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设计理念 1.反复诵读,逐层递进,读中领悟 中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本文设计了多种朗读训练形式:“自由读”——画下最能触动心灵的句段;“品味读”——抓住关键词想开去;“教师引读”;“丰富人物提示语,揣摩人物内心读”;“指名读”——听听哪儿读得最动情等,使学生在感悟朗读中逐步领悟文章中心。  相似文献   

2.
一、强调朗读训练的重要性 反复地向学生讲清朗读训练的意义,使他们知道大纲中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所谓“最经常”,即是指每个年级的每一课都要进行读的训练。所谓“最重要”,即是指在听说读写几项训练中,读的训练是最基本的。从而引起师生从思想上、行动上对朗读训练的足够的重视。 二、认识朗读训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本文属文学性作品——散文。教学中应突出一个“读”,在朗读中感知形象,增强语感;着重一个“绘”字,在绘画中领悟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落实一个“评”字,在评图中品味语言美;明确一个“思”字。深人情境,品赏语言风格,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设计提要]本设计采用“读——绘——评——思”的构成形式。即:1.朗读《绿》,绘梅雨瀑。2.评图品味语言美。3.从色彩符号中品赏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设计实施]1.朗读《绿》,绘梅雨瀑。  相似文献   

4.
课堂训练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对于新理念下个性化朗读,我们不应一个“读”字贯穿始终,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踏实地读,真实地读,使得“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的理念在课堂中真正得以施行。  相似文献   

5.
陈霞 《学语文》2003,(3):14-14
一读——感知“怒”。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最能打动人心的,应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人物情感。因此,本节自读课拟引导学生从感知“情”入手。一上场,就要求同学们推举朗读功底较好的同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不断实践和感悟而产生的.对学生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感训练的主要途径有:加强朗读训练,读中感悟;运用形象感受,境中领悟.  相似文献   

7.
学生不爱朗读,固然有不重视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他们朗读能力差,特别是把握不好朗读的姿态、情感、意境等。因此,教师要加强朗读技巧指导,在朗读实践中引导学生揣摩、领悟,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巧使学生读中见情我在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时,让学生通过“读”去感觉、去联想、去领悟、去汲取文章营养。在学习《一面五星红旗》导入时,我就对学生说:“许多同学有出国留学的愿望,将来可以更好地报效自己的祖国,今天你们就是那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读书的第一个假日去漂流吧,好吗?还等什么,出发吧!引出齐读第一自然段。在筏子漂到了水势最急的一段…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最简洁实用的方法。新课标中强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因此,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一.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语文课本中情感型课文,为我们加强朗读训练提供了内容。读前有一定的训练目的,或为理解文章字词,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读;或为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能不能把一个句子、一段话、一篇文章朗读好,这至关重要。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领悟课文的意思和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能让人入情、入境、动容,心灵与文本产生共鸣,如同身上受,从而能准确地领悟文本,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读的训练的现象。因此,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我们应该注重“感情朗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多阅读,在阅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鉴于此,我在阅读教学中,以把握文章中心为主线,融字、词、句训练与其中,强调朗读感悟,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欣赏,在读中积累。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所学课文进行充分的阅读,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提倡"以读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也是理解课文的主要方式之一。“读书百远,其义自见”,实质上讲得不仅是读,更主要的是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只有悟得深,才能达到“其义自见”的境界。因此,朗读训练中,朗读只是手段,而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内涵,才是其根本目的。现以《董存瑞会身炸暗堡》为例,谈谈怎样围绕“悟”去进行朗读训练。如分析《董存瑞合身炸暗堡》第一段时,让学生找出根暗堡有直接关系的重火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使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真正理解文章内容,技文入境,这时引导朗读。师:这一段哪一句与课文的主…  相似文献   

12.
李亚琴 《考试周刊》2013,(26):56-56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利用入情的范读激发学生读的欲望,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充分培养朗读技巧,在评读中感悟文章思想。  相似文献   

13.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朗读课文,正确断句、停顿;  2.理解文章大意;  3.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4.领悟并学习文章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学习侧重点  1.朗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并能熟读成诵; 2.学习文章以下几点:语言上的言简意赅,选材上的详略得当,人物塑造上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它们各自的写法”,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读为突破口,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艺术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读,是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就是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以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语文的内涵。”那么,朗读就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基本,又最重要的训练。只有多读,才能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掌握文章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何谓“视听六读法”?视听,指运用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富,激发其学习兴趣。六读,即读通(读正确),读懂(初知内容)、读会(初悟诗的意境)、读熟(读出情感)、读精(理解诗中精要词句的意思)、朗读(感情背诵、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视听六读法”的基本教学程序是:听录音,学生初读;看灯片,了解内容;借投影,理解诗句;图、乐结合,领悟意境;配乐朗读,体会情感,观看灯片,感情诵读,入情入境。采用“视听六读法”可达到以下效果:一、激发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认知活动的巨大动力。“视听六读法”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胜且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手段  相似文献   

16.
柏京群 《考试周刊》2013,(95):27-27
语感训练主要靠读,特别是小学阶段,朗读训练尤其重要。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领悟作者选材布局的独具匠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到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但入情入境的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尤其是对连说普通话都有困难的农村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就为朗读训练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是一篇介绍“弟弟”在监狱里生活、学习情况的课文。课文的语言很平实 ,结构也不奇 ,但字里行间却有着一种浓烈的“情” ,这情就是对“弟弟”的爱和对特务的恨。根据课文的这种特点 ,可以采用“读读、议议、写写”的方法进行教学。一、读读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学生的朗读水平只有通过不断地读才能得到提高 ;课文中所包含着的丰富的知识内容、思想内容和情感内容 ,也只有通过反复地读才能够得到诠释和领悟。在《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 ,可以安排“三步”来达到读的要求。第一步 :“通…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我就“课内自读课”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坚持“自学”的原则,采用自学领悟——探疑研讨——释疑精讲——归纳小结——巩固练习的自学启导五步教学方法。自学启导五步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以听说读写为基本内容,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教学方法。自学领悟——初读课文,是自学的感知理解阶段。自学内容包括:审文题,掌握文学常识,读课文,辨别文章体裁,识生字,掌握其音、形、义;解新词,明确表达作用;理层次,简要标明段意;明中心,归纳中心思想;编提纲,理解作者思路;品写…  相似文献   

19.
一、强化语音、发音训练 ,使学生读得入格所谓“入格” ,是指朗读要正确、流利,达到最起码的技术要求 ,其训练重点是语音和发音。首先要严格正字正音。发音正确、吐字清楚是朗读的基本条件。所以 ,在教学各环节中 ,教师都要注意把学生读错的字、发音不准的字 ,随时严格地加以纠正。特别是形似字、多音字和一些变调、轻声、儿化韵、语气助词“啊”的变化等词。第二 ,不唱读。过多的集体朗读是造成唱读的原因之一 ,教师要多用指名读的方法 ,以便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指导。二、强化朗读技巧指导 ,使学生读得入情所谓“入情”是表情朗读 ,要求朗读…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课堂训练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最美,当静止的文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来时,文字便成为一幅幅画面,一段段音乐。它用声音感染人,它可以跨越时空,沟通文本与读者的心灵。因此,说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当不以为过。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怎样指导朗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