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2.
怀念子冈     
著名女记者彭子冈于久病之后,在今年1月9日与世长辞了。熟悉她的同志都感到悲痛与惋惜。因为她毕生的实践充分证明,她是一位优秀的、为广大读者所深深喜爱的记者。我是子冈多年的同业,与她几度在一地并肩工作,有过较多的交往。我们都是30年代中期在上海参加工作的。她在生活书店的《妇女生活》任记者,我在《立报》编辑部做练习生。她文才出众,为刊物撰写的《史良访问记》、“鲁迅  相似文献   

3.
见过她一面,说她象演员,了解她多了,觉得更象记者,《文汇报》驻京记者作了9年,实际上,她还是社会活动家。作为演员,虽是过去,可她灵性不息,艺术长驻;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她被引为“值得终生信赖的人”。记者、朋友、母亲、妻子、女儿……她的身驱里还有多少未尽的潜力? 最近,她出了一本集子——艺坛名人采访录《东方的微笑》,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女士为之作序说“我为这娇小女人的魅力所折服!”其实,为她折服的人岂止郭玲春一人!1990年,她先后三次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学生会邀请作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容。原乡书写”20年,作家出版社近日推出了她的全新散文集《追寻梦土》与《蒙文课》。在席慕容新作的记者见面会上,她几次哽咽,她表示乡愁是她永远的心酸。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23日,是中国著名女记者浦熙修先生逝世33年的冥日。我之所以称她为先生者,是因为我看了《忆浦熙修》和《浦熙修记者生涯寻踪》两本书之后,得出结论:她近乎伟大,在中国新闻史上应有她的一页,她是一位卓越的人民新闻战士。浦熙修(1910——1970),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36年冬,她进  相似文献   

6.
我当记者的时间不太长,在我的记者生活中,我以写名人通讯与专访多。这是因为工作需要,我在《中外电视》(香港)编委会当记者,我不久前又应聘担任《作家与企业家》杂志记者。推荐我担任《作家与企业家》杂志记者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书记茹志鹃老师。在她的举荐下,《作家与企业家》总编周介人聘我为记者。我们就这样成了朋友。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说,当记者七分采三分写。提问,对于记者来说着实是门学问。不打无准备之仗中央电视台前著名主持人杨澜在自传小说《凭海临风》中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记者是以提问为生的。她在主持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几年里,在观众眼中她挥洒  相似文献   

8.
到本期,《中国记者》已经出版整整200期了。她的前身《新闻业务》杂志最后一期的总期数则是157期。前者与后者相续总共为357期。从《新闻业务》到《中国记者》,一脉相承,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宗旨;立足新华社,面向新闻界,以反映和总结交流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新闻理论为己任。无疑,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专业期刊。笔者在新华社的工作经历也正好可以概括为从《新闻业务》到《中国记者》。这里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些历史片断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9.
复旦新闻系毕业的徐敏子,原是我在《文汇报》工作时的同事。她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去了美国旧金山,并在一家中文报——《世界日报》当记者。二十多年的海外记者生涯,养成了她“撰文、摄影-肩挑”的采访特色,获奖多多,在当地华人圈子里很有知名度。  相似文献   

10.
填履历表上的工作单位和职务时,达吉娅娜·苔丝总是填在《消息报》,任特约记者。苔丝是在1939年当上《消息报》的特约记者的。在这之前,她写诗,写报告文学,是苏联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米哈伊尔·柯尔卓夫建议她停止写诗,向另一方向走,去从事新闻工作的。苔丝离开《星火》杂志社,开始了她所说的“一种新的生活、不平静的、困难的、美妙的记者生活”。在苔丝看来,记者生活是再好不过的了。岁月流逝,几十年过去了,当人  相似文献   

11.
王耀林,原哈尔滨日报政治报道部主任,主任记者。她生于1958年,少年求学于黑河、哈尔滨。中学毕业后下乡到大兴安岭劳动锻炼。恢复高考后她考入大连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82年到哈尔滨日报社工作,任政法记者,1984年任《新晚报》编委,1990年任《哈尔滨日报》政治报道部主任。在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她追踪报道了哈尔滨市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案件,以锋利的笔锋、辛辣的文风写出了大量新闻报道,许多作品荣获省市优秀新闻奖。她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8月,她在中国驻非洲贝宁大使馆工作期间不幸因公殉职。  相似文献   

