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武夫 《世界文化》2003,(3):39-40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英国人开始崇尚独身的生活,特别是英国的职业妇女把独身视为自豪的事。1965年英国独身家庭就占15%,到了1996年,英国的男人们也加入独身的行列,独身家庭陡然增长到了27%。2000年达到了30%。专家估计,到2005年,英国的独身家庭将超过35%。届时,独身家庭的不断扩大,将成为英国社会难以消除的痼疾。“我的经济独立,我的生活也要独立。我不想依赖男人,也不想成为男人的附属品,独身是我终生的生活方式。”玛格丽特女士矜持地说。在独身这种生活方式刚刚在英国妇女中兴起时,往往是因为丧失了配偶,不愿组织新的家庭,或是离异之…  相似文献   

2.
猴年春节前夕,我和家人去海南旅游。远离北方的数九严寒,仅3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便沐浴在南国的海韵椰风中。摆脱一年繁忙紧张枯燥的工作,轻轻松松地换换环境,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期望。雅龙湾的细沙,天涯海角的浪花,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但与导游坑蒙拐骗行为的“遭遇战”,也打得如火如荼。春节长假后,我到新加坡开会,顺便参观了新加坡的夜间动物园,两相对比,感触颇多。早就知道,导游的收入是靠购物、俗称“扎店”的回扣,为了避免不愉快,我们到海南旅游购的是“纯玩4日游”产品,企图与“扎店”无缘。不想卖的总比买的精,此番导游的战术改为…  相似文献   

3.
我的生活     
我认为生活并不是一尘不染,也不是平淡无奇,更不只是五彩缤纷。它是一本书。——题记A、“重男轻女”再现部本来是不想写下那一幕的,可既然是“我的生活”,那就该将这些小插曲写上。在这儿我讲的不是我的父母,因为  相似文献   

4.
懒在大理     
懒洋洋地或坐或站,晒着太阳,眯着眼睛,顿时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这是多么惬意的享受,而这样的生活我自认为只有在大理才会显得更加生动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5.
我家的老宅就在现而今著名的京城三海地区的一条小胡同里。用我今天的考古知识考证,应该始建于明末清初。左邸右园,青砖雕花的大墙甚为精美。1937年,卢沟桥事件没爆发之前,军旅漂泊的父亲从军阀程希贤手里以20000现大洋买下,作为和母亲结婚的居所。直到1967年文革,我们不得已离开了这座宅院。前几天,也就是又隔了30年的一个下午,途经那里,那个我少年时代玩耍了15年的地方。老宅依旧,面目皆非。我不想对防震棚的遗迹和居民的拥挤发表什么议论。这是历史,是种种原因造成的历史。对于看到的这些,我很木然。真正让我心里感到酸楚的…  相似文献   

6.
七比零     
我这个人也真怪:整个局里都害了足球病,还伴随着并发症,整天研究比赛结果,一块儿分析运动员的经历,详细填写各种表格,进行统计,预测球队的成绩,可我呢,正所谓还不如去哭一场呢。赢也罢,输也罢,反正我对足球不感兴趣,我一点儿也看不懂,也不想懂。这有啥懂不懂呢,零比零,一比零,这套算术对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才适合哩!  相似文献   

7.
郭英剑 《寻根》2014,(4):24-27
<正>说来是缘分,我与阿滢兄的认识,始自我们共同参加的一个学术组织——全国阅读学研究会。2009年5月,学会在宁波召开研讨会。我记得,当时我在大会有个发言,下来后,阿滢兄与我有过一次时间短暂但很愉快的交谈。当时我们相约,今后一定加强联系。在会议结束我们各自回到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之后,读书和写作把我们联系在一起。阿滢兄曾经将自己的大著馈赠于我,而我曾将当时自己翻译的作品寄奉给他。正是从那时起,我也开始关注这位身兼藏书  相似文献   

8.
我与书     
杨湛 《大理文化》2006,(2):32-33
六岁上小学,开始读书识字,从此,像打开了一扇窗子,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读到二年级,认了一些字,便开始了课外阅读。我的堂哥和表哥,高我几级,他们的课本,是我最初的读物,有时他们背书,我在旁边听,他们背熟了,我也会背了。  相似文献   

9.
再见,霁虹桥     
2008年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小湾电站开始蓄水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我越来越担心澜沧江上的霁虹桥及其摩崖石刻等世界级珍贵文物将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却像一颗无足轻重的沙子一  相似文献   

10.
理由     
二十几岁了,不能不找男朋友。所以家里人为我安排了一场相亲,我也曾经恼过不想去,但不去又不行,仿佛到了这个岁数,要是没有男朋友,便很难堪的样子。我早已错过了风花雪月的日子,接下来的相亲,便已是真刀真枪的了,一眼相中,便是沟通,沟通之后,便好似可以商量着办婚事了。一大早,就打点好一切了,妈妈忙里忙外地转着,好像这就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我悠闲地照常上网,然后让朋友嘲笑我老土。中午过去,已经有一家人在等着了,那男的年纪也和我差不多大,一脸斯斯文文的样子,竟然比我还瘦。他打量我,我打量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话,更多时候把心思…  相似文献   

