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897年红花印花加盖小字当1元新票一枚(简称“小壹元”),此票品相端正。原票色泽鲜艳,属正红色,加盖的黑色文字清晰,图案稍偏于左方,纸张洁白,保留绝大部分原胶。足见收藏者长期悉心保存之功,此票为红印花小字1元邮票中最新出现的一枚,黄光城  相似文献   

2.
肖迅 《集邮博览》2013,(2):49-49
中国邮政于2012年6月30日发行《红色足迹》特种邮票一套6枚,其中一枚是"延安"图案,我记得自己有一枚陕西延安图案的明信片,就翻箱倒柜找了起来,待找出明信片和邮票图案一对照,发现邮票图案简直就是明信片的翻版。明信片上的图案好像就是邮票的原图,这枚明信片是外文版,正面无中文字样,发行时间无从考证,但从图案上宝塔山下的红色标语和路上手举红旗的队伍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兴之余,仔细研究了贴票位置,最后选择将邮票贴在明信片图案的右下角,这样整体效果比较好,票是贴好了,接下来要盖  相似文献   

3.
最近,邮友示我一枚改1-6 1000元底边漏齿旧票,因未见经传,故借来反复推敲。获得如下体会: 改1-6 1000元的原票为上海大东版单位邮票,查邮票目录及有关资料,都未见原票或加盖票有底边漏齿的记载。原票图幅18×21mm,票幅22×24mm,齿孔12.5度,为梳式打孔,最后冲打的是开口向下  相似文献   

4.
李曙光 《上海集邮》2012,(12):28-31
一个志号,竟有两套邮票同享,而且图案相同,枚数相同,面值相同,只是同图刷色不同,发行日期不同,票题不同。这就是新中国第一套错版邮票纪20《伟大的苏联十月  相似文献   

5.
“万寿票”是否另有所庆1894年,清代发行的“慈禧太后六十寿辰纪念邮票”,是中国邮票史上第一套纪念邮票。它的枚数多达九枚,设计成熟,图案丰富,面值齐全,而且它又是中国第一套知道设计者姓名的邮票,后又加盖、再版了不止一次,因而留下了较多的资料与话题。它的历史地位特殊,影响深远,在中国邮政邮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丁劲松  赵岳 《上海集邮》2012,(12):32-35,2
小2分倒盖兼复盖邮票是红印花加盖邮票中非常著名的变体票。这种倒盖和复盖同时出现的"一错再错"现象在红印花小2分邮票的加盖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错票存世量不超过20枚,被誉为红印花  相似文献   

7.
1949年6月下旬至7月初,东川、西川两邮区共包括四川、西康两省及鄂西邮区13县范围。所属邮局先后在日常使用的单位,基数邮票上加盖各该邮局所在地地名后供寄信人购用。7月上旬以后虽然停止加盖,但已加盖之票仍照常使用,直至用完为止。我当时见到此种加盖票后感到新奇,于是见一枚收一枚,先后收集到不同地名和不同面值的信销票近300枚,实寄封60余个。连同我先后见到过的邮票则近千枚,封  相似文献   

8.
(三)曾有珍邮 幸存于世 红印花加盖票中,一种绿色加盖样票,极为珍罕,前辈赐以“绿衣红娘”的美誉。另外,民国初的“临时中立”加盖邮票46枚大全套及未发行“大中华地图样票”无齿12枚全套,柯斌早年均有收藏。这一实情以前不为世人了解,今予披露,以实邮史。  相似文献   

9.
李明 《集邮博览》2011,(8):18-20
伦敦版单圈孙中山像加盖“暂作”改值1分/4分邮票开创了南京国民政府邮政当局发行“改值邮票”的先河。本文论述并探讨了“发行日期”及其“加盖”情况,并在对原票单圈孙中山像4分票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分版分型”,从而解决了所谓“宽版”票中宽窄不分之混乱。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20日塔吉克斯坦邮政发行迎接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小全张(含票4枚,副票2枚)1枚。铜版纸胶印,发行量1.5万枚,由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邮票厂印制。4枚邮票图案为体育运动项目,分别为:0.53索莫  相似文献   

