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强后勤财务管理顺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高校的后勤服务从高校中剥离并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高校后勤服务由自我服务为主改为由社会承担为主,在高校自主建立由政府主导、扶持的,以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后勤服务实体。高校后勤社会化首先是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即改革现行的“供给制、福利型、封闭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后勤服务与经营从后勤管理中分开.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实践中,高校后勤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了后勤产业。后勤产业的发展,为深化后勤改革创造了条件。当前,后勤产业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现就发展后勤产业问题谈谈粗浅认识。1.高校后勤产业产生发展的条件与氛围1.1 十多年的后勤改革奠定了建立和发展后勤产业的基础。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3.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国民经济体制改革,要求高校后勤工作主动与之相适应,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社会化方向,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广大高校后勤工作者现正致力于实现社会化的实践和总结。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后勤服务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是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过  相似文献   

4.
后勤公司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主要形成了后勤管理和服务的甲方和乙方,而后勤公司则是乙方,即按照企业模式独立经营、实行有偿服务的经济组织。高校后勤公司与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后勤公司的组建使学校后勤工作更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后勤公司人力资源是指在后勤公司类型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校后勤改革的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是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理论依据,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首先需理顺四个方面的关系:后勤企业化管理与高校事业型管理的关系;后勤的经济属性与教育属性的关系;后勤的福利服务与有偿服务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正确处理以上四个关系方面,临沂师专后勤改革在社会化的轨道上迈出了新步伐  相似文献   

6.
一、高校后勤服务与管理的现状 200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高校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向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转变,市场机制在后勤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后勤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后勤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部分高校的食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提高办学质量、维护学校稳定、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可否认,目前全国高校后勤服务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部分高校的运行机制与学校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欠账较大;管理队伍和业务骨干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引进和留住人才困难;实行企业化运行的后勤企业尚未很好地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勤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机制;部分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机制不活、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不能适应本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等等.由此可见,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已成为促进当今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应充分认识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重要意义,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使之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佛山大学后勤改革的基本思路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是一个新课题,首先要明确后勤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的走向,确定和选择后勤改革的步骤和途径。(一)我校后勤改革的指导思想,第一,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教育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各行各业办后勤的现象也开始改变,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成为各行各业后勤改革的必然趋势。高等院校向来以后勤服务自成一体、规模大、项目全为基本特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后勤如何实行社会化,已经成为重要课题。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高校后勤领域中政府职能、高校职能和市场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服务与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服务与经营陈思远《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化,校园内师生对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改革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工作是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现有的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的后勤体制越来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高校后勤必须改革,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以管理为职能、以服务为宗旨、争办一流后勤”的指导思想;必须以落实“生产讲成本、经营讲效益、管理讲科学、服务讲质量”为工作方针;必须以“创建总务精神、树立总务形象、形成总务机制”为近期目标;后勤必须以“创新、改革、管理、监  相似文献   

11.
1.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法制管理的体现。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高校后勤领域的实践。只要学校需要后勤做教学科研的保障,需要后勤为师生服务,学校就是甲  相似文献   

12.
建立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发挥学校后勤“服务、管理、育人、经营”的功能,我校在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优质服务、优化队伍和优美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1.改革管理体制,形成“小机关、多实体”模式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要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社会承担为主的多元化、全方位支撑的市场化、社会化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依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学校承担和提供后勤服务;二是将校内后勤机构逐步转化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高校后勤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坚持创新精神是高校后勤工作实践的要求。一、高校后勤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承担为主、高校选择的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高校后勤社会化有两个显著特征:1.市场特征。高校后勤社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4.
在八十年代,高校后勤改革主要沿袭了原有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摆脱单一的行政型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后勤内部运行机制亦受其牵制而无法搞活。在九十年代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今天,要求后勤的决策者们彻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后勤的服务管理彻底地转轨变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现必须从二方面着手,一方面在后勤内部建立各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对部分服务工作实行有偿服务,使之逐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服从干后勤社会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将一些能由社会服务机构承担的后勤服务项目交由社会来承  相似文献   

16.
一、坚持服务宗旨加强后勤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引起上层建筑和经济领域一系列的改革。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为高校后勤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高校后勤要打破传统的“福利型”、“公益型”、“事业型”服务模式,逐步实行“小机关、多实  相似文献   

17.
一、高校后勤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自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高校后勤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校综合改革,做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去年三月编辑部曾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了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研讨会。会上集中讨论和基本上明确了四个问题:①社会化问题——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途径、步骤、办法;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必然性、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实体能否健康运行,不是简单地关系到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与生存,而是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与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相联系. 一、深化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义 我国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将高校的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市场规律的方式配置高校的后勤资源,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来完成;是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主要后勤职能,高校将后勤服务这一块内容还给社会;必须是满足高校的办学需要,不能脱离高校后勤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这一宗旨,要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充分的优质的保障条件. 二、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的典型模式分析 (一)发达国家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分析 英国高校后勤管理实行以服务、咨询和学生自助为主的后勤管理体制,包括住、食、医疗、咨询等几个方面.英国高校的学生后勤工作由各校自行管理,学校不解决全部学生的住宿问题,学生的伙食采取分散化管理,学校也不包揽全部学生的膳食服务.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在高校后勤系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在高校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使后勤从事业福利型向产业经营型转化,恰当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有关理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实体面向校内和校外两个市场提供社会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在社会化改革浪潮中,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改革发展需要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如今的校园市场已不同往昔。师生作为后勤服务的对象,对后勤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推行细节服务,实行精细管理,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需要,提升后勤服务与管理水平,已越来越得到高校后勤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本文在探讨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义、管理目标、实施步骤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