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视听界》1992,(6)
据1992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目前内地电视台总数已超出600座,居民拥有电视机亦逾2亿6千万台,每晚电视观众最多时达8亿人,中国已成为电视大国。据称,内地电视台的建  相似文献   

2.
非洲大陆民族主义革命的浪潮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二十多年来,在独立的非洲,电视业从无到有,广播业也日益壮大发展。然而,比较而言,非洲广播电视业无论从设备和规模上讲仍旧是落后的。广播的收听、收视率很低:每千名居民拥有收音机100台,电视机仅10台。从接收机的世界分布看,整个非洲大陆拥有的收音机总数仅占全世界的4%,而电视机的数量则占2.3%。本文仅对非洲南撒哈拉地区18个法语国家和4个印度洋岛国的广播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已有无线电视台766座,有线电视台105座(不包括未注册者),电视的国土覆盖率是83.4%,全国共拥有电视机2.7亿台。这是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刘习良在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研讨会上透露的最新数字。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06,(23):67-68
明年初,西非国家几内亚将在公共电视台播放日本的电视节目,成为第17个同日本电视合作的非洲国家。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电视业正在迅速发展,除台湾省和港澳地区外,全国已有电视台51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79.5%,电视机社会拥有量达1.78亿台,平均每百人15.6台,全国电视观众逾6亿。有线电视台、站的发展也很快,据不完全统计已逾700家。电视机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且成为绝大多数受众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由此而形成的电视文化,已成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明显地影响着受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电视在我国居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6.
简讯     
△现在世界上出版8000种日报,发行量为4亿多份。有100多个通讯社,数下个广播台和电视台。人们使用10亿架收音机和4亿架电视机。138个国家有电视,在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3个小国家没有自己的广播站。卫星联系包括100多个国家,80多个国家举办对  相似文献   

7.
欧洲是电视的发祥地。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北郊6英里处的亚历山大宫举行了隆重的电视开播仪式,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正式播出节目的电视台。随着岁月流逝,目前欧洲已成为电视最发达的地区之一,98%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每人每天平均收看电视达200分钟。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上有近4亿台电视机,小屏幕已成为传播文化、新闻和娱乐的杰出的工具。但是,在占世界人口10%的非洲,只有1%的电视发射机和接收机,欧洲却有52%的发射机和43%的接收机。在国民生产总值低的国家(人均低于400美元),平均每千人只有5.4台电视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等水平的国家,包括石油生产国,平均每千人有22.5台。而在发达国家,平均每3个人就有一台。在45个国民生产  相似文献   

9.
《传媒》2016,(17):98-98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是中国西部和全国省会城市广播电视中的强势主流媒体之一。目前拥有5个广播频率、6个模拟电视频道、2个数字付费频道和1个数字移动电视。自办栏目130多个,日制作播出量达100多个小时,信号覆盖成都以及周边地区3万多平方公里,覆盖3000多万人口。近年来,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坚持"面向新技术、面向百姓生活、面向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以建设"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视创办之初,恐怕谁也没能预见到4O年后的今天,中国电视事业竟是如此的繁荣、如此的火爆.40年的光景,中国电视就从传媒中的小弟弟的角色,跃居榜首,成为中国第一大传媒。如今,就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也不会再把电视台误认为是电话局(这在电视创办之初是常有的事).拥有3亿多台电视机的中国再不会有人把电视机视为"红宝石"(中国最早的一批电视机的牌子,当时北京仅有几十台)那样珍贵的物件了.电视已经融人了中国百姓的生活,看电视已被中国百姓视为同柴米油盐同等重要的事情了.也许电视台的年轻人,从一人台看到的就…  相似文献   