11.
赵人龙 《上海集邮》2003,(12):26-27
红印花8种加盖票中,以加盖小字当1元票最为罕贵,根据集邮家多年探索研究,迄今有实物或照片为凭者存世共31枚,其中30枚为新票,另1枚为销八卦戳的旧票。因旧票为仅有的孤品,我国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清代邮票目录》1997年修订本将其标价高于新票。  相似文献   

12.
秦军 《集邮博览》2010,(5):12-13
清代发行的邮票主要包括清代海关试办邮政和国家邮政发行的邮票。1878-1911年共发行了普通邮票8套59枚、纪念邮票3套21枚、欠资邮票3套16枚、快信邮票7套7枚、加盖改值邮票9套61枚、西藏贴用邮票1套11枚、对剖票3套3枚。  相似文献   

13.
邮票改制品(converted stamp)是在印好的已发行或未发行的邮票或其他票证上,用加盖或凿出不同的图文,改变原邮票或其他票证的铭记、票种、图案、面值、发行单位、使用地区等,从而成为一种新的邮票。  相似文献   

14.
在我所收集的生肖邮票中,有几套是带过桥票的。可别小看了这些只有图案、没有面值的图片,仔细欣赏一番以后,也许会使你爱不释手。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国应该是世界上最早在生肖邮票上出现过桥票的国家(假如还有比这更早的,请知情者提供线索)。1981年,我国在发行辛酉鸡年生肖邮票的同时,发行了世界第一本生肖邮票小本票(图1)。在这本小本票里,含有十枚生肖鸡邮票,过桥票把它们分成了两边,左边的4枚,右边6枚。过桥票由六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组成。最中心的圆里是一只公鸡的  相似文献   

15.
李白 《收藏》2009,(9):56-61
自然之物贵在自然 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台湾重设“邮政总局”。最初使用的邮票都是在大陆旧存民国票上加盖,以后台湾货币改制,于1950年6月26日发行第一套在台湾印制的新台币面值邮票,图案为民族英雄郑成功像(图1)。  相似文献   

16.
集邮九问     
李鸿远 《集邮博览》2008,(11):35-35
Q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1950年初,我的舅父从大西南的重庆市寄来一枚贴有"西南进军图加盖"票的实寄封,信是寄给我母亲的。当时我就对印有毛泽东和朱德像的"大进军图案"的邮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集邮,当然是以收集信销票为主。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邮票的局部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斯拉夫第15届奥运邮票用于里雅斯特二区的加盖票刷色不同 原票和专门用于加盖的底票底色不同  相似文献   

18.
叶季戎 《收藏》2001,(3):56-57
中华邮政加盖票的文字误排 早在民国4年(1915),因新疆币值低落,邮政当局遂发行“限新省贴用”邮票一组,全组半分至一元,因限字左移,称为歪头。其中一元加盖误排为“限省新贴用”全张50枚中,仅有一枚,存世极少,称为“民国五珍”之一,是我国发现的首枚文字误排票。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及台湾和澳门都曾先后发行过多套孔子邮票,但出现孔子形象的外国邮票却屈指可数。越南南方(南越)1961年10月26日发行一套4枚《青年新道德运动》邮票(图1—4),采用同一图案,面值和刷色不同,票图背景可见孔子头像和孔庙建筑。因为越南尊崇孔子的传统是在我国明朝时期形成的,所以票中的孔  相似文献   

20.
“史无前例”时期,自我“革命”掉此前收藏的清代和民国邮票,仅留存一些解放区和新中国邮票。1984年,在整理邮票时,发现一枚民国印花税票加盖改作金圆邮票复加盖改作“人民邮致暂作”的邮票,但在所有的邮票目录上都查找无着。经过研究,认定它是一枚未见经传的邮票,1985年写就论文,于当年全国集邮联在黄山举办的解放区邮票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附图公开发表,后来,此票即由区票目录作为“太湖加盖”的第9种加以收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