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人常说,新闻写作“无米难为炊”。这强调的是必须深入采访,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用事实说话,才能把报道写好。从另一方面看,有“米”则应巧为“炊”。这是说在掌握了素材之后,还应当讲究写作章法和技巧,力求把稿子写好。在编辑工作中,笔者发现有的年轻记者(或通讯员)好不容易抓到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却不知怎样选用具体的、有说服力的事实来表达;有的手头虽然掌握了好线索,却不注意往深处挖,开掘不出新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常听到一些通讯员叹息“无米”下炊,也有些人抱怨说:“稿子辛辛苦苦写出来了,采用的却很少,老是被挤掉 甚至有的不从稿件本身分析原因,而是千方百计和编辑拉关系,套近乎.作为编辑,我总是想说:“请写别人挤不掉的稿子.”  相似文献   

3.
有句俗话叫“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指的是人们在听人说话的时候,还要留心“言外之意”。有的人说话“指桑骂槐”,自然是意在言外,当然不可取。有的人说话顾此失彼,言内之意并不错,但话外之音不好,产生了相反的效果,也是不可取的。报纸发表新闻,是在说话,而且是大规模的、郑重其事地说话,尤其要注意不可失误。前些时候,见某报上有条表彰一位售货员的新闻,其中特别谈了她如何“不吃、不拿商品”;又有条新闻表扬一位好干部,说他“从来不占公家的便宜”。  相似文献   

4.
我今年28岁,是新闻写作阵营中的一名新兵。去年7月调到卢氏县县志办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在市级以上报刊电台发稿34篇,初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回首既往,我将我的做法总结为“六多三不法”。 首先是多留神,多观察,多思考。要时刻保持紧张的采访状态,不断培育自己的新闻敏感,就连见了老同学、老同事、乡里来的亲邻,也总要打听他们身边的新闻。做到了这“三多”,手边总有写不完的新闻素材,才不会为无“下炊之米”而发愁。比如在我家乡的邻居中,有父子俩连续三年为地里种啥而争争吵吵,最后因循守旧的父亲在一次次教训面前终…  相似文献   

5.
我是去年8月才开始真正“啃”新闻的,到现在已在《陕西农民报》上了两个头版头条;广播系统年终评选好新闻,我与人合作的稿件,还获得了地区的两个一等奖。要说有什么招,我的体会是:要写“新”、“巧”,莫求“大”、“全”。所谓“新”、“巧”,就是角度要新,构思要  相似文献   

6.
俗语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消息写作也如此。新发生或新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如同“红花”,而背景材料恰似“绿叶”。用“绿叶”来扶植“红花”,在消息中往往可以起到“烘云托月”的功能。从报纸上常见到一些消息写得单薄,说不清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有的消息读后又似懂非懂,甚而引起这样那样的疑问;有的消息介绍先进经验或工作方法,却没有写出产生这一经验或那一方法的主客观原因或历史条件……消息中出现诸如此类种种毛病,可以说都是不用或不善于使用背景材料造成的后果。正如一位新闻学者所说:“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  相似文献   

7.
这个题目中的“机”和“巧”如果不加引号,报道员朋友很可能会大吃一惊,甚至误以为我是个“教唆犯”。其实不然。报道员要善于投“机”取“巧”,实际上是当年一个新闻前辈对我的精心点拨.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来不断提高稿件见报率的一个诀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广播电视“说新闻”类的节目逐渐增多,不少优秀的“说新闻”节目受到受众的喜爱。但是有的“说新闻”节目还有一些不足,试分析如下。一、一味追求语速快。有的“说新闻”节目,一味追求语速快,认为只有说得快才能说明嘴皮子溜。殊不知,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大脑也有一个反应过程,开机关枪式的语速令受众费解,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说新闻的语速应该以受众感到舒服、听得清楚为标准,这个标  相似文献   

9.
我有个朋友是厨师,每当我们一块闲唠时,他总是说一通厨师是如何巧用料、节约用料来做菜的。听了这位朋友的话,我就琢磨:我们干新闻这行的,也应该做到“料”尽其用。这几年,我做过一番尝试:  相似文献   

10.
经常采写新闻报道的同志,有时遇到这样的苦恼,在较详细地占有(采访到)大量的新闻材料后,一下子不知从何下笔,甚至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也找不到一个新角度,或想不出一个可以先声夺人的句子。仿佛是“有‘灵感’去采访,无‘悟性’来写好”。说起“悟性”,似乎有点虚无飘渺。其实不然,悟性,指的是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有的同志说,采访后我也对材料进行了分析,也理解了一些,可就是“新”不出来。搞深度报道,也“深”不下去,这可能是自己悟性不到家。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记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有的说,要提高思想水平,增强新闻敏锐性;有的说,要坚持调查研究,“深水才能捉肥鱼”;有的说,要认真严谨,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还有的说,要提高文字水平和讲究表达技巧,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这些都是很正确、缺一不可的。不过,我认为还有一点不  相似文献   

12.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江批评一些记者不“记”的现象。杜江说,记者本来就是记录新闻事实的。有的记者搞采访一来就要现成的简报或材料,特别是有时开会发言者还没有讲话,记者拿了讲稿就走,不听也不记,结果发言者对讲稿有修改甚至根本没按讲稿讲,这样往往就造成新闻事实的不准确。杜江还  相似文献   

