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学生在完成《黄继光》一文课后的“读读写写”习题时,把“持续”一词漏写了。于是,我把这位学生叫到面前问:“这儿还有什么词语没有写,是不是叫我帮你写啊!”他有点儿慌了,忙回答说:“老师,我去补写。”几分钟后,他把作业交来了,我一看,他把“持续”写成了“特读”。这时,我没有发火,却和蔼地说:“请你看一看,这里的字有没有写错?"第三次交来的作业,他虽把"特读"的第一个字改正了,但第二个字仍然是个"读"字。我压住火气,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再认真地查查看,这两个字到底该怎样写。"第四次交来的作业才是全对的,于…  相似文献   

2.
顾志杰,看到他的作业本,我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且不说那个字是否写在格子上,且不说那些字是否写得正确,我只知道作业本是一片模糊,在一堆字中要努力找出我能认识的字那是一种挑战。开学第一个礼拜,我总是要找他。因为我总是无法把那面目全非的作业本和那个脸蛋圆圆,总是腼腆地笑着的小男生联系在一起。每次我总是对着他喊:"顾志杰呢?"他就抓抓头,然后憨憨地对我笑着。他是第二批乘校车的,到乘车的时候,他的作业总是交不齐,所以每次我总是只能很无奈得对他说:"回家做吧!回家可一定要完成了。"  相似文献   

3.
心正则笔正     
<正>唐朝有位著名书法家叫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了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  相似文献   

4.
课堂上,学生正在做练习,一个学生问同桌:“你记不记得‘攀登’的‘攀’字怎么写?”“当然记得啦。”同桌兴奋地回答,“这个字是上个学期学的,那次写生字和单元考试,‘攀’字我都写错了,老师还罚我把那个字再多写5行呢!他还再次告诉我怎么去记这个字,‘大手举起两根木和两个X’,你看,容易记吧。”  相似文献   

5.
长这么大,我只知道"孝顺"这两个字怎么写,对"孝顺"的理解却很肤浅。我也只知道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对他们关怀备至,有求必应。而我们作为子女的,真正孝顺的却不多。有一天,我被一位平凡而朴实的人深深感动了,而且深深地把他装进了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6.
“五一”长假期间,妈妈带我去绍兴游玩。令我最难忘的是一位叔叔。在鲁迅故居,我看到一位叔叔。他长得很文气,但没有手,两只袖子空荡荡的,可是旁边的扇子上却有他写的字。我想:他没有手怎么能写字呢?原来他是用嘴写字的。只见他熟练地用嘴衔起一支毛笔,在一面没有写过字的扇子上写了秀丽流畅的字,又用脚趾夹住放在桌上的印章,往扇子上一按,这样一把扇子就题写好了。这简直是个奇迹。叔叔吃了多少苦,才学会用嘴写出这么好的字啊!他的字在全国多次获奖,还被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的书法爱好者收藏。我没有买一把扇子,可我带来了一个道理:我们…  相似文献   

7.
于永正 《课外阅读》2014,(12):12-13
学生升入六年级了,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了,我决定让他们写一写自己。上课了,我把一个"我"字写在黑板上,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题。最熟悉的人当然莫过于自己了"。学生的表情漠然,几乎没有反应。于是,我又在"我"字的后面加了"这个人"三个字,问:"这个题目怎么样?"问完,我用几种不同的语气读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8.
王宝琪 《数学小灵通》2016,(4):18-19,16
杰克早晨起来晚了,结果上学迟到,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他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迟到了。同桌巴迪对他说:"你应该把它写下来,以免忘记。"杰克点头表示同意,就在格子本上撕下一张纸,在中间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今后不再迟到"六个字。巴迪说:"一张纸只写了六个字,还写在中间,多浪费呀!再说,这么大一张贴哪儿呢?我帮你把它切割下来吧!"说着他拿出  相似文献   

9.
高考的前一天,有位老师把学生发给她的短信给我看.短信并不短,除了几句美好的感激的话,还有几句是关于作文的:"我这两天翻看以前的随笔,觉得这三年写作上的进步很大.一是能认真地写了,二是留下了一些值得记忆的生活."这位老师感慨地告诉我:"在高考之前,学生对写作教学有这样的认识,我感到满足."我同意她的观点.写作教学的任务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对付"或"应付"高考,而是为了能获得写作能力与趣味.我的一些学生高中三年的随笔都写在一个厚本子上(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习惯),个别同学甚至把随笔写在初中没用完的本子上.他们也有过类似的体会.记得有一届高一结束时,有位同学告诉我:"我比以前能写了."问他:"你说的'能写'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说,他一直认为自己算不上班里的"写手",老师也从来没有表扬过他;有一天,他翻看初中时的随笔,发现当时每周随笔只能写三五百字,就无话可说了;而在高一一年中,他每次能写一千多字,往往还意犹未尽,因而他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了,"能写"了.  相似文献   

10.
记得幼年时伯父教我学写字,第一个字便是“人”字。我手上拿一根柴棒,不会写,在地上乱戳。伯父说:"这样写,这样写……"人"字学会了,又学别的字。伯父总是这样和蔼地教我识字。 伯父是一个不会恼怒、矮墩墩的老人。那时候村上没有学校,伯父会读《三字经》、《论语》,是三里以内惟一的识字人。年关有人央他写对联,小孩子得了病也有人找他问个单方……他从不出外做生意,老是在家种地。我每天到他屋里去耍,夏天他让我吃瓜果,冬天他给我笼火烤……晚上我跟他睡,他给我讲许多读书人中状元的故事。时间长了,门前我那一帮子赤身子伙…  相似文献   

