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运球接力·游戏目的:培养学生快速跑的能力,发展灵敏素质。游戏准备:画两条相距15-20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跑线,另一条为放置球线。备球圈、球若干(见图一)。在各个球圈内放置一球。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偶数)的几队,面向放球处,分别成横排站到起跑线后,各队排头均持一球。发令后,各排头与排尾队员同时迅速跑向放球处,排尾队员先将球抱起回跑,排头队员随即将手中的球放在球圈  相似文献   

2.
钻圈游戏     
<正> 游戏目的:通过有趣的钻圈游戏,发展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协同动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游戏准备:画两条10米长相距15米的平行线,在一条线前约5米处放好直径约50厘米铁环四个(或是绳圈),相距3米,在对面另一条线上相应设置四个旗竿.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然后,手拉手排成四列横队,站在起始线后,对准端线小旗。游戏方法:游戏开始,各队排头拉着全队跑向场内的铁圈(或是绳圈),排头用双脚把铁圈从地面由下向上经头顶,不得松开手,将  相似文献   

3.
《篮球》1999,(21)
9.加罚球接力游戏 方法: (1)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站在球场远离篮板的一侧界线外,成两路纵队,排头各持一球。 (2)游戏开始,排头运球上篮投中,抢到球,快速运球到罚球线,再罚中一球,抢得球以后,把球传给本方的下一名队员,按同样的方法依次进  相似文献   

4.
2.游戏方法队形站列如图1。裁判员发令后,各队甲组排头跳跨圈到达乙组,站至乙组队尾。乙组排头等甲组排头跳过最后一个圈后,立即跳跨圈至甲组。顺序依次往返,先完成的队伍为胜。  相似文献   

5.
<正>一、"机器人走"(一)游戏目的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二)游戏方法如图1所示,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组两个车胎。在游戏前,每组排头学生双手各持一个车胎,同侧脚分别踩住轮胎  相似文献   

6.
<正>钻山洞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简单易学,而且不受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我创编了几种钻山洞游戏。现将它们汇集,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游戏名称:钻"山洞"(一)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成横队站立,左右相邻的学生拉手、上举,形成许多"山洞"。游戏开始,排头学生带领后面学生手拉手依次钻过"山洞",排头钻过最后一个"山  相似文献   

7.
一、同舟共济 目标;发展综合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组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铺好的体操垫L,游戏开始,全队队员相互合作,将排尾的体操垫经头顶用手轮流向前传至排头,排头接垫后,立即将其放置在第一床体操垫前,全组队员统一向前进一体操垫,如此依次进行,先到达始点的队获胜。  相似文献   

8.
篮球比赛中,内线队员的持球与防持球队员的攻守对抗和攻守双方争夺蓝板球时的对抗非常激烈,身体接触更加频繁。内线队员投篮过程中,利用主动身体接触与对手进行对抗,已成为内线队员的主要对抗形式。主动身体接触是指在篮球比赛中,攻守队员为了某种目的自觉地缩短攻守队员间的距离,直至身体接触,以及通过身体某部位主动地向对方施加"暗力",并使对方的相继动作在刹那间受到制约的一种方法。当今篮球运动中身体接触已从"不允许身体接触""身体接触不可避免",发展到"身体接触十分频繁"的阶段。人  相似文献   

9.
花儿开啦     
游戏目标(水平一)能在集体活动中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场地进行活动;学会按要求快速准确摆放轻物的方法。游戏准备:在一个半径为10-12米的大圆圈内,沿着中心点摆放四组梅花图案。如分别用六个小塑料圈(可用泡沫小垫子、胶圈、小垫子代替)拼成五片花瓣,中间一个圈内放五个小沙包为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01,(5):47-47
绕杆运球接力 游戏目的:发展灵敏素质,提高运球和控制球能力,熟悉球性。 场地器材准备:画一起点线,从线前10米处开始每间隔2米插1支标枪,共5支,插两行。足球2个,标枪10支。 游戏方法:将游戏者分成两组,各组成纵队面对本组标枪站在起点线。游戏开始,各组排头者运球前进,沿每支标枪绕一圈,绕过最后一支标后直线运球返回,将球交给本组第二个队员,自己站到排尾。依次轮流进行至全组完成,以最先完成的组为胜。 游戏规则:(1)运球绕标枪时不得触及和碰到标  相似文献   

11.
植树造林     
一、游戏目的提高学生持重物快速奔跑和动手能力,增强身体灵活性。使青少年从小养成劳动习惯,增强环保意识;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年绿色奥运。二、游戏方法首先向学生讲解游戏目的、方法及规则,然后将学生分成4~6个小组,每组8人。各组排头一手持体操棒,另一手拿一根彩笔。游戏开  相似文献   