13.
端午节吃粽子之后,觉得今年的粽子和去年实在也没有什么两样,于是颇感你我凡夫俗子生活平平。而从农历五月初六的一家报纸上,却看到了令我好奇的新闻:《巩俐巧吃粽子》。吃粽子谁不会吃?但做到“巧”吃就非人人可为了。原来巩俐的“巧吃”,是“谨守少量的原则,同时偏爱紫米或各色杂粮包的杂粮粽”,这样作的好处是“吃杂粮粽一来可以应景解馋,再则也不违健康原则”。感谢该文作者,如此敏锐的‘新闻嗅觉”,为我0:]?IS%tlt了这么“重要”而‘有趣”的新闻,还要感谢作者如此快捷的新闻速度,巩小姐初五刚和丈夫在新力出皮巧吃…  相似文献   

14.
一次会议的报道使我认识到,巧做“有米之炊”,报道线索就会源源而来。今年初,衡水地区行署在阜城县召开了整顿农村电价现场会,当时到会搞报道的有多家新闻单位。如何在这“行家”云集的会议中作好报道,我反复进行了思索,并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初步制定了报道提纲。会议期间将安排现场参观,我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亲临现场,尽量抓条“活鱼”。果然,参观时出现了一些感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真实性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从有“新闻学”以来,“新闻真实性”问题就让人争论不休.如今我说个新的话题,叫新闻的“生活真实”,这可不是添乱,确实感到值得一说.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由此产生了两组矛盾: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新闻真实与事实真实.但是,从泛意上说,新闻也是一种艺术,是客观报道自然与社会生活、再现生活过程中选择其新的一种艺术.于是您要细读一些新闻作品会发现,不少新闻作品中,写的并非全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者是“发生在具体时、空中的事实”,而是写进了许多生活现象,写进了记者的生活感受和生活体验,写进了生活中曾有的却没有事实基本要素界定的“无主事实”等等.一些新闻作品尽管写进了这些“生活”,写进了这些“无主事实”,却并未影响这些作品的新闻性、真实性和传播价值.有的作品还拿到了新闻大奖并受到广泛好评.我们把新闻作品中的这种真实称之为“生活真实”.这类反映“生活真实”的新闻内容,在新闻作品中常见有这么几种:  相似文献   

16.
有前辈说,新闻是脚板“写”出来的。意思是说,要多跑,多到事实发生的现场去。在这个前提下,我认为,新闻更是用眼睛“写”出来的。用眼睛“写”新闻,不是一览无余地看到什么报什么。而是要把你在现场的亲眼所见,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个画面展示给读者,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现场新闻才是灵动的、充满生气的。在人民日报社领导、总编室和记者部的支持下,三峡工程135米蓄水给了我一个尝试用眼睛“写”新闻的机会。6月1日起,在二版《来自三峡的报道》专栏连续刊用的12篇现场特写或通讯,是一次用眼睛“写”新闻的实践。1.用眼睛“写”新闻,精…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百艺好学,一巧难求"。在新闻践行"走转改"中,怎样利用我们的所学、所知、所会,去更好地采写新闻?我觉得"好点子"必不可少。采访不易,立意更难。这里的"立意",就是人们常说的"点子"。新闻实践中,“点子”用得巧,对新闻素材的采撷、取舍才会游刃有余,新闻作品采写起来才能“水到渠成”。也只有好“点子”,才能将基层的新闻报道写出情感,充分体现报道的亲和力、贴近性,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现在,我感到在文风上应当避免“十景病”。“十景病”,就是在报道工作中的新成效、新气象、新经验时,列举的不是九条,也不是十一条,而非凑成十条不可。例如,“十件新事”、“十件好事”、“十喜临门”、“十大新闻”,等等。不是说这些新闻的内容不好,也不是说“十景文”的形式不可用,有的还是写得好的,一景是一景,引人入胜。我说的是有的作者不从内容出发,一概都采用开列条条的方法来报道,而且一开就是十条,未免陷入雷同化、  相似文献   

19.
我是从1968年开始向新闻单位投稿的.20多年来,我的稿件被多家新闻单位采用,有的同事问我,稿件命中率这么高,里面有个啥绝招?其实,我写稿没有啥绝招,觉得掌握读者心理最重要.说具体点,也就是要从“四喜四厌”入手.  相似文献   

20.
同为新闻工作者,为什么有的人写出的新闻作品好看,有的人写出的新闻作品不好看呢?近日拜读了一些新闻名篇和一些新闻名家论新闻写作的书籍,感到受益匪浅。我从中感悟到,要想写出既有影响又好看的新闻作品来,主题的提炼、角度的选取、语言的表述等方面固然重要,但对材料的运用是否得当,也是至关重要的。恰当地运用材料,没有什么技巧可言,说到根上就是“取舍”二字。说到取舍,往往是“取”易“舍”难。许多同志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采访时材料记了一本子、一脑子,下笔时思量来琢磨去,舍弃哪些材料都觉得可惜。事实上,有些稿件往往是因为有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