11.
林莉 《新闻窗》2011,(5):71-71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100多家报纸,7000多种期刊,4000多家电视台;拥有4亿台使用中的电视机,电视观众达13亿,其中通过电视了解新闻信息的更达到91%以上。可见,新闻宣传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新闻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社会舆论和群众情绪的最重要的媒介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5,(17):59-65
纳米比亚先后被德国、南非殖民统治。独立后的纳米比亚,执政的人组党采取与南非非国大党相似的新闻政策,即自由主义的、民族和解的、非仇恨的新闻政策,因而纳米比亚的新闻传播业步入了快速、良性发展的轨道。纳米比亚是非洲经济上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但其新闻传播业却比较发达,它是非洲国家中人均拥有报纸最多的国家,达到每千人100多份,超过南非一倍多;它也是非洲新闻自由度最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从不知电视为何物,到成为拥有3.17亿台电视机、3000多家电视台、近 11亿经常观众的电视大国,我国仅仅用了40余年的时间.如今,电视已成为普通中国家庭必备的物品,电视文化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据统计,如今公众获知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新闻,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新闻类节目则以直观和及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其它媒体和文化样式受到冲击.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电视大国,在技术上,中国已成为继美国等地区之后第4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系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拥有电视机人数最多、电视台最多的电视大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较高,2001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统计为93.41%,电视台数量也超过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国内电视媒体林立,市场竞争处在一种“战国群雄纷争”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央视“如虎”,省级(含直辖市)众多上星电视台“如狼”,在群狼包围一虎的对峙中,其他市县级电视台(所谓的“小台”)的生存发展空间极其有限,甚至受到地缘、投资、设备、体制、  相似文献   

15.
闫成胜 《传媒》2015,(10):42-44
中国电视媒体对非洲地区的传播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97年5月28日-6月3日,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李丹访问南非米拉德媒体集团(简称MIH),双方签署了通过其直播卫星电视平台(DSTV)转播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的合作协议.6月30日,MIH向南非及非洲、欧洲等广大地区转播了香港回归中国的实况,引起了非洲观众的强烈反响,就此拉开中国电视媒体直接对非洲传播的序幕.中央电视台在对非洲传播方面,努力拓宽播出渠道,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各项举措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以下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对中国电视媒体对非洲传播的特点、成效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陈华春 《视听纵横》2008,(2):104-105
应埃及和南非国家电视台的邀请,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顾顺坤同志为团长的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埃及、南非广播电视考察团一行五人,于2007年9月15日至9月25日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李景芳参赞等有关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考察了埃及和南非两个国家的广播电视台,受到了两国广播电视台的热烈欢迎。考察期间,代表团还访问了开罗、约翰内斯堡、开普敦等城市,参观了埃及历史博物馆以及著名的金字塔,与这两个国家的广播电视界同仁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加深了对这两个国家的了  相似文献   

17.
电视的未来去向涉及电视机、电视台和电视人 电视机必将实现智能化,通过置入“盒子”,使其“智商”达到电脑水平 未来电视台既是播出平台又是内容工厂,可以为电视台和新媒体打造视频节目.电视人基于电视机和电视台的变化,将实现人员分流和业务分化,而视频制造依然是其主要工作.电视机、电视台、电视人的未来将以视频内容为核心,分媒体、分平台实现其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说到星级酒店我们不会觉得陌生,但你知道世界上顶级豪华的五星级列车是什么样子吗?在非洲最富有的国家南非,就奔驰着一辆奢华之极的贵族火车——非洲之傲。随着中非经济贸易的更深层交流,大量中国旅客涌入南非。为此,非洲之傲运营公司专门招聘了一位中国女孩田甜,为中国游客做翻译和向导。田甜来自河南郑州,2008年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毕业后,正赶上非洲之傲列车运营公司,正在面向当地的华人群体招聘中国籍的服务丽人,经过激烈的考试,田甜如愿成为非洲之傲列车一名服务人员。  相似文献   

19.
吕欣 《传媒》2015,(4):24-26
虽然电视台每天依然还会把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定时定点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中,但那个曾经是全家人围聚观赏的媒介终端却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不断受到冷落.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调研结果显示,电视行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已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高清电视已经成为世界广播电视发展的趋势,在发达国家正成为主流。美国已有90%的电视台开始制作高清节目,其中黄金时段高清节目的播出占到85%;日本电视台演播室设备高清化已达100%。到2013年,全世界拥有高清电视机的家庭总数将达到3.3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