11.
鲁鲁写作文,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字数上,老师规定必须写300字以上,他就写一段数一下,"90个字了!"数完大声地报告给我,很骄傲的样子. 我并不去看那些字是不是都写得合适,听他一报完就惊叹一声:"才刚开头就写了90个字,怎么这么轻松啊!"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课上,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忽然抬起头,用胆怯的眼我看着我,欲言又止,但手中的笔始终不能落到纸上。过了一会儿,他又这样看着我。我看他那样子,知道碰到挡路的字了。于是我便和颜悦色地问:“×××,你什么字写不出?”见我叫他,他红着脸忸怩地站起来说:“‘可以’两个字怎么写?”顿时我的火气全上来了,真想大声呵斥他:“五年级学生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但我看到他那乞求而又可怜的目光,我强忍住了火气,把“可以”两个字写在黑板上。有的同学听到他问这两个字,发出了嘿嘿的笑声。我向这几个笑的学生扫了一眼说:…  相似文献   

13.
正学生升入六年级了,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了,我决定让他们写一写自己。上课了,我把一个"我"字写在黑板上,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题。最熟悉的人当然莫过于自己了"。学生的表情漠然,几乎没有反应。于是,我又在"我"字的后面加了"这个人"三个字,问:"这个题目怎么样?"问完,我用几种不同的语气读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4.
我伏在桌子上写《父亲》。父亲就坐在我的对面,抽着烟,烟火忽明忽暗,我无法看清他的神态。他问我:“你老看着我干啥?”“没什么,因为我在写东西。”“写东西?写东西你看我干什么?难道与我有关?”“的确有关,因为我在写你。”“嘿嘿,写我?写一个老农?”他把“老农”两个字说得特别重。“老农又怎样,同样是我的父亲!”我脱口而出。猛地,我的心颤了下,我记起“老农”那两个字是我小时候叫出来的! 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爸,你还记得那事?”还没说完,我的眼  相似文献   

15.
正一、五花八门的汉字书写下午两点整,我走进教室,这是孩子们的"午写"时间,我在教室里来回踱步,静静观察着孩子们写字。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只要是带"口"字偏旁的字,大部分孩子写得都跟画圈似的,还有几位同学把字"反着写"。我们都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写,他正好相反,竟然也能成字。更有几位的书写毫无顺序,让我感觉现在孩子的写字怎么跟画画一般。在现代汉语通用字中,除极个别的只有一笔的字(如"一"、"乙",我们称为"单笔字")外,绝大多数都是两笔或两笔以上的字(我们称为"多笔字")。当我们在书写这些"多笔字"时,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什么?是爱的延续,是一场接力比赛,并且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的内心比.为什么说这番话?我们的课本可以分为有形的,如地理课本、物理课本、语文课本,等等,但是你们是否会翻阅"无形的课本"呢?它上面会写着爱、传承、责任.我今天来这里跟大家进行沟通,为的就是这个目的. 一、走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 事实上,教育的核心就两个字:一个是"仁",一个是"爱".只要是没有教会这两个字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教育,只要教会了这两个字——哪怕它是私塾,也是最好的教育.我觉得"仁",应该提到前面来,接下来才会涉及知识、素养等.为什么从南开走出的总理会有相似的地方?他跟这个学校是什么关系?我认为,这就是传承.传承是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我说,"仁"和"爱"应该写在课本里,写在每天的生活中,因为我看到南开百年历程中把"仁"和"爱"当作了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老师,有人来捣乱。"星期一,我刚一进教室,班长便冲到我面前,指着黑板上的字对我说。只见黑板上写着:"王老师,我想您!"我仔细端详着这几个极富个性的字,这字体好熟悉。对!这是上届学生张明的字!字旁还有点点血迹,我推测是他在翻墙头、爬窗户时不小心擦伤了手。提起张明,他是一个令几任班主任都头疼的  相似文献   

18.
"什么叫‘岁月不饶人的’啊?"我说:"就是岁月不放过任何一个人。"她越发懵了:"啊?难道是说,岁月要把人们都抓起来吗?"我笑出了声,惹得全班同学起头看。我慌忙捂住嘴,在纸上给她写了五个字:"时光催人老。"  相似文献   

19.
正接班不到一个月,有一天一大早,于文斌的妈妈就气鼓鼓地打电话过来:"张老师,你班有个孩子在我家孩子的衣服上写骂人的话,太气人了……"我虽极力安慰,但都无法平息她的怨气。可见,她已气愤到极点!来到学校,我赶紧把于文斌叫到办公室。这是一个胖胖的、老实憨厚的孩子。我详细询问了情况:原来,不知谁在他的衣服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猪"字,这个"猪"字还少了一笔,是用蓝色水笔写的。问明  相似文献   

20.
让字活起来     
常常有人对我说,他的字总写得那么呆,傻乎乎的,看看有没有办法“治”。我问他:“你写每个字时,有没有把笔画连贯起来的想法?”他说只是努力去写好,还没这想法。“没这想法”,就难以把字从“傻乎乎”的境地中解脱出来,不过,即使有这种把字写“活”的想法,也得有具体的做法才能付之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