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贤亮的小说为人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及意义提供了多样性和可能性;张贤亮的小说评论也为文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阐释空间。张贤亮小说评论浩繁的成因主要表现为:评论者醉心于探究作家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之间存在异质同构的关系;现代传媒有力地推动着张贤亮小说评论的发展;读者的热情参与和理性反思是重要因素。张贤亮小说评论所蕴含的文学意味既是功利的,又是审美的、艺术的;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并由此延伸出文学评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当代商业店名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店名既是一种具有识别作用的语言符号,又是一面折射当代化的镜子。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当代商业店名在选词上新旧并存、拓窄为宽、同中求异,别具特色;而当代店名中动态化和静态化的相生共存,也正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化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一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新课程改革理念研究的凸现,既是对新课程改革实践理性的呼唤和回归,又是对新课程改革科学理性的反思、建构与价值整合。新课程改革应确立的基本理念有:课程目标的完整性;课程结构的整合性;课程教学的科学性;课程管理的民主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4.
论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既是人们思维的工具,又是信息传递的媒介。语言的运用既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准的尺度,更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语言运用的技巧。要讲求教学语言的音乐性,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给学生以乐感;教学语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表述有务理、有层次;要讲求教学语言的审美性,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加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5.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其所以如此,是由实践本身的辩证性质决定的。实践既具有绝对性的一面,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它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实践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不仅仅是一个与真理标准有关的问题,它涉及认识论中的许多问题。研究实践本身的绝对性和  相似文献   

6.
《狼图腾》既是一部具有当代荚学意味的小说,又是一部涉及到环保问题的小说。小说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示和重塑了狼的形象,并以狼串史;小说既蓄蕴着较为丰富的草原文化内涵,又有着对深厚历史感的形象表达,它以野性咬破历史的表层,从全新的角度,继续着一个古老而深刻的话题——对国民劣根性的现代性开掘,指出中国病的病根在于农耕和农耕性格,给我们以新的理念与理性的启悟,也使狼的形象内涵成为当下文学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7.
汉代是经学昌盛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神仙方术泛滥的时代。汉代人一面对现实世界予以充分肯定,一面又幻想到神仙世界中去邀游;一面学经、解经,沉浸于繁缛冗长的经学束缚中,一面又奇思异想,创作出扑朔迷离、上天入地的神仙作品。在汉代经学与汉代神仙小说的纠葛交错中,可以透视出汉代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8.
包装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经济行为,也是文化创造。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是经济与文化结合的产物。因此,包装设计强调理性忽视感性、或者强调感性忽视理性都不行,须两者并重。  相似文献   

9.
惨淡经营的音响之维--《红楼梦》写声艺术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红楼梦》小说世界里。声音描写的艺术审美阈界得到大力拓展,它既是小说叙事的灵活工具。又是雕镂人物形象的利刃。更是令小说情节时空感和意境产生的有效催化剂。该文从语言、心理、美学等多角度切入。对其声音描写的艺术功能、写作技巧以及艺术效果作了集中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王蒙小说的语言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五六十年代是王蒙创作的起步期,封闭性是其语言的主要特征;70年代末是王蒙语言变化的过渡期;80年代以后是他的小说语言的开放期。开放式语言是具有内在说服力的语言,它具有未完成性、多种可能性、不确定性、幽默戏谑性诸特点,杂语与并置是它的基本存在方式。但王蒙的小说还不是巴赫金意义上的“对话”性,而是潜在的对话,即“亚对话”。  相似文献   

11.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美国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论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无不反映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他善于运用非线性、碎片和拼贴画等手段在语言上大胆地进行实验。本文就其一部中篇小说和几部短篇小说中的语言拼贴风格对其后现代主义观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善于在清新平和的格调中叙述故事情节 ,塑造人物形象。他的小说在书写平凡的人 ,叙述普通的事中 ,逐险求奇 ,寓情于异 ,让笔下的人物发出传奇的光芒。读他的小说 ,往往把读者带入一种充满真情与奇趣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3.
王静  刘文静  崔学军 《海外英语》2012,(13):248-249
Beyond the stories,Golding spends much effort on an issue called"impotence of language"in his works,especially Lord of the Flies and Darkness Visible.Thus Golding’s language view is worthwhile to research.With help of Lacan’s theory of signifier and signified,this paper made a primary glance about Golding’s language view within the two novels.  相似文献   

14.
沈石溪早期动物小说讲究故事性和趣味性,主题囿于动物忠贞报国的旧模式。在他阅读了国外社会生物学作之后,创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小说描写视角发生了转换,重在表现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他还对小说语体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作为一位具有独特美学追求和深厚艺术功力的作家,精通中国的绘画之道,并把其中有益的思想成功融入小说创作中。从绘画的角度分析这些作品,其选材来源于真生活,包孕着真性情;造形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用色浓淡相宜,和谐明净;构图以横云断岭之法,臻至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之境。探究中国绘画关学在汪曾祺小说中的体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汪曾祺以及他的作品所展现的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卡尔维诺是极富特色的一位当代作家,其每一部作品都呈现不同面貌,尤其是他的幻想小说和寓言故事叙事风格独特,以轻逸的语言体现思维的深度。其短篇小说《呼喊特丽莎的人》叙事风格极富张力,通过意义漂浮的语言符号呈现出一种荒诞的世象,展现了卡尔维诺对人类意识领域的无限开拓。  相似文献   

17.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坛上,徐訏无疑是别具一格的作家,这主要缘于他作品中特有的奇异色彩和浪漫情调,以及他游离于主流意识之外的边缘位置.本文主要从他的经历与文本去了解这个漂泊的都市之魂,了解他的孤独与创作,失落的悲情之旅对他的心理情绪及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废名是我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开拓者之一.对于废名后期的小说.学者较多研究其现实性及禅意的变化,较少涉及小说的情感特征.文章结合废名的人生经历及其文学观的变化,着重探讨废名后期小说的情感特征:真挚率直、理性谐趣.  相似文献   

19.
汪曾祺的文学创作中最具特色的是记录故乡高邮旧事的系列小说,被誉为“汪味小说”。该系列小说描绘了秀美旖旎的苏北水乡风光,表达了对故乡往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高邮旧社会旧生活独特的解读。揭示“汪味小说”蕴涵于其中的艺术特色,对研究汪曾祺小说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许地山的研究,一直以来人们都将关注的重心放在其浪漫色彩宗教气息方面,其实许地山的小说集《缀网劳蛛》同时也都是披着宗教外衣的爱情故事。文章试图从文本的爱情婚姻模式入手,挖掘作品中所蕴涵的女性美,从而揭示作家深刻的女性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