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神经系统是人全身各系统的“领导部门”,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脏器的活动、肢体的运动、感觉的产生、机体的协调以及说话、识字、思维,等等,无不由它支配与指挥。那么—知识提要一神经系统,有中枢、周围之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发出的12对颅神经和  相似文献   

2.
神经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它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等组成(?)大脑有两个半球,半球表面覆盖着大脑皮质,它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中枢,人的心理活动也在这里进行。小脑的主要机能是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动。脑干中有一些调节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和联系大脑、小脑与脊髓的传导径路。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位,是躯体、内脏器官与脑相联系的通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植物神经,它们分布于全身,把中枢神经系统与全身各器官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首先要了解脑的结构和机能,了解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一、脑的结构人脑大约由140—15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每个神经细胞有细胞体和细胞突起两部分构成。突起有两种:树状突和轴状突。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枝分梢同另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或细胞的突起相接触。神经系统就是依靠这种神经元的联系进行有机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一、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对某一特定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中用的神经细胞群。大部分位于脑和脊髓的灰质内,每一反射活动都其特定的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组织最集中的部位。因而保证机体各器官活动的统一和协调,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5.
植物性神经     
“植物性神经”这一名词,是在18世纪出现的。那时,人们曾把身体的生理机能划分成“动物性机能”和“植物性机能”两类。所谓动物性机能,指的是感官和骨胳肌的活动,这种机能是动物特有的,控制这一类机能的神经,就叫“动物性神经”。所谓植物性机能,指的是体液循环、气体交换、物质的吸收运输和排泄等代谢功能,这一类机能是植物也存在的,控制这一类机能的神经,就叫“植物性神经”。①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在神经系统的管理之下,协调活动。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脑和脊髓;与脑或脊髓相连接的脑神经和脊神经,合称周围神经,它们构成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按照所支配的效应器官的不同,把周围神经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两类;按照神经传导方向的不同,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又都可以区分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揭晓了,阿尔维德·卡尔森、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凭借他们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研究的杰出贡献而荣获了本年度生理学、医学诺贝尔奖。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他们所做的工作。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脑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神经细胞 (神经元, neuron)。人脑大约由 1 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每个神经细胞都有树突、胞体和轴突。树突的形状很像灌木丛,它是神经细胞的“天线”,接收来自其他神经细胞的信息。信息由神经细胞加工整合,然后经细长的轴突 (神经纤维 )传递至下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  相似文献   

7.
有不少参考书和复习资料上,把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说成是包括有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这种提法欠妥。因为这样会使人误认为,周围神经系统除由脑和脊髓发出以外,还有第三者发出的神经。确切地说,从组成上看,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脑脊神  相似文献   

8.
在人脑的世界里,居住着比地球上人口多十几倍的“公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它们互相协调地生存和活动着。其中约有80%的“公民”是胶质细胞,它们主要负责脑的供养工作,而140亿个左右的神经细胞。则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细胞大小不一,主要是由细胞体和细胞体生发的轴突与树突所组成(如图示)。其职责是接受刺激与传导冲动。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生命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满足三个维度,其中第三维目标(又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下简称情感目标)教师们普遍认为难以预设和具体把握,或者说是颇感“迷茫”。作为教研员,笔者担任本区的中学生命科学教学比赛的指导。其中“神经调节”一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脊髓的功能;反射弧的结构;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完成的复杂反射活动。其中教学重点是神经系统的组成;脊髓的功能;反射弧的结构。历经多次课堂观摩、反思、改进,对其中情感目标的内容预设和课堂落实中的一些共性问…  相似文献   

10.
人的大脑,是聪明才智、思维和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是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的。大脑半球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总面积可达2.6平方米。这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中枢。大脑的细微结构包括数以亿计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它们奇妙地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传送神经冲动和信  相似文献   

