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常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我喜欢上他(她)教的这门课。”这是学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它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巨大推动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一切有效学习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的。那么,教师如何与学生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2.
常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我喜欢上他(她)教的这门课。”这是学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它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巨大推动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一切有效学习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的。那么,教师如何与学生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3.
陈超瑜 《考试周刊》2013,(7):175-176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喜欢老师才喜欢这门课,学生对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其对老师所教学科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海燕 《甘肃教育》2013,(22):40-40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辅导》2012,(16):46-48
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问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对学生来说,怎么和老师交往呢?  相似文献   

6.
常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我喜欢上他(她)教的这门课。”这是学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它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巨大推动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一切有效学习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的。那么,教师如何与学生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有人从五所学校随机找了100名教师,问他们:“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问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的爱吗?”回答“是”的仅占12%。这说明老师虽然爱学生,但与学生的沟通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7.
所谓和谐就是协调相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产生最佳效益。因此我们课堂上出现众多问题的根源就是师生间的不协调不相容。我们知道,在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情绪,协调相容就能提高教学效果。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这也正是我国古语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了。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协调相容。  相似文献   

8.
赵勤学 《甘肃教育》2014,(16):65-65
正一、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愿意下功夫学这门学科。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所教的课,当然成绩不好。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精辟见解揭示了师生和谐的重要性。是啊,作为一个教师,要善于跟学生交往,只有让学生喜欢他(她),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想听老师所上的课,听从老师的教育。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要成为一个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必须对学生发自内心地挚爱和理解,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0.
老师最大的成就感,是来自学生的认可。学生喜欢老师了,也就会喜欢老师执教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大量的案例已经证明:大凡与学生关系融洽,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其教学成绩也斐然;反之,因教师言谈举止不慎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心理与行动上与之有抵触的,其结果则终因学生不“亲其师”也难以“信其道”,以致出现师生关系紧张、成绩平平的结局。  相似文献   

11.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认为引发学生兴趣学习最重要的几点应是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突出儿童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儿童学习英语的主动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一、通过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标很重要。作为儿童,“亲师性”心理较强。如果他们喜欢某位教师,就会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格外重视,进而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任教的科目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利用自身优势,发挥特长,使学生喜欢自己,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爱屋及乌",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品德老师到喜欢品德课,把以和品德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思想品德为快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做到这一点,学生就能在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就会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共创优化教学,达到师生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任教的科目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15.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1.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教师,必然也喜欢这个教师上的课,形成教师越喜欢我,我越喜欢这位教师上的课,我越学越起劲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当前“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需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和老师友好的交往和对话,并成为学习的主体,更为了学生踏上社会与人交往打好基础,说话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因此,新课改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提高“说话”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1.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教师,必然也喜欢这个教师上的课,形成教师越喜欢我,我越喜欢这位教师上的课,我越学越起劲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约有 20%左右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不能不令体育教育工作者十分尴尬。   据调查,在导致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教得不好”或“教学水平低”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在体育课上最难以忍受的是:老师表情太严肃,动不动就批评学生;老师只注重特长生,不关心其他学生;老师敷衍了事,教学手段和内容单调陈旧。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的体育教育,长期被列为“副课”,中小学生体育素质不高,使体育这门课步履艰难,发展滞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邓…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的集中体现。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可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改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两个方面,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改善课堂气氛的关键”、“宽严适度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论述了和谐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激发学习兴趣的基本途径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