12.
记者部落     
她是一名调查记者,深入现场,拨开层层迷雾探究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她写过很多影响力重大的报道。作为一名调查记者,她是如何走向成熟的呢?请看本期传媒骄子财新传媒首席调查记者王和岩的《五下津门案中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记者》许多文章具有相当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容量与篇幅也很适当。我历来把《中国记者》作为首选新闻刊物,盼望她成为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形影不离的良师益友。 面临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我们切盼从《中国记者》汲取更多的智慧和营养,使刊物变得更精彩更有实用价  相似文献   

14.
西野瑠美子与朴永心她叫朴永心,是一位朝鲜人,当年的日军“慰安妇”。为她如今敢于挺身而出的精神所打动,2002年初,《现代快报》记者穿行于南京的大街小巷,找寻当年的日军慰安所的旧址。2003年11月份,《现代快报》记者更是有幸和这位老人朝夕共处了十几天,在记者的陪伴下,上北京、下南京、赴云南……而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老人对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中国记者》的老读者了。自1990年毕业到企业做宣传报道干事起,便和贵刊结下了不解之缘。15个春秋里,或订阅、或零买,无论何种方式,我们每个月都会见面。15年来,我书柜里过期的杂志卖了一批又一批,而《中国记者》等新闻期刊占据的位置却始终没有动摇。15年来,她就像一位老师、一位好朋友,守候在我身边。她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看到了国内外新闻界的新动态;她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学到了许多前辈们的宝贵经验;她提高了我的业务能力,使我从一名基层通讯员,成长为一名专业新闻记者。我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不能没有《中国记者》编辑部各位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杜尚泽是《人民日报》一名时政记者,经常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在习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过程中,她也作为随行记者全程采访。《中国记者》约请杜尚泽结合个人工作,谈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的感想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女记者隋明梅去采访扑灭森林大火的战斗,经历了生死的洗礼,还有别的一些怪事:她的事迹感人至深,她的遭遇引人深思。下面是《中国报刊》记者王连弟写的通讯的摘要:她是山东人,她把不满周岁的儿子放在山东姥姥家,带着经济日报全体同志的嘱托,带着100多万读者的厚望,风尘仆仆来到了灭火前线。  相似文献   

18.
通讯员园地     
煤矿女工成为“土记者” 鹤壁煤业集团公司六矿锅炉房女工薛凤英,人到中年又拿起了久违的笔。一年多来,她笔耕不辍,先后在《鹤壁矿工报》、《鹤壁日报》、《中国矿工报》等新闻媒体发稿70余篇,被矿领导和女工姐妹们亲切地称为“咱的记者”。 1982年,薛凤英接父亲的班来到了矿山。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悄悄喜爱上了新闻写作。一开始她写不好,投出的稿子如石沉大海,但她并不灰心,一如既往地写。每天下班后,她躲在屋里看呀、写呀,晚上还要跑到电脑学习班练习打字。 1998年7月6日是薛凤英最开心的…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报道中,把好话讲过了头,似乎很少听到能引发新闻官司。《南方周末》因刊登一篇专访《从记者到“反角专业户”——访青年演员陈玛雅》,而成为被告。原告陈玛雅没上过大学,而报道说成是大学毕业;只在新华社体育部工作,说她是该部记者;她没演过某角色,说她演了;在某电视剧扮演的角色获提名奖,被说成是获奖……通篇充满了赞扬、钦敬之文笔,仅这几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家政》杂志社的一位女编辑今年八十三岁了,她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年纪最大的女编辑,编辑生涯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去年我国《人民日报》记者金凤同志访问美国时曾拜访了这位女编辑,她对金凤同志说,一九七八年,她在八十一岁的高龄,还千里迢迢赴中东地区旅行采访,收集材料给《家政》杂志写稿.据统计,美国新闻界的女编辑、女记者,约占编辑、记者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其中不少是年愈花甲的老太太,还在精力不衰地从事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