12.
狩猎     
游戏背景:狩猎意为捕捉猎物。狩猎是满族传统体育游戏,是满族人民在狩猎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民间体育游戏项目。目的:锻炼学生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以及奔跑、躲闪、投准的能力。意义:有较强的刺激性、挑战性,能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集体协作意识。方法:两队人数相等,双方队员各  相似文献   

13.
砸锅跑垒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跑动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灵敏素质,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二、游戏方法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偶数队,每队4~8人,每2队结成游戏组,确定攻守双方。预备时,攻队队员面向三、四垒手拉手站成一横队。排头左手拿一个小沙包,脚站在一垒外,侧对“锅”。守队队员留一人守“锅”,其余队员分布在边线外,面对场内,见附图。  相似文献   

14.
<正>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主要教材,也是少年儿童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之一。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形式生动活泼,过程千变万化,富有趣味性,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学生身体,而且通过游戏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下面介绍三个低年级的游戏实例。一、“把红旗举起来”游戏方法:学生分四队成梯型队列(如图1),每队排头第一人在起跑线上预备,听到信号后快速跑向红旗,并把红旗举起来,先举起的为第一,得一分。通过游戏进行如下教育: 1.五爱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这是通过  相似文献   

15.
<正> 体育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在教学中,根据现有场地器材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而科学地变革各种练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火车赛跑”游戏的方法是: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各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面向前面的终点线。预备时,每个队员都把自己的左(右)脚伸给前面的人,左(右)手兜住后面队员伸来的脚,右(左)手搭在前人肩上,排头不伸脚,排尾不兜脚,似一列“火车”状。当听  相似文献   

16.
一、篮球竞赛规则的发展概况最初篮球是以游戏的方式出现,随后游戏与竞赛相结合诞生了篮球竞赛规则。当时奈史密斯博士制定最初的13条规则时所依据的原则是:1.队员不许持球跑;2.禁止抢球及其他粗暴的身体接触;3.球篮设置在队员头上的水平位置;4.队员在场上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自由地掷投球;  相似文献   

17.
<正>一、"超越领跑"常见的练习方法夺小红旗超越:1015名学生为一组一路纵队跑动,排头学生手举小红旗做领跑员,排尾学生在前进的过程中加速超越排头学生,并夺过其手中的小红旗,成为新的领跑员;然后,新的排尾学生再次加速超越排头学生夺过小红旗继续领跑。以此类推,直至完成一定的距离或超越次数。传接棒超越:1015名学生为一组一路纵队跑动,排头学生手举小红旗做领跑员,排尾学生在前进的过程中加速超越排头学生,并夺过其手中的小红旗,成为新的领跑员;然后,新的排尾学生再次加速超越排头学生夺过小红旗继续领跑。以此类推,直至完成一定的距离或超越次数。传接棒超越:1015名学生为一组成一路纵队跑动,排头学生手持接力棒做领跑员。在行进过程中,排头学生将接力棒依次  相似文献   

18.
一、扛圈比快 1.游戏准备胶圈若干,场地如图1,动作如图2。 2.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再将各队分成等半的甲乙两组,相对站立于预备线后。各组排头  相似文献   

19.
拍击游戏     
<正> 一、游戏目的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灵敏素质和奔跑能力。二、游戏准备 (一)在平坦的地面上画一个直径为8-12米的圆圈。 (二)将学生分成甲、乙两队,每队人数约10-15人。甲队为攻方,在圈内;乙队为守方,在圈外。参见游戏准备示意图。三、游戏方法 (一)游戏开始后,甲方队员跑出圈外,乙方队员开始追逐。甲方队员在圆圈附近游动,以不被乙方拍击到上体为准。乙方队员可以一人或者多人追拍甲方队员。甲方队员可以自由进出圆圈。如果甲方队员被全部封在圈内而不能出去时,乙方队员可以齐声数“一、二三”,甲方队员在“三”声喊过后,必须有人跑出圈外游动,否则  相似文献   

20.
《篮球》1999,(19)
5.跳传跟进碰板游戏 方法: (1)游戏者分两组,在篮筐两侧面向篮板排成两路纵队,距篮板3~4米,排头各持一球。 (2)游戏开始,排头将球抛向篮板,然后走外侧排到本队队尾,同时第2人跟进,上步起跳,在空中得到球后,再立即抛向篮板,这时,后面的队员可大声计数,呼“1”,第2人落地后走外侧排到队尾,后面的人用同样的方法跟进跳传,呼“2”,依此反复,以先完成连续跳传跟进碰板30次的小组为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