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系列报道“十六大代表杨凌娜手记”,是十六大期间《宁波日报》除了发好新华社的来稿之外,推出的一组自己策划、采写的报道,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关注。读者每天都在报纸上找这组报道看,在杨凌娜所在的海曙区,《宁波日报》一时“洛阳纸贵”。这组报道后来被评为2002年度浙江省好新闻  相似文献   

2.
增强报道贴近性,使报道贴近群众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是提高报道针对性和有效性,搞活重大政治主题报道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十六大精神报道实践中,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把创新政治主题报道、增强报道贴近性作为搞好十六大精神宣传报道的突破口来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至今年5月,宁波日报共刊发十六大精神宣传报道612篇,受到市委领导和各界群众的好评;有的报道受到了浙江省委宣传部阅评组的表扬与关注。一、创新报道形式,在"小切口"上求贴近"把报纸上要说的与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以此为目标来策划、组织、进行十六大精神报道",这是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部署十六大精神宣传报道的要求。用"小切口"报新成就。十六大召开前,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宁波日报先后在一版、二  相似文献   

3.
打造"天使之城"系列报道,是宁波日报围绕寻求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载体而精心组织推出的重大主题报道,历时5个多月,在重要版面刊发报道近百篇。这组报道让天使投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市政府出台了天使投资相关政策,设立总规模为5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庞大的民间资本投向新兴产业,吸引了一批国内外高层  相似文献   

4.
《四川日报》:"我在现场"从2011年8月开始,《四川日报》在一版开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推出"我在现场""直击一线"等子栏目,为读者奉献出一大批散发着泥土芬芳、投射出生活热力、反映民众真实心声和诉求、采集于基层的鲜活报道.这些报道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提高了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截至10月下旬,《四川日报》已刊发百余篇专栏图文报道,受到读者好评和喜爱.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的双重认可"是指政府部门与广大百姓都对同一篇报道的客观公正表示认同,这样既容易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又不至于让任何一方感到委屈.石家庄日报连续几年不断加强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不仅增加了版面,而且将重大舆论监督报道放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让舆论监督报道成了石家庄日报的一大亮点,成了广大读者喜爱的必读内容.由于在报道中力求做到"双重认可",虽然"报忧"的报道多了,但令读者喝彩的报道多了,得到领导表扬的报道多了.  相似文献   

6.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举世瞩目。宁波日报从4月1日推出"跨越杭州湾"专栏报道,一直持续到5月1日大桥通车,发稿量达160多篇,字数超百万,并在报道内容、报道形式等方面作了一些创新探索,其中读者互动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是对重大工程受众参与方式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地方党报如何将典型报道作出特色,赢得喝彩?<宁波日报>在创新之中求突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自2005年以来,<宁波日报>推出一系列重大典型,不少在公众中引起反响.  相似文献   

8.
决策新闻解读,重在挖掘"决策新闻背后的新闻",是深度报道的一个品种,也是近来<河北日报>着力探索的一种新型题材.2005年以来,<河北日报>先后在一版突出位置刊发两组决策新闻解读,分别为<大手笔奠基未来>、<"河北一号工程"全景聚焦>系列报道,这两组气势磅礴的组合报道,引发读者全方位的思考,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9.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欧洲全国性日报研究所"发表的一份读者研究报告称,2003年法国全国性日报的读者减少了1.6%,已从2002年的852.7万人减至383.8万人.据统计,平均每5个法国人中有一个人每天阅读一份全国性日报.近10年来,法国日报的读者减少了64.1万人,减幅为7%.  相似文献   

10.
宁波日报2001年2月至12月,推出“百人百路百业”栏目,刊发人物通讯102篇,报道了100多位下岗失业职工自强自立创新业的感人事迹,受到普遍好评,被领导和读者誉为精品栏目,采编人员也从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党报离读者更近些?作为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党委机关报,《宁波日报》坚持在“三个重在”上下功夫,使《党建》专版出现了报道生动活泼、读者喜闻乐见的新局面,大大拉近了党报与读者的距离,提升了党报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从2005年8月起,《衢州日报》强力推出一组旨在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新农民"报道,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读者来信说,这些典型既反映了新农民的时代精神,又介绍了新农民的致富经验,鲜活生动,可读可信可学,为新时代的农民树立了榜样.这组报道能取得成功,与报社"让农民自己推荐学习典型",激活"三农"报道的做法分不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宁波日报报网端城建"围挡"怠政系列报道为例,阐述融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报道中的原则和突破路径,进而分析这样的舆论监督报道产生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温兴邦 《新闻战线》2013,(1):103-104
纸媒虽然不能最早告诉读者什么,但最适合在读者求证热点问题时,能向读者确认、解释或分析些什么。针对读者感兴趣的重点话题,将其做深做透。宁波日报国内国际新闻版从2008年开始转型,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为编辑方针,明确每个国内国际新闻版面强势突出处理一个重点稿的编辑思路,并把版面特色确立为"标题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在如今,新闻报道形式层出不穷、网络媒体对传统纸质媒体构成新挑战的背景下,"读图"已经成为现代人阅读时的一种自觉。人们已习惯于以视觉图像来获取信息,而大多数读者也是在"读图"之后再通过文字报道,深入了解新闻事件内容,进行"深阅读"的。作为报纸美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漫画配图,以其雅俗共赏的形象特点,已经或正在现代纸质媒体版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现代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之一。近年来,《宁波日报》在地方新闻版的"新闻聚焦"、"记者观察"  相似文献   

16.
报纸: 宁波日报开辟专栏集中报道自主创新全面推进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宁波日报》及早策划和部署,从今年1月23日起,在一版推出了“自主创新在宁波”专栏,同时还在国内新闻版中推出相关专栏进行集中报道,取得了  相似文献   

17.
京郊日报(原名北京日报郊区版)始创于1980年,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在首都郊区发行量最大的一张综合性报纸. 作为一张四开四版的"小报",京郊日报原以报道本市郊区新闻为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增长,从1999年初开始,报纸增设了"中外时讯"(以下简称时讯)专版,每周二、四、六刊出,主要刊登国际、国内新闻.这一专版的加盟,大大丰富了京郊日报的内涵,使其跳出了纯粹地方小报的束缚,进一步成为以本地新闻为基础、涵盖国内外新闻的综合性报纸,增加了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党报中,宁波日报15年前率先开设了《人民政权》专版,以后每月用一个整版篇幅刊登反映人大工作的报道。长期以来,各级党报人大报道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工作性、宣传味偏重,而吸引力、感染力不足”。为化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宁波日报积极探索将“民生”作为提升人大报道影响力、亲和力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更是体现报纸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宁波日报》从1980年4月20日开始,在头版开设了一个群众性评论专栏"明州论坛".创办26年来,"明州论坛"在当地读者中享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获得多项新闻大奖,26年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20.
获奖集体:1.浙江日报抗"非典"特别报道组2.钱江晚报抗"非典"特别报道组3.今日早报抗"非典"特别报道组4.浙江广电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新闻中心5.浙江广电集团广播新闻频道采访部6.浙江广电集团体育健康频道抗"非典"特别报道组7.杭州日报采编中心8.都市快报本地新闻中心9.每日商报新闻部10.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部11.杭州人民广播电台中波954新闻部12.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活动部13.宁波日报政法科教部14.温州电视台新闻部15.绍兴日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