11.
冲击大瀑布     
尼亚加拉,尼亚加拉,尼亚加拉瀑布,在见到它之前,我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拒绝她。只因为贵州有个黄果树瀑布,只因为黄果树瀑布名列中国的十大瀑布之首,只因为我曾在黄果树瀑布所在的地区插队,只因为我时常给人介绍黄果树瀑布的优美、奇妙、落差之大,我不相信还有比黄果树更美的瀑布,在驱车驶向布法罗的时候,我还在车上顽强地表示着我的这一态度。直到我站在尼亚加拉河边,直到我站在尼亚加拉宽幅足有七百多米的弧形大瀑布跟前,我由衷地叹服了。我不想描述尼亚加拉瀑布连天的烟雾浪涌峰浮,不想细说尼亚加拉瀑布腾空的气势银雨狂泻…  相似文献   

12.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从设置研究室开始,有五十五年了,即使从更名为研究所算起,也有二十多年.在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中,我们得到了学术界各位同仁的支持,也得到了有关方面领导的支持,我们关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开展和推进.我在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长期工作(主要是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进行关于中国思想史的学术研究)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也可以说是关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几个理念,就教于诸位同行.  相似文献   

13.
歌者舞者     
1 三年前的事了.我第一次听到他的歌声,是在一个仲夏夜里. 那天,上床睡觉之前,忽然嫌闷热难受,我硬拽了老陈走出家门.当时老陈关了电视拿起客厅沙发上新一期的《三联生活周刊》朝卫生间走去,哈欠连天的.我与老陈各睡一间屋.睡前捧本杂志相当于服一粒催眠药,好哄自己早些入梦.我说去凉快凉快,去吹吹湖面刮来的舒爽小风.他脸垮起,不想动.自从女儿考到外省读书,我们就成了百无聊赖的空巢中年夫妻.  相似文献   

14.
道歉仪式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女儿不在家。我和老公恶吵了一架,我们已经有几年没这样吵了。当时的我伤心极了,感觉婚姻生活已没了希望,接下来便是冷战。三天后。女儿发现家里的气氛有点不对劲,便悄悄问我:“妈妈,这两天你是不是和爸爸吵架?”我矢口否认.不想让她知道。可她说:“那你们为什么不说话?”我只淡淡的说:“累了。”确实心太累了!过了一天,女儿又悄悄地对我说:“妈妈,我问过爸爸了,你们是吵架了!不要生气了,多想想我,好吗?等星期五的晚上,我要为你们主持一个仪式。”  相似文献   

15.
当白发银须的圣诞老人在五光十色的彩灯彩带笼罩下,出现在欧洲的街道、广场、商店时,圣诞节就临近了。圣诞节是基督教信仰纪念基督诞生的日子。我非基督徒;也只知一些圣诞传说,从无过圣诞节的意识。不想这次旅欧,竟被欧洲浓浓的圣诞氛围所感染。  相似文献   

16.
正形式主义者李达伟,我忘了是在路上,还是在宾馆,或者在某处,我们有过一段短暂的相处。反正无论在哪里,四周都是山水,弯曲,狭窄,到了高处又极开阔,左右全是天空,非常恢弘,云开云合,整个视域,包括置身的其间,都充满了不仅仅属于自然的形式感。没有什么仅属于自然,但有人认为就是这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不想说上述这种自然形式感造就了形式主义者李达伟,因为太多的书写者虽然生活在各种形  相似文献   

17.
茫茫北极路     
北极距离我们是很遥远的。北极路茫茫。屈原说过一句话:“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一直鼓舞着我。第一次到北极,我进入北纬70度的北极区内,气候恶劣,天气似乎与我作对。我们的车子又不行,陶行夜宿,踏着雪地,眼看着北极荒凉的地方,天寒、地寒兼……心寒,我失望极了,再无法前进,我只好一望三回首,失败地回来。我总觉得,任何开始总是有第一次的,第一次我总算进入了北极区内,也经历过气候的袭击,听到北极熊的嚎声,亲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开始了第一次,我就计划第二次进入北纬别度。我希望能真正与爱斯基摩人…  相似文献   

18.
成长的杂音     
成长是华美的乐章,但她也有杂音. 梦 梧桐树叶黄了,打着卷儿,悠悠飘落.于是,又一个秋天到了. 过完这个秋天,我将有14岁.14岁意味着什么?打开生命的日记,却找不到一页可以炫耀的光辉岁月,我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断言我生命的潜质.然而,我想,我已有了足够的年龄去面对各种各样我不想面对的事--现实是残酷的.可是,我的梦呢?莫非,它是一只涅槃的凤凰?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丈夫是一位钢琴演奏家。我和他婚后不久,一个短小精悍的人提着一个小工具箱来到我们的公寓。将工具摆放在我们的大型平台式钢琴旁边以后,他开始用一只手敲击钢琴的每一个琴键,另一只手则不住地在钢琴里面调弄。当,当,当地足足过了一个多小时,他开始断断续续地弹奏一些著名的乐曲片断。然后,他宣称钢琴已经调好,便离去了。“可怜的人!”我当时想,因为未能成为一位钢琴家,他才不得不满足于钢琴调音师这种纯技术性的职业。现在我懂得多了一些,我才明白原来“钢琴技  相似文献   

20.
对于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来说,在以色列首演他的最新影片就象在演唱他心爱的歌剧里的歌曲。在他开始婚后生活并使他成为歌剧明星的几英里远的地方,多明戈观看他自己在银幕上演唱威尔第的歌剧《奥瑟罗》中的著名角色。在耶路撒冷的剧院,多明戈告诉观众说:“我妻子和我来到这儿,这使我们回忆起我们所有的经历。我们共同的艺术生活和个人生活都是从这儿开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