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语学习》2004年第5期张琪昀先生的《说这年头》一文认为这年头这年月所带有的是贬义性的感情色彩,是贬性时标,其话语或显或隐地都带有怨天尤人的意思,起码是表示遗憾的意思,话语涵义在于对该时期之某种社会现象或  相似文献   

2.
很多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意思逐渐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连感情色彩都完全改变,下面就试举几例:大放厥词或作“大放厥辞”,原出自唐朝韩愈的《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瑶,大放厥辞,富贵无能,磨灭谁纪?”意思是指铺张辞藻,施展文采。而现在却指夸夸其谈,大发议  相似文献   

3.
第九册《基础训练1》的“字·词·句”部分安排了四个练习。第一题是读拼音猜谜语 ,主要是复习拼音 ,提高认读音节能力。第二题是辨字组词 ,主要是积累生字。第三题是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第四题是把句子换个说法 ,这两题都是新知识 ,是本次训练的重点。教学时 ,要抓住重点 ,进行扎实的训练。第三题 ,首先明确训练要求 ,设疑激趣。教师可在学生读题目要求后问 :“什么是‘感情色彩’呢”?同学们认真读句子 ,好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中带点词的感情有什么不同。接着引导讨论第一组中“果断”和“武断”的感情色彩。先联系句子理解两个词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某干部下乡视察,一知识青年见而好奇:“这个人真肥!”干部还敬:“你会说就说我富态,不会说就说我胖,怎么能说肥呢?”这是我教《词的不同色彩》一文时开头讲的一则故事。学生听完,不禁发笑。“富态、胖、肥”都有人体内含脂肪多、体态大的意思,是一组同义词,可是为什么用“肥“来形容一个大腹便便的人,他会不高兴呢?由此我引导学生了解同义词之间具有感情色彩的差异。随之转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讨论。人是有感情的,人们对事物都有一定的看法、认识,或赞扬、喜爱、同情,  相似文献   

5.
周日安 《学语文》2003,(6):47-47
Cool的音译词“酷”,风行于汉语的热潮尚未衰减 ,high又随即而来 ,音译为“嗨” ,在网上流行开来。“嗨”本是意义单一、用法简单的低频词 ,有h仭i、h叆i两音 ,多构成独词句 ,表示惋惜、责怪、感慨或惊异、欢乐等感情色彩 ,也作招呼语。时下的“嗨”有两种意思 :一是保持着传统用法 ,但受英语招呼语Hi的影响 ,可以表达多种感情色彩 ,语音上取消了h仭i与h叆i的对立 ,一般读h劋i;二是high的音译 ,以“(麻醉品引起的)感情高涨亢奋”为核心义 ,经引申后 ,意义复杂 ,用法多样。如《扬子晚报》2001年3月4日的消息 :“宝贝宝贝我爱你 ,就像…  相似文献   

6.
标点符号有没有感情色彩?听我先讲一个故事: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写完《悲惨世界》后,把原稿寄给了一个出版商,过了些日子,他写信去问。整个信只有一个“?”。出版商很快就回了信,也很妙,只有一个“!”。但双方的意思都很明白,都富有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7.
1.《家乡菜》“家乡菜”可以写成说明文,或将某一道家乡菜琐琐碎碎的烹饪过程写得明明白白、细致流畅;或总而言之,将家乡菜某一方面的特别之处、讲究之法娓娓道来。要注意的是,“家乡菜”这类题材的说明文,也可以带些感情的色彩,用些散文的笔法,在“说明”中寄寓自己的情怀。  相似文献   

8.
高中课文《内蒙访古》有一道关于“屯积”的练习题。《现代汉语字典》里却没有“屯积”一词,而有“屯集”和“屯聚”,“屯集”意为“屯聚”,“屯聚”的意思是“聚集(人马等)”,例如:屯聚大量兵力。而“囤积”感情色彩带有贬义,是指投机商人为了等待时机高价出售而把货物储存起来。例如:囤积居奇。  相似文献   

9.
“怂恿”是个带什么感情色彩的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初一册)说:“……‘怂恿’意在挑动人做不好的事,是个贬义词。”《漫话“怂恿”》(《语文学习》84年第一期,认为这个说法是“十分正确的”。对此,我想谈点不同的看法。讨论一个词的感情色彩,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大家是否都这么用,是否约定俗成;二是公认的字典、词典的解释是否一致,这样,讨论起来才有客观标准,才能避免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怂恿”作贬义词用,是否已达到了约定俗成、世人公认的地步呢?近远没有。下面的例子,能够清楚的说明这个问题。 1、这曹氏有意作合姐姐家请侯先生坐馆,早提起他舅年前的话。董氏早粘了王氏,极其亲热依恋。  相似文献   

