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陈叶亮 《世界文化》2022,(10):60-62
<正>2020年初开始流行的新冠肺炎在全世界很多国家肆虐,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人类历史上暴发过多次瘟疫,其中影响非常深远的一次是14世纪左右在欧洲暴发的黑死病。黑死病让中世纪的欧洲人闻风丧胆,正是因为它,欧洲流失了大量人口;但也正是因为它,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萌芽,资本主义逐渐发展,欧洲开始渐渐走出黑暗的中世纪,迈进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2.
高永 《世界文化》2007,(10):10-11
“中世纪”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比昂多在(《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一书中提出,此后,便被西方学术界沿用。与中世纪相对应的另一术语就是“文艺复兴”,这个词的最早提出者是乔治奥·瓦萨里,“复兴”即意味着文艺在中世纪已经死亡,有侍于复活。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中世纪的看法。可以说,从那时起,人们就把中世纪看作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但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3.
西方中世纪一向被视作是黑暗、蒙昧与落后的同义词,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整个欧洲社会呈现出一派蛮荒景象,城市里到处烧杀抢掠,乡村充斥着谩骂与哭泣,社会经济严重倒退,古希腊罗马高度的文明殒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基督教文化,文化生活几乎成了一片废墟。英国历史学家约翰?西蒙兹在其《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曾经这样描述:"  相似文献   

4.
理解中世纪     
唐逸 《东方文化》2002,(3):29-34
关于中世纪,世人多有诸种误解。此种偏见可能始于艺复兴时期的人主义。人的价值重新发现,难免着眼于批判信仰时代诸多压抑人的自主性的所谓神权社会。如此形成的一种历史观,直至今日仍有相当影响。18世纪的吉朋(Edward Gibbon),19世纪的弗莱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皆为此种历史观的代表人物,其作以及同类作,塑造了一个时代的偏见,仿佛整个中世纪皆是“黑暗时代”,没有光明一面可言。假使果真如此,则近代的诸多社会体制及风习,大凡不出于古希腊、罗马,便不知其所从出。  相似文献   

5.
高铁军 《世界文化》2010,(10):50-51
<正>古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中世纪开始笼罩在欧洲文明的上空。政治上,欧洲诸侯分立,战争不断;经济上,欧洲停滞不前,靠天吃饭;文化上,欧洲保守禁锢,天主教主宰了精神上的一切。中世纪将欧洲文明从古希腊、  相似文献   

6.
欧美近代文化,以14世纪文艺复兴启其端,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其形成的标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作为与欧洲中世纪神学完全不相同的文化形态,参与了欧洲冲块封建意识形态的斗争。欧洲近代思想的先驱者们,曾经广泛而狂热地运用中国的文化材料,守护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的摇篮,并在尔后形成的西方近代文化中留下了不灭的光辉。欧洲人大约八16世纪开始,把寻求摆脱神学迷狂的眼光转向中国。当时,葡萄牙著名的学者乔安·巴罗劳斯(JoaodeBarros1496-1570)在其所著的《每十年史》的《第三十年史》中,第一次以文艺…  相似文献   

7.
正经历了数百年的混战和整合,欧洲中古社会在进入11世纪后渐趋稳定并逐步发展,终于在随后的世纪迎来了自己文化发展的辉煌:古典著作被大量翻译,大学蓬勃兴起,罗马法得以复兴,文学艺术与教堂建筑艺术发生了大变革??史称"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一时期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更是经济发达,社会富庶,文化繁荣。恩格斯曾说,南方法兰西"不仅辉煌地发展了中世纪生活的一个阶段,甚至使古希腊文明在中世纪末期回光返照"。在这一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一种新型的诗歌诞生了,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就是普罗旺斯抒情诗。  相似文献   

8.
蓬生 《世界文化》2010,(12):32-33
<正>欧洲中世纪距今可谓渺远,它充满了神秘诡奇的迷离的色彩,总是给我们无限辽阔的驰想空间。我们说起它,往往不由得心绪复杂,一方面历史学家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认定那是最黑暗的时代,战乱、瘟疫与神权专制纷繁地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它其实还是宗教文化、骑士文化、世俗文化并行的带有某种浪漫格调的奇特时代,更不必说欧洲文艺复兴崛起在  相似文献   

