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学记》系《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时期,据考证为孟子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论著,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我国的古代教育主要是语文教育,《学记》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上。本文着重从《学记》的语文教育思想入手探讨其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的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论及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关于人本教育思想,对比今日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及弊端,有许多内容仍有可学习借鉴的价值,仍然对今日的教育起着令人信服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的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论及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关于人本教育思想,对比今日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及弊端,有许多内容仍有可学习借鉴的价值,仍然对今日的教育起着令人信服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记》系《礼记》中的一篇,据考为孟子学生乐正克所作。《学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经验,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论著作.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由于我国古代教育主要是语文教育,因此,也可以说《学记》是我国最早的语文教学论著作。  相似文献   

5.
《学记》是先秦儒家学派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纵观《学记》全文,共有六处提到"志"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语意,我们可以把《学记》中的  相似文献   

6.
苏奕姣 《文教资料》2007,(12):151-153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它对教学的论述最为充分,教与学都离不开教师,《学记》中的教师扮演着尊者、学问家、引导者、研究者、学习者这些角色。  相似文献   

7.
《学记》是我国 ,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本教育学专著。它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学制度和教育思想。虽然全文篇幅短小 ,但它却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际 ,从教育作用到教育目的 ,从教育制度到教育内容 ,从教学原则到教学方法 ,从教师到学生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了系统而深刻的记述。《学记》中的许多思想 ,见解精辟 ,符合教育规律 ,其中许多教育观点 ,即便时隔两千多年 ,仍对当今教育有其独特的启示和参考价值。一、《学记》中的成功教学之“法”《学记》认为 :教学是有“法”可依的 ,教学的成功抑或失败 ,完全取决于教学是否依“法”行事。这…  相似文献   

8.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的作者,据郭沫若同志考证,可能是战国后期的乐正克。它是一部古代的教育专著,是中国教育史上珍贵的遗产,也是世界教育史上一篇最早的教育文献。现将《学记》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提出的长善救失、禁于未发等教育思想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提倡课程改革、更新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需要《学记》中朴素而中肯的教育思想来引导教学。本文笔者主要论述了《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学记》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一篇教育理论专著,是古代教育论著中的精华,是世界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瑰宝。对于它的学习研究,教育理论界以往更多地是关注其在教学中传授知识的一面,而对其给予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影响的一面却少有探究。《学记》中的教书育人思想,体现在它系统阐述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制度和方法、基本规律及教师的职责和内在素质,它对于我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搞好今天的教育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东晋佛学与玄学的发展而言,支道林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他综贯内典外书,援庄入释,又引佛入道,不仅创立了即色宗,而且领袖玄谈。本文拟以《世说新语》所载支公事迹,对其玄、佛之思想及魏晋之社会风气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旗亭画壁出自唐薛用弱《集异记》,记载了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王昌龄、高适间唱和之佳话,因其出于小说家之手,故其真伪问题颇令人怀疑。通过对旗亭画壁故事本身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可以分析出其事之真伪以及产生争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花间》范式"首先是指由《花间集》所确立的一种词学创作审美规范、词学审美理想。这种规范和理想建立之后,从宋代开始就成为批评家评价词人词艺高下、优劣的准绳和重要标准。所以,不论是从词创作还是词学批评的角度来说,《花间》词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白鹿洞书院的一批"教思碑记"是中国书院史上罕见的碑刻史料,其它书院几乎没有。它记录了十几位在书院任教教师或地方官员的生平,记录了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师生情谊,并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政治经济的史料。作为教育遗址重要组成部分,"教思碑记"具有歌颂院史、怀念教师和激励后人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学记》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许多教育思想历久弥新,特别是其中的主体教学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仍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陆机《文赋》中提出的“苕发颖竖”、“榛楛勿剪”的“秀句”创作原则,关注局部美,注重秀词丽句的创作,体现了与传统美学关注整体协调不同的美学观念。本文对陆机“秀句”创作原则所产生的文化、历史语境进行了梳理,并对其中所蕴含的美学观念和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美学思想是魏晋以来儒家诗教观念衰落,文学创作追求形式之美的时代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贺玚《礼记新义疏》是南朝时期影响较大的一部《礼记》注本。从今存佚文来看,该书涉及名物训诂、经文诠释、郑注申发、礼制解说等诸多方面。贺玚《礼记新义疏》以郑学为宗,多对郑注加以补充或发挥,但亦颇重创新,提出不少新说。因受玄学影响,该书颇重义理,常以性情来说礼。贺玚《礼记新义疏》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自唐代以降,诸家《礼记》著述对其征引颇多。  相似文献   

18.
中国手工业时代从公元前21世纪夏初期开始至19世纪中叶。技艺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对生存技艺的传承。最早的手工业专门著作《考工记》记述了官营手工业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保留有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后的儒家经典著作《学记》反映了当时“父承子继,世代相传”的技艺教育制度;私学兴起又促进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都给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荀子是战国末期最伟大的儒学大师之一,是先秦诸子的集大成者。他在稷下学宫游学的经历使得他对当时各家思想有明确的认识,他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批判地吸收了百家尤其是老庄哲学和法家的观点,这也符合战国末期诸子互相砥砺而融合的大趋势。他针对百家的认识论弊病而写了《解蔽》一文,在《解蔽》中提出了“虚一而静”的方法,从中就可以窥见荀子融合百家的一斑。  相似文献   

20.
“教学"的语言分析——兼述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文“教学”术语的语义,从古至今有过曲折的转变。古代教学的语义明显的指二字的组合,因此是指教及学两个动作或两件事,目前我们却把教学的语义限定在教而已。因此教学语义根本的问题,是中文教学有两种完全不同但又重叠的语义:1.指一特定语词,而且我们用来只对应到英文的teaching,即教学就只是教的意思。2.指一特定语词或二字连用,此时教学就是教与学的意思。今日我们经常在这两种语义间徘徊,这也造成人们下笔行文及思考时,出现明显的不精确现象。教学语义的古今转变,反映出它的语义和语用与历史事件的密切关联,同时也说明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教育见解之变化。教育理论方面,我们也发现中国大陆随着教学语义的转变,出现了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议,若不能清楚界定教学与课程的语义与概念,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议仍会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