性变化的时候也经常有仙人托梦,故事里的主人公遇到危难时,更是有仙人相救。整部作品精彩连连,高潮迭起,往往通过想象、幻想,勾勒出一些传奇的人、传奇的事,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究其原因,则与作者特有的女性身份以及其家庭和婚姻生活分不开,同时还与女扮男装的题材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寄托了古今中外文人对于理想世界的情怀,也因其独有的形式美、意象美和音乐美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从古到今,《桃花源记》的英译版本层出不穷,各有千秋。本文试图从功能主义翻译观对于文本类型分类的角度,结合"目的论",对《桃花源记》六个英译本的标题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中的最优秀的。哈代写作时善于把主题与语言的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这篇论文将以《苔丝》为例,从耐人寻味的典故、得体的人物话语及丰富多彩的叙述词汇这三方面,阐述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及其在小说中所产生的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12.
大量关于"儿童"的描写贯穿了麦克尤恩文学创作的始终,其文学作品塑造了经典、丰富的儿童形象。本文试对麦克尤恩的三篇长篇小说《水泥花园》、《时间中孩子》及《赎罪》中儿童在叙述成人世界、观照生命哲学以及展现主题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发现麦克尤恩对于儿童作用的创作是独特的,并且这种创作是和作者自身的经历、社会变迁等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从版本学、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对《四库全书提要·吴越春秋》作一全面的解题,指出清人为避清圣祖玄烨的名讳而改作者赵晔为赵煜,并揭示出收入四库的本子和四库馆臣据以撰写《提要》的"纪昀家藏本"并非同一个本子,从而使学界对于《吴越春秋》一书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王勇男的《雪太阳》是一种个人话语实践,这是由大众文化对"纯文学"的边缘化决定的。《雪太阳》的个人化写作态度表现出的是文化的寻根,是以书写内部世界的个人写作行为对抗大众文化的世俗性和消费性。这种特殊性使得个人话语涵融了公共话语,并最终通过公共性发挥个人话语的力量。所以《雪太阳》的话语实践是一种涵融群体话语的个人化创作。  相似文献   

15.
以否定副词和动量词组成的"不数合"、"不数里"等句式,在《三国演义》中经常用在前后具有连续性或关联性的两个行为动作之间,充当主句的时间状语,具有体词谓语性质。"不数合"或"不数里"等结构的肯定式"V数合"或"V数里"补出了在否定式中没有出现的行为动词。否定式"V不数合"或"V不数里"的补语部分,有时出现趋向动词而成为"V不到数合"或"V不到数里"。"V不到数里"省略动词后的结构"不到数里",如"不到三里"和《战国策》中的"未至百里"结构相比,两者在表达时间的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未至百里"这类结构被认为是时间短语叠合式"未VP之前"的源头之一,同样蕴含时间义的"不到三里"句式的产生则是汉语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情境表达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同义句式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16.
脚本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人们赏析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该文试图通过脚本理论对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进行语篇分析和解读,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实现出人意料的结尾加以论述,证实了脚本理论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7.
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和清代作家李汝珍的《镜花缘》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国家的优秀作品,通过作者的构思,表现了作者对于腐朽的社会的抨击,以及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在两部作品中,通过对理想国的渲染描述,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关系等的深沉思考,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倾向以及朴素的批判精神。本文试对两部作品中理想国的比较,来表现作者创作的差异以及文学发展、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  相似文献   

18.
赵树理是"一株原野里成长起来的大树子",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风格的人民艺术家。而《小二黑结婚》开拓了文坛新的"赵树理方向",展现了一种乡野间的清新活泼的喜剧气象,描写了以小芹和小二黑为代表的"新"生民主力量与以二诸葛、三仙姑为代表的"旧"农民封建意识之间的较量与冲突,而"新"生力量必然战胜"旧"封建传统,明显昭示出根据地农村的历史变化和生活发展的必然归宿,进一步展示中国农村新一代儿女对婚姻家庭幸福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用比较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卜居》、《渔父》两部作品的写作手法的异同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0.
在长篇小说《西游记》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软弱、胆怯、遇到各种凶险之事都是滚鞍下马,吓得战战兢兢,像个"脓包"样的唐僧形象,和历史中那个有执著的追求,有大胆的冒险精神,有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有豪气干云、气吞万里的高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描写他是一个凡人,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俗人所拥有的一切本能,一切俗念,一切举止他都具有,从而显示出他出家修行的必要性和改造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