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美国关于教育博士的争论的焦点实质与根源进行分析。认为争论只是表象,争论的焦点反映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争论的实质是高等教育目的与功能的分合,争论的根源是质量观与文化观的差异,争论本身反映了美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争论有助于维护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本质及符合其自身规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统计学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几次重大的争论,这些争论在本质上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政治算术”与“国势学”的争论,明确了统计学的学科性质;“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的争论,构筑了统计学的完整体系;“经典统计学”与“贝叶斯统计学”的争论,带来了统计哲学观的新变化;信念统计学与经典统计学、贝叶斯统计学的争论,使统计推断科学化问题的研究日趋深入。正是通过这些争论完善了现代统计学的思想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不争论”的确是邓小平的争论观中极其重要又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但邓小平的争论观却不是“不争论”所能完全概括得了的。艰难曲折的历史、全面深刻的经验和认真科学的思考,造就了邓小平远比“不争论”更为丰富和深刻的争论观:一个饱含着实事求是精神、充满着辩证法思想、贯穿着实践第一观点的争论观。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三次思想交锋的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一共发生了三次大的思想交锋和观点争论,即: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姓“社”姓“资”的争论和改革成败的争论。虽然这三次争论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争论的重点和特点也不尽相同,但争论围绕要不要改革、怎样改革和如何评价改革这样事关中国何去何从的主题,因此很有认真回顾和重新解读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对于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争论首先是在苏联引起的,除了官方的争论外,许多学者也加入了争论的行列,争论不外乎是否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文章分析了苏联讨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背景,并对两种不同的观点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以下概括为“不搞争论”)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仅就“不搞争论”的实践观问题谈谈我们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持续了数年之久,争论双方因对该问题的关注视角、价值判断、文艺学学科相关问题认识上的不同而展开争论。这次争论很有现实意义,但也暴露出对该问题研究的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六个方面对邓小平“不搞争论”的政策思想进行探析:一、“不搞争论”是坚信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二、“不搞争论”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三、“不搞争论”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四、“不搞争论”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五、“不搞争论”但允许并提倡讨论;六、“不搞争论”但对各种有害思想必,须进行坚决斗争。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在争论中求得发展的。哲学的争论大体有三个层次:一是不同哲学基本派别之间的争论;二是不同哲学理论体系之间的争论;三是同一哲学理论体系的内部争论。这三个层次的争论,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绘成了哲学史的生动的、丰富的、多彩的画卷,给哲学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内在概括和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0.
1939-1940年关于民主宪政的争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39-1940年的宪政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各中间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就民主宪政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1939年9月至11月是争论的第一阶段,主要问题是实施宪政有无必要和可能;1939年11月至1940年2月是争论的第二阶段,主要争论怎样实施宪政和实施什么样的宪政问题。1940年2月至9月是争论的第三阶段,集中讨论宪法草案的内容问题。争论当中,各党派关于民主宪政的理念得到了真切的暴露,各种政治力量因此而重新分化和组合,宪政争论和宪政运动也因此具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马克思主义历来都主张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不搞争论”的提法是否有悖于这一精神?我认为,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十四年的经验时,提出“不搞争论”的主张,前提是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全党全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都已经很清楚了.而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的事业和实践,对于具体的做法、步骤等等,需要不断探索,不必急于争论,不要让无休止的争论延误了大好时机,还是让实践的结果来说话.这就是:不搞争论重实践,不搞争论搞试验,不搞争论争时间,不搞争论允许看.  相似文献   

12.
列宁去世后,联共(布)发生了两次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双方都称自己继承了列宁的思想,到底哪些人继承了列宁的思想?继承了列宁的哪些思想?这历来是理论界争论的难点。笔者试从这两次激烈争论与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中。探索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所在物理组的老师对一道物理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激烈争论.现将争论的问题及争论的过程和结果呈现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迪.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合作化中的四次争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内在农业合作化的起步、巩固和速度问题上产生了四次争论。争论的核心是对合作化道路、农民个体生产和互助合作积极性的认识分歧。急争论形成了党内对农民特点和生产关系变革的认识误区,四次争论对我国农业合作化进程及以后社会主义建设中“左”的错误的出现,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萨缪尔森与弗里德曼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争论是以假说--演绎模型的真伪为起点而展开的。笔者力图从争论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以及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双方的争论进行全面的考查,并对争论的作用做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高考改革     
高考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也是涉及整个教育制度的大问题。围绕高考制度的改革,近年出现了许多争论热点,如关于是否要坚持统一高考的争论、关于科目改革的争论、关于高考形式改革的争论、关于招生中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把“不搞争论”称为他的一个发明。“不搞争论”为改革开放扫清思想障碍,争得时间;“不搞争论”不是压服,而是坚持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不搞争论”是推动改革的一项策略。不搞争论,不是在所有的场合、范围都不搞。在学术领域,还是要“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8.
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小动物。有一天,大象、啄木鸟和牛为了一件小事争论不休。它们在争论什么呢?原来,它们在争论谁的本领大?可是争论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得出结果,它们只好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1929年的几封信反映了他和红四军领导人朱德、陈毅等人的争论。争论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在实际上是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还是依然囿于“城市中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继续照搬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当然,争论是从微观着手,毛泽东在信中归纳了14个问题。本文选择了罗霄山脉中段政权问题、军事观点与政治观点、地方武装三个问题剖析这场争论的意义,说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在争辩中逐渐形成的发展轨迹。这场争论还涉及中共中央的多次指示信的指导和帮助,这些都促进了不同认识的统一,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本"学力低下"争论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日本新世纪学力低下激烈争论的梳理和日本战后学力争论的历史考察出发,尝试剖析了日本学力争论的实质及其背后的理论与社会危机,指出日本东亚型现代化的终结是学力低下的实质原因,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日本教育改革的质疑是本次学力低下争论的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