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辨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方法,在回顾传统武术世界传播史的基础上,根据分析传统武术的特点,提出传统武术多元价值一体性是传统武术走向世界的优势;文化差异、翻译困难、传统武术人才匮乏是今天制约传统武术向世界传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许多的灿烂文化,有些民族文化已被国人给遗忘,有些民族文化已超越民族的界限,被其他民族发扬光大.作为民族体育文化的瑰宝——武术,却能长久不衰的屹立于中华历史几千年,必有其独特的魅力.提及武术,人们常常关注的是其外在形式,而往往忽略其文化内涵.文章试图以兵家、道家、佛家、儒家的思想精髓为背景,挖掘传统武术的魅力,从而了解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以尽中华儿女微薄之力,同时希望中国的传统武术家能够引领我们的民族传统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对传统武术国际化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诉求与核心理念,并将传统武术的国际化路径归纳为传统武术组织、武术赛事、武术教育、武术产业、武术文化交流、武术传媒6个层面.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要在技术体系方面实现多元重构、在价值观念方面实现与时俱进、在发展方式方面实现转型、在管理制度方面实现变革创新.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逻辑推理方法,从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及我国传统武术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出发,阐述传统武术国际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而提出传统武术国际化的发展思路,以期能够促进传统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思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逻辑推理方法,从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及我国传统武术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出发,阐述传统武术国际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而提出传统武术国际化的发展思路,以期能够促进传统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贾春晓  杨华莉  胡洪森 《精武》2012,(6):83-84,96
目前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尽人意,改变这种状况是每一位武术工作者和武术爱好者应尽的义务。本文主要运用调查访问文献资料法探析中国传统武术面临全球背景下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国内党技武术的排挤及其自身的瓶颈等诸多不利因素,提出传统武术要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与党技武术协调发展,加大传统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还原真实武林,注重攻防实战,理顺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的渠道,保持民族文化特点,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抓住机遇,在普及和推广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开拓中国传统武术的国内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文化母体,在民间有着广袤的依托空间,集中体现着武术的各种特点与功能,不仅具有体育的特点,更多地烙有我国民族文化的特征。文章通过对我国传统武术的普及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我国传统武术普及情况进行研究得出:我国传统武术的开展很不平衡,有着狭隘的地域性、传统的保守性、自我的封闭性和盲目的排它性,它们严重地阻碍了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传统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最大障碍和国际化推广问题着手,通过对民间武术团体-上海精武体育总会18年来在推广中国传统武术,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承办9届精武国际武术赛事成功范例上,探析传统武术的传承及其在国际上推广的各类途径.这些途径有利于为各国、各地区协会组织的武林同仁展示精湛的技艺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拓宽了中国传统武术向国际传播的通道;对于促进传统武术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之间友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推进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上发展和走向奥运提供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国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中国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既要维系武术传统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传统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套路更适合于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以来,在西方体育、全球化、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开始出现"本土化"缺失的现象。南充市松溪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在本土地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武术拳种之一。作为地方拳种,在西方体育和竞技武术的影响下,其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本土化"视角下研究南充松溪内家拳有助于地域拳种的传承与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南充市松溪内家拳从传入到本土化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总结。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是武术传承和发展的生命力;中国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能凸显地域和民族特色,培养地域民族认同感;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符合传统武术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