11.
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学会学习”。怎样才能找出最适合你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呢 ?下面就学习的机理和可选择的学习类型及接收的类型等作概述。1 学习机理人的学习像其他事物一样 ,都不能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 ,它是物质运动发展到最高级阶段的一种产物。已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学习是物质运动的最高产物 ,脑是学习的器官。人脑由千亿个神经细胞组成 ,每个神经细胞都有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细胞体里有细胞核 ,分布在大脑皮层外部 ,形成灰质 ,突起是细胞向外突出的部分 ,可分为长的轴突和短的树突 ,称神经纤维 ,每个神经细胞的…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家认为,人类之所以能成为地球上万物的主宰者、主要是人类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大脑占整个脑子重量的80%,分左右两半球,每半球的表面是“灰质”,约有3毫米厚,紧裹着里面的髓质。髓质王要由神经纤维组成,起着通连两半球以及同侧半球的不同部位,并连结大脑皮质与脑及脊髓的作用。“灰质”、又称“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它有许多深浅不等的沟回。大脑皮质由神经细胞组成,大约有150亿个脑细胞,它支配人体的全部活动,并通过分析和综合,使人与外界环境密切统一起来。据科学  相似文献   

13.
人脑是由1000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组成的实体。从结构上看,它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为复杂的物体。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体上最复杂的器官,并具有巨大的潜能。因此如何掌握大脑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功能活动的机理,是广大的从事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极为关注的事。因为,这有利于将我们的一切教育措施、方法、内容和活动放置在科学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神经细胞(亦称神经元)是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每个神经元的胞体上都有一些称之为树突的树枝状突起,它是神经元接受信息的主要部位。此外…  相似文献   

14.
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在学习活动中,大脑是进行学习的最主要的器官,是对知识信息加工的总加工厂,是积累知识经验的总存储库,是指挥学习活动的最高司令部。近代国际国内大量的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的研究试验证明,人脑的体积约在1000立方厘米左右,重量约为1400克左右,它由约140—150亿个神经细胞和9000多万个辅助细胞组成。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半球表面复盖着灰质,叫大脑皮层,其表面积约有  相似文献   

15.
《人的神经系统》一课是“解暗箱”型课,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弄清神经系统的组成及作用以外,还要求学生要学会运用“解暗箱”的方法认识事物:即根据可感知的情况间接推断出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特点呢?要从整个教材来看。这篇课文由四部分组成。一、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在人体里的作用;二、介绍神经传导信息的特点;三、介绍脑的部分及各部分的功能;四、介绍神经系统的保健  相似文献   

16.
老鼠在睡觉时,究竟会做什么梦呢?不久前,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的神经学专家马修·威尔逊宣布,他发现了他所“领导”的几只实验鼠在睡觉时做的梦。威尔逊和他的研究生助理把微小的电极插入实验鼠脑中的海马状突起,这个区域负责动物的记忆和学习。然后,他们训练这几只实验鼠在一个圆形的轨道上兜圈子,并让它们每隔一段时间周期性地停下来。实验鼠奔跑时,电极能够监测它们脑中10多个神经细胞的活跃程度。威尔逊发现,不同实验鼠的神经细胞以不同的节奏活动,但同时,对同一只实验鼠来说,其神经细胞的活跃程度是相同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这些…  相似文献   

17.
大脑充满了无穷的奥秘。脑作为人类自身的一大谜,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普遍关注,成千上万的科学工作都投入了脑科学的研究。美国政府曾把二十世纪最后十年定为“脑的十年”,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予以支持,“国际脑研究组织”也在不断推动脑科学的研究工作。200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尔森等三人,原因是他们发现了“神经系统中信号传导”的奥秘,也就是因为他们发现了神经细胞间的慢速突触(慢神经信息)传递原理。  相似文献   

18.
沈惠云 《家庭教育》2000,(10):46-47
神经系统:有中枢、周围之分众所周知,神经系统是人全身各系统的“领导部门”,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脏器的活动,肢体的运动、感觉的产生,机体的协调以及说话、识字、思维等等,无不是由它支配与指挥的。可同为领导部门的神经系统还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  相似文献   

19.
一、有关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1素质:关于素质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有言:“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因此所谓素质即是人生来具有的脑和感觉器官的解剖结构的特点,特别是它的微观结构和机能特征(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的差别),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然而人的素质却又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不足可以通过实践与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后期,人类开始兴起对人脑的关注和研究,脑科学的发展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一、条件反射是语文学习的生理机制人脑是人体最高级的控制中枢,通过神经系统与身体的各部位相连,负责运动、思维、记忆、情感和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是脑神经细胞对学生眼睛和耳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