9.
雷颐 《东方文化》2001,(5):67-74
在伟大的“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许许多多化、思想的巨人,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巨人如群星璀璨,永耀人间。其中不少人不仅仅是在某一方面,而是在艺术、哲学、学、科学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因此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对欧洲文学的摧残张增坤基督教对欧洲文学的摧残破坏并非始自中世纪,而是从西罗马灭亡之前就已开始。不过,欧洲文学出现空前繁荣的时期,莫过于把揭露的矛头首先指向教会的文艺复兴时期;与基督教会关系最紧张也最受摧残的文学,也莫过于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1.
<正>时空建构对Bossa Nova起源的影响时间维度纵观拉美音乐的历史脉络,15世纪末哥伦布的到来以及之后的殖民影响将拉丁美洲的历史分为了两个阶段。殖民前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是以玛雅文明、印加文明以及阿兹克特文明为代表的印第安人所创造的,这也是拉美音乐文化的根基。殖民后的拉美音乐文化主要体现为殖民军队的军乐和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那时的西班牙殖民者将印第安人本土音乐视为禁忌。由于殖民统治的扩张,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读者知晓巴黎圣母院这座古建筑,大多是从《巴黎圣母院》一书开始的。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这部巨著,于1831年问世。此书乃是雨果作品中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描写善良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在中世纪封建专制下受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反映了专制社会的黑暗,突出了反封建与追求自由的主题。《巴黎圣母院》一书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  相似文献   

13.
李玉昆 《寻根》2006,(1):20-24
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宗教。在琐罗亚斯德教二元论的基础上,吸收了基督教,佛教,诺斯替教等思想材料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信仰。在中世纪1000多年中,摩尼教曾流行于伊朗,叙利亚,埃及,巴勒斯坦,北非,欧洲,小亚细亚,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不断深入,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艺活动蓬勃兴起,艺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农村艺演出相当活跃,仅澄江这个只育十四万人口的小县来说,农村艺队就达80余支。这一大批艺队,虽然说有的演出水平不高,但她们在当地农村很受群众欢迎,特别是中老年群众尤为喜爱,这些农村艺队的兴起,对于占领农村思想化阵地,丰富群众精神化生活,  相似文献   

15.
“博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博士学位称号则是12世纪在欧洲开始出现的。授予该学位的最早记载是在12世纪中叶,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首次授予一位罗马学者博士学位。博士这一学位在中世纪,有时是由教皇或国王作为一种荣誉授予的;有时是作为取得大学任教资格的一个凭证...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以前一直认为欧洲人自古以来就用刀叉吃饭,然而这是完全错误的。距今大约二百年前,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欧洲的黎民百姓没有使用过个人专用的刀叉,当然贵族们例外。此外,在中世纪的城市国家里的新兴资产阶级,虽也有些人使用刀叉,但是老百姓是绝对没有人用的。在苏联曾有这样一个传说:十月革命时,俄国的农民进入宫中,在那里发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珍宝。尤其当他们看到了餐刀和叉子时,惊讶地说:  相似文献   

17.
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人都很重要。好的艺作品是健康的精神食粮,能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素质,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努力。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重视艺和艺工作。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此情境下召开了延安艺座谈会,发表了指导中国新艺发展方向的不朽之作《在延安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我党历史上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系统地论述  相似文献   

18.
苏珊 《世界文化》2003,(5):38-40
穿越历史的风沙,面罩(面纱)在功能和内涵上一次又一次获得新生,从开始的掩面护肤到现代时尚的流行装饰,从体育运动中的金属罩到医学上的各种防护性面罩——借着面罩的牵引,我们不仅能领略古希腊新娘的娇羞风姿,一睹伊斯兰妇女别样的美丽,还能欣赏中世纪欧洲贵族  相似文献   

19.
蓬生 《世界文化》2008,(12):42-43
欧洲多古堡。我见过欧洲各种古堡不算少。在爱尔兰,我还曾经夜宿过中世纪的一个古城堡,不过,它已作为一个旅游饭店,城堡的原来风貌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20.
艺复兴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艺复兴在化艺术方面成就了一种高度,一种需要后人去仰视的高度。无论后世的化是怎样的流派纷呈,怎样以多元性和开放性而称,也无论后世涌现出了多少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品,有一点却是无法否认的,它们实际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