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班昭(公元49—120年),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成阳东北)人。为西汉末年著名史学家、学者班彪之女,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之妹。生长在史学世家的班昭,就是在父兄直接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位博学多才的女子。  相似文献   

2.
古诗十九首“东汉”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间,古者主要为建安说和西汉说,现当代以来,才渐次形成东汉说这第三种说法。西汉说之衰落,是东汉说与建安说合力的结果。在西汉说被彻底否定之后,学术界才有可能开始进行东汉说和建安说这一细致的辨析,西汉说质疑的十九首中有使用非太初历的问题,在建安曹魏说中反而可以得到圆通;五言诗体的成立,在建安、黄初之间.作为五言诗冠冕的十九首.应该是建安、黄初及其之后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酒圣:杜康,即少康。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文圣: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尊其为圣人。史圣: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医圣;张仲景,名机,南阳群(今河南南阳)入,东汉医学家。所著《伤寒卒(杂)病论》和《金匾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武圣: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倚)人,东汉末年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尊其为…  相似文献   

4.
河南固始:潘氏发源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竟成  李新堂 《寻根》2008,(2):140-141
古潘国,是夏代初期所封的诸侯国,其地在大别山东北淮河之南,至春秋为楚国所征服。秦及西汉,古潘国地建置寝县;东汉,更名为固始,今为河南省信阳市领属。中华潘氏,是以古潘国而名的姓氏,固始是潘氏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5.
古代的“贺年片”□刘桂秋古代的“名片”,西汉时叫“谒”,东汉时叫“刺”,后来又称“名纸”、“名帖”等。早在秦汉之际,人们在拜谒结交时,就开始用它来通报姓名了。至迟到了宋代以后,由一般的名帖又分化出了一个新的品种,即在一年的几个重大节日中专用以拜年贺节...  相似文献   

6.
西汉开国诸臣,绝大多数起自布衣。“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总结汉初政治结构,称之为“布衣将相之局”。  相似文献   

7.
在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年一前232年)统治时,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天竺(当时中国称印度为天竺)各地,并不断向四周扩展,终于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逐渐传人中国。据史书记载,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东汉初年,汉明帝夜梦金  相似文献   

8.
姜胜 《寻根》2012,(2):60-64
名帖与风俗 名帖又叫拜帖,书面语多称为名剌、名纸,犹如今日名片。此物为交际往来所必需,古已有之。简牍时代,名帖多由木牍制成,西汉称作“谒”,东汉称作“刺”。纸张使用普及之后,名刺简易为纸,唐称作名纸、门状,两宋承继其制。至于明清,名帖在形制上更趋繁复,有全帖,有单帖;或用白纸,  相似文献   

9.
猫头鹰被视为不祥之物,在历史上有一演变过程。楚人谓之“夭鸟”。在楚化中,凤凰是楚人的图腾。奇妙的是,楚化显示,猫头鹰具有协助巫师引魂升天的功能,楚人将猫头鹰与凤凰融合成一个“怪鸟”,是为了加强凤凰引魂升天的力量,这在战国至东汉的楚化中均可找到证据。  相似文献   

10.
陶正玉 《寻根》2013,(6):118-119
自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之祖孔子,就被历代封建统治者累加封号,如“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奉为“圣人”。其后裔多沐恩袭爵为官,丁旺族繁而遍布海内外。据((孔子世家谱》载,目前孔子后裔存世者达300万人,传80余代。在这些后裔中,有一支流寓句容,历800余年发展,现亦有7000人。  相似文献   

11.
吴德翔 《寻根》2011,(6):127-130
源起 范氏相传为陶唐氏后裔。春秋时,晋国上卿士会食邑于今河南省范县,后世子孙遂以邑为氏。春秋后期,晋国发生“六卿之乱”,范氏后裔徙居南阳。南阳成为范姓主要的繁衍生息地。南阳范氏名人辈出,佼佼者如范蠡、范睢等。秦汉之际,范氏巳迁徙至今安徽、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相似文献   

12.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性情论是其儒学思想的重要一环。 一、性情论的理论前提 性情论的理论依据是儒家之道,性情论是儒家仁义之道在人性上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任崇岳 《寻根》2014,(1):124-130
邓姓的来源邓姓源于邓国,是因国而得姓。邓国始受封于殷商时期,邓国立国之君是商朝高宗武丁的叔父,因封曼地而姓曼。《世本》说:“邓为曼姓。”《说文解字》:“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此后的典籍也多持此说。如晋代王羲之的《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说:“而世族之所通显者,  相似文献   

14.
吉霞 《寻根》2006,(6):102-103
北,《说文》:“北,乖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唐兰在《释四方之名》里也说:“北由二人相背。引申有二义:一为人体之背,一为北方。”尹黎云先生在《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一书中也说:“北,甲骨文写作,与小篆同,象二人相背之形。北就是背的初文。”  相似文献   

15.
试释如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释如意白化文一西汉刘氏宗室几代不避重名,遇有嘉名,更是大家都争著采用。例如,《汉书)中所见,名为“刘嘉”“刘福”“刘德”“刘庆”的都有十几位。名为“刘如意”的也有四位。可见“如意”在汉朝是个很流行的土生土长的吉祥词语。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翻译家借用“...  相似文献   

16.
王春华 《华夏文化》2011,(1):63-64,F0003
颜回(公元前521-前481),字渊,又称子渊,后世尊称为颜子。颜回为孔门“十哲”之一,自东汉明帝始,历代许多帝王在祭孔时往往以颜回配享,并且不断地给颜回追加先师等封号。颜回是儒家八派之一“颜氏之儒”的开创者,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天人之学”□孟昭燕由于与人类的切身生活息息相关,“天人之际”——天与人的关系问题,很早就受到思想家们的关注。他们探讨这个问题,往往从论天开始。从先秦到东汉,在我国思想史上就出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峙的天道观。前者以战国时期的自然天论为代...  相似文献   

18.
闽文化的崛起与河洛文化南传徐晓望河洛文化南传闽中历史的回顾闽中为闽越族居住的地方,自古被视为蛮荒之地。汉武帝平定闽越,“以闽数反,命迁其民于江淮,久空其地。”直至东汉末年,闽中仅设五县,人口十分稀少。降至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汉族始远徙入闽。唐代闽人...  相似文献   

19.
石砚溯源     
石砚溯源吴梓林一般人认为,砚始于黄帝。东汉兰台今史李尤《墨研铭》载:“书契既造,砚墨乃陈,则是兹二物者,与文字同兴于黄帝之代也。”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砚谱》也载:“黄帝得玉一钮,治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宋李之彦《砚谱》、宋唐彦...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于蜀汉的爵制关注较少,本文以封侯为中心,对蜀汉封爵制度展开全面的讨论。笔者认为,蜀汉王爵人数较少,王爵分封均为虚封,受“科禁诸王”等政策的影响,诸王受到了严格限制;蜀汉县侯人数应为九人;蜀汉的侯爵分封应多是实授;关内侯的授予与列侯分封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