10.
逆转之妙     
所谓“逆转”,就是利用一定的语言环境,使语句原来的意思、色彩(指感情色彩)、情调或风格等朝着相反或相对方面转化的一种修辞方式。下面我们结合野史轶闻,举例说明,以见“逆转”之妙。  相似文献   

11.
一、“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大体有三点要求:其一,要读通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其二,要着重理解带点的词语的意思;其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而领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几句话的意思,注意带点的词语。”这个问题有两个要求,一是把句子放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把句子读懂,了解其含义;二是着重领  相似文献   

12.
先看例句:“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有的文章认为句中的“狡猾”运用了反语修辞格。我们知道,反语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里赋予词语或句子以临时的与本来相反的意义。而与“狡猾”一词相反的意义当是“忠厚”、“忠实”,但以此解释句中的“狡猾”一词又不准确,不能表现儿童天真无邪的心灵。显然,从词义的角度分析“狡猾”所运用的辞格不够妥当,应从词语感情色彩的角度来分析。“狡猾”本是贬义词,指“诡计多端,不可信任”,这里用来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童心,是指“调皮、机灵”的意思,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已不是贬义了。这种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叫做易色。易色可分为两种。  相似文献   

13.
盼盼:你知道李白写过一首诗,名叫《赠汪伦》吗?园园:知道。不就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吗?盼盼:背得不错,考你一个简单的问题,这里的“深”是什么意思?园园:太简单了,“深”的意思是“由上而下或由外到内的距离大。”我想起来了,这首诗是说李白和汪伦两人的感情深,对吗?感情深的“深”可不是这个意思了。盼盼:对!刚才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深”用的是本义,而感情深的“深”用的可是引申义,是说“深厚、密切”。在杜甫的《羌村三首》中的诗句“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中的“深”也是这个…  相似文献   

14.
反语与易色     
“反语”有正好相反的辞面和辞里两层理性意义(同概念有关的意义)和两层感情色彩(附加意义);作“反语”用的词语,可以用它的反义词语来理解或替换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易色”有正好相反的辞面和辞里两层感情色彩,但只有一种理性意义;作“易色”用的词语,不能用它的反义词语来理解或替换,如果用它的反义词语来理解和替换,句子的基本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完全相反,或者不合情理。“反语”一般同时又是“易色”,而“易色”却未必同时是“反语”。  相似文献   

15.
陈林森 《学语文》2014,(1):65-66
“事无巨细”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成语,《汉语成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事情无论大小。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事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成决于亮。”这个成语不包含修辞用法,只须照字面理解,但它包含了一个潜台词:(事情无论大小)都要过问、操劳或负责。事实上,“事无巨细”是一个不自足词语,它不能独立叙述一个完整事件,不能明确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必须在其后加上适当的词句,才能表达完整意思和褒贬态度。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口头上或书面上,常常把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一齐说话或行动形容为“一窝蜂”。从其感情色彩上说,“一窝蜂”属于贬义词;而从修辞学角度讲,“一窝蜂”是一种比喻手法。研究一下它的来历,似乎不无意思。  相似文献   

17.
《韦氏大学辞典》关于英语修辞格的定义是这样的:“A form of exprssion,suchas an allegory,metaphor,or simile,other than plain and normal,producinga stylistic effect”,意思是,英语修辞格是产生文体效果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例如,寓言、暗喻、明喻,以及不同于一般平铺直叙的话语。根据《科利尔百科全书》“A figure of speech is a word or phrase used to produce a special stylisticeffect”意思是产生特殊文体效果的词与词组即为英语修辞格。以上两个定义虽不尽相同, 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即:产生文体效果的语言。那么,运用英语修辞格的目的是什么呢? 请看“A figure of speech can be employed purely for stylistic brilliance,but its major purpose is to express greater intensity of feeling or clarity ofthought,”“英语修辞格完全用于增加文体色彩,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刻地表达思想感情。”因此,英美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作家、政治家都在他们的作品和演讲里广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除了它的基本义之外还附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它们往往比一般不带感情色彩的词语更富有表现力。作为词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的其他要素一样,词的感情色彩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众多词彩的变化中,“小姐”一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无疑是最具有喜剧色彩的了。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四课《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其中“吼叫”一词在老教材上原为“盘旋”。笔者认为,以“吼叫”换“盘旋”改得好! 首先,从词性上看。盘旋的意思是环绕着走或飞。它是个中性词,感情色彩较淡,而“吼叫”通常作贬义词,用在句中,表示对敌人暴行的憎恨和蔑视。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理解语言还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语感都是极其重要的。凭着语感,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辨别词义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从语句或语段的开头立即预测出整个话语的意思;同样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准确而得体地表达思想感情。两个语文知识大体相同的人,由于语感的差异,语文水平(理解和表达)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培养语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