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自主选拔录取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举措。文章从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历程和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自主选拔录取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并以武汉理工大学自主选拔录取实践为例,提出了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招生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从高校招生录取新政视角出发,分析了国家对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以上海、浙江和中南大学为例,讨论了高校新的招生政策,包括自主招生录取、综合评价录取和大类招生录取等。由此分析了中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应当注重个性发展、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06年11所高校具有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它们分别是江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截至目前,全国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已有53所。在新增加的11所高校中,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江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的自主招生方案已于近日出台。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是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自主选拔录取改革,…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性质 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22所高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这就是目前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起始。实行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目的,就是要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同时作为高考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弥补”统一高考“统得过多”“过于单一”的“诟病”。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进,至2010年已有80所高校具有了自主选拔录取资格。  相似文献   

5.
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是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大力选拔各类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剖析了当前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实践难点,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只有针对自主选拔录取实践中的难题,深入进行价值层面的政策分析,稳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校招生》2004,(3):21-22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教育部于2003年全国22所高校进行了高校招生自主选择录取的改革试点。今年,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增加到28所,并且这些高校相继确定了2004年自主靠拢录取方案,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将从本期起分两期介绍2004年高校自主招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自主招生是高校多样化选拔录取方式的一种,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试点,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的自主招生的现实评价,分析高校在自主招生中的空间与自律,就高校自主招生今后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自己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高考之外的高校招生形式,自主招生向我们迎面走来,并且随着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逐步深入,这种招生方式越来越贴近更多的高中学子。2009年,有资格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达到了68所,通过自主招生而被高校录取的学生比例也越  相似文献   

9.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举措.文章从剖析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义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自主招生考试的特征和未来走向,并提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建议.本文为研究和建设公正、均衡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不同投档管理办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录取目前主要实行的是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两种投档管理办法,本文从现行高校招生录取管理体制的整体出发对两种办法进行了比较,指出投档比例和计划执行管理才是现行录取管理体制的两个关键问题,并成为投档办法改革的体制性障碍。本文对北京市近3年来本科录取实行小平行投档办法及2010年专科录取实行彻底大平行投档办法给出了政策解读。对于今后高校招生录取管理体制的改革,笔者明确提出,首先应使大部分高校都可以按规定自主选择不同招生形式,然后在不同的招生形式中,将学校的自主招生权与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做对应式挂钩。在学校独立的各种自主招生形式中,学校自主考核录取学生;在统一招生形式中,学生按分排队,高分优先,学生自主录取学校。  相似文献   

11.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97-F0002,F0003
1什么是白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国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新模式。高校实行自主招生,须经教育部同意、山西省教育厅批准,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后,方可自主确定考试选拔模式、自主实施招生录取。自主招生的录取数据报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审核批准后,上传教育部进行学籍注册。  相似文献   

12.
"偏才","自主招生"院校向你招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是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高校选拔人才,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的重要工程。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建立以全国统考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考招生模式。自主招生这种新机制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清华、北大等名校选拔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招生》2003,(4):13-18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培育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决定2003年在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有望在今年获得自主招生高校的“特招”。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该省范围内首次尝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参与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为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到了2002年,该省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扩大到了6所。在这6所高校中,另外3所高校分别为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2003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确定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达到了22所。这22所高校中,除了上述的6所高校外,其中包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6所高校(详见本期的权威发布)。那么,这些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如何进行招生?如何进行考评?在录取过程中有些什么具体规定?等等,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的。为此,我们特别刊出了这些高校今年实行自主选拔录取在招生对象、招生程序、考核内容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供广大考生参考。需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的是,鉴于今年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各高校在个别录取政策方面可能还有调整,因此,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在报考时应参见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各高校发布的2003年招生章程。我们在文后也将一并刊登出这些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的通联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自主招生顾名思义,就是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对人才的要求来设计、选拔和录取考生。2003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共确定了全国22所重点普通高校作为自主招生改革的试点学校,意味着自主招生作为高招政策正式推行,截至2013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本科高校已达95所,高校层次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校"拓展到现在近百所高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我个人认为,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不仅仅是考试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大学需要的是什  相似文献   

17.
《辽宁招生考试》2006,(2):10-10
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是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切实选拔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对中学教育发挥积极导向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教育部确定53所高等学校2006年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原则上占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考生人数较多且生源质量好的高校可以有所扩大,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将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作为“预留计划”的一部分单独公布,并报教育部备案。  相似文献   

18.
一、自主招生概况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高校扩大自主权利的一个体现,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上海地区除外,上海地区考生通过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后,高考成绩可仅作参考),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若干加分的优惠。因此,许多高中,  相似文献   

19.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是在统一考试招生的体制内实施自主考核评价录取的招生改革,对于国家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自主招生制度施行十余年来,随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数量的逐步增加,社会各界对其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成效和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面对社会各界对于高校自主招生的疑虑,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自主招生担负着“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了实现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试点高校需要在考核评价机制上有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20.
招考资讯     
自主招生的程序是怎样的经教育部批准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于3月1日前制定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含自主选拔录取对象、条件、考核办法、程序以及录取标准等),并将方案纳入本校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