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二册,将于1983年秋季起正式供书。本书是根据教育部于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一、三、四册(以下简称通用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本书承接第一册的三角函数内容,首先讲了四种主要的反三角函数和简单三角方程,然后依次讲  相似文献   

2.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二册,将于1983年秋季起正式供书。本书是根据教育部于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一、三、四册(以下简称通用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本书承接第一册的三角函数内容,首先讲了四种主要的反三角函数和简单三角方程,然后依次讲了数列、数学归纳法、不等式、行列式、线性方程组和复数的初步知识。这些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册(以下简称试用本)的基础上,吸取几年来广大教师的教学经验修改而成的。这次修改的原则是:在原试用本的基础上,适当减轻分量,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力图使教材更加符合教学规律,便于教,便于学,解决好几何入门问题。《几何》第一册分成五章,供初中二年级使用,一学年,共计102课时。第一章基本概念(包括引言共18课时);第二章相交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二册,将于1983年秋季起正式供书。本书是根据教育部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数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一、三、四册(以下简称通用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本书承接第一册的三角函数内容,首先讲了四种主要的反三角函数和简单三角方程,然后依次讲了数列、数学归纳法、不等式、行列式、线性方程组和复数的初步知识。这些内容的顺序与通用教材差不多,只是将数列与数学归纳  相似文献   

5.
本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册(以下简称试用本)的基础上,吸取几年来广大教师的教学经验修改而成的。这次修改的原则是:在原试用本的基础上,适当减轻分量、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力图使教材更符合教学规律,便于教,便于学,解决好几何入门问题。《几何》第一册分成五章,供初中二年级使用一学年,共计102课时。第一章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三册,将从1984年秋季开始供书。这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三册(以下简称原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现在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新增加的“一元多项式和高次方程”,作为选学内容。将它安排在本书的开头,是为了与相关内容“复数”(高中《代数》第二册最末一章)衔接得更为紧密。第二章是“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第三章是“概率”。原高中数学第三册中的选学内容“数的进位制和逻辑代数简介”,这次暂未列入本  相似文献   

7.
本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册(以下简称试用本)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次修改的原则是:在原试用本的基础上,适当减轻分量、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力图使教材更加符合教学规律,便于教、便于学,解决好几何入门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册(以下简称试用本)的基础上,吸取几年来广大教师的教学经验修改而成的。这次修改的原则是:在原试用本的基础上,适当减轻分量、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力图使教材更加符合教学规律,便于教、便于学,解决好几何入门问题。 《几何》第一册分成五章、供初中二年级使用,一学年共计102课时。第一章基本概念(包括引言共18课时);第二章相交线、平行线(16课时);第三章三角形(40课时);第四章四边形(20课时);第五章面积、勾股定理(8课时)。[第二册将分为相似形(34课时);圆(50课时);简单的视图(12课时)三章,共96课时,供初  相似文献   

9.
根据1980年10月教育部召开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教材改革第二次座谈会上讨论的意见,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数字》第一~六册已分编成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一~四册;《几何》第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三册,将从1984年秋季开始供书。这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三册(以下简称原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新增加的“一元多项式和高次方程”,作为选学内容。将它安  相似文献   

11.
1979年秋开始使用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化学课本(试用本),在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教材质量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经过三年的试用,重点中学及师资、设备和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反映,该教材在深度、难度上基本上是合适的;办学条件较差的普通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反映,该教材起点高、份量重,理论部分偏深、偏难,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化学编辑室吸收了几年来各地试用该教材的经验和意见,在试用本的基础上,编写了全日制五年制中学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以下简称高中化学一册).  相似文献   

12.
本册课本是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册(以下简称试用本)的基础上,吸取几年来广大教师的教学经验修改而成的。这次修改的原则是:在原试用本的基础上,适当减轻分量、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力图使教材更加符合教学规律,便于教,便于学,解决好几何入门问题.下面介绍本册教材的教学体系、修改的想法以及教学要  相似文献   

13.
初中《几何》第二册,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二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一册共分三章:第六章相似形(约34课时),其中第三大节位似形(5课时)是选学内容;第七章圆(约50课时);第八章视图是选学内容(约12课时)。  相似文献   

14.
经过修订的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四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将于1985年秋季起供初中三年级全学年使用。这册书是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以下简称原教材)相应章节的基础上,吸收了几年来各地在试用中的一些经验和意见编写而成的。这次修订的出发点是调整内容,降低难度,加强基础,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三册,将从1984年秋季开始供书。这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三册(以下简称原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经过修订的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四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将于1985年秋季起供初中三年级全学年使用。这册书是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以下简称原教材)相应章节的基础上,吸收了几年来各地在试用中的一些经验和意见编写而成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秋天使用的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课本化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新编本),是在原初中课本(试用本)卤素和碱金属一章和原高中第一册(试用本)硫、硫酸、摩尔、反应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吸收了几年来各地在试用中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意见编写而成的。新编本分为五章:第一章摩尔共四节:摩尔、气体摩尔体积、摩尔浓度、反应热;第二章卤素也是四节:氯气、氯化氢和盐酸、氧化一还原反应、卤族元素;第三章硫、硫酸共六节:硫、硫的氢化物和氯化物、硫酸的工业制法一一接触法、硫酸、硫酸盐、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氧族元素;第四章碱金属三节:钠、钠的化合物,碱金属元素;第  相似文献   

18.
莫尔法则是世界半导体的一项经验法则.内容是半导体的集成度每隔18个月就有一次提高,相同芯片容纳的电路数,3年内扩大到原来的4倍,6年内扩大到16倍……(《光明日报》1996年1月17日第二版),这一实例生动地提示我们,电学、电子学内容,电子元器件及产品的更新是异常迅速的,所以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中电学老化的知识也应随之更新.以下举出现行《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以下简称“二册”)和现行《职业高级中学课本·物理·下册》(理工类)(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版,以下简称“下册”)中一些应更新删改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问:这次修订的1982年秋季始用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一册(以下简称修订本)的精神是什么? 答: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一册试用本从1978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一面使用,一面修改。现经进一步修订在全国使用。修订本拟稳定使用几年,不作大的修改。(如发现资料上、或政治上有明显的错误,当然要改正。)至于这次修订的基本精  相似文献   

20.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二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试用本经过几年的试用,大多数教师认为这一册的内容编排比较合理,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也提出试用本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启发性还不够强,个别内容稍难了一些。现在根据各地试用的经验和意见以及教学计划的变动,对这册课本进行了修订。修订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