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成语的运用中,因诸多因素的影响,同学们常常会将成语的字音读错,甚至一些影星、歌星、节目主持人也把一些常用的成语读错了。现列举一些容易读错的成语:病入膏肓膏肓:我国古代医学把心尖脂肪叫膏,将心脏与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识字是看书、作文的基础 小学生在中低年级已掌握了二千六百多汉字,(?)高年级后,训练重点转到阅读和写作方面,不(?)识字为重点。然而识字教学仍不可忽视,否则会直接影响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高年级识字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读准字音,二、不写错别字,三、熟练地查字典。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基本要求,小学生常常出现读错字音的现象,这是因为汉语语音的发展,一些形声字的声音表音作用发生了变化,不能完全靠声旁确定读音,如“瞠”读chēng而不读táng。为了使学生明确这一点,教师可指导学生做如下的练习;  相似文献   

3.
一、朗读训练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课文必须通过朗读,才能咀嚼消化,才能被学生吸收。《大纲》对朗读提出三点明确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要求,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是一贯的,只是要求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什么是正确呢?《大纲》说:“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据此,“正确”可以从字音和词句两方面来说。字音要凌得正确,有两个要求:(1)发标准音。就是要求按普通话语音的声、韵、调来读,读得清楚、响亮;一义多音的字,应该按照经过审定的规范字音来读。(2)不读错字。就是要求不读别字;不按  相似文献   

4.
推广普通话、帮助学生把每一个字词读规范、读准确,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字音读不准甚至读错定会给交际带来不便,尤其是在广泛使用计算机的现代社会。以下订正三例常被误读且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太阳”,应读“tài yáng”,不读“tài yang”(轻声)。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成语,由于其中有很多源自古汉语,字音容易被读错。例如:“刚愎自用”的“愎”(bi)现在极为罕用,容易误读为“复”(fu)。下面将 50个容易误读的常用成语归纳整理如下,以方便读者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6.
。一畦菜“畦”读功 不读XT。一艘船“艘”读S6U 不读S6U:: 一辉水“担”读 ddn 不读 don\一令纸“令”读ITng 不读j}ng.一服药‘舱”读fo 不读fU 一通鼓“通”读tong 不读tong 一着棋“着”读巾。不读ZhUd 一撮毛儿“撮”读Zu6 不读CU6 一打毛巾“打”读dd 不读dd 一幢搂房“幢”读zhudng 不读dong 一轮红日“轮”读 10n 不读 16n 一场战斗“场”读chdng 不读chong容易读错的量词@冷克恭  相似文献   

7.
学文言文,“读”尤为重要。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认知规律。读对,读通,读好,才能培养思维和鉴赏能力。一、读对读对,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是理解、品味教材的前提和基础。读对了,才可能有正确的理解,否则,无从谈起。所为读对,即字音要读准,句子不读破。一般而言,教材中初次出现的异读字以及个别冷僻的生字,课本中都给注了音,学生借助注音不会读错。但有些  相似文献   

8.
炽(赤)如炽热,不读直。沸(废〕如沸腾,不读佛。焙(倍)如焙烧,不读赔。酵(叫)如发酵,不读孝。地壳的“壳”读窍,不读咳。重结晶的“重”读虫,不读众。供给电子的“给”读几,不读g6氟(伏)如氟气,不读佛。化学教材中易读错之字@杜征路$晋州市四中~~  相似文献   

9.
粳米:粳,读 jīng,不读 gěng。米粒短而粗的一种稻米。商贾:贾,读 gǔ,不读 jiǎ.对商人的书面总称。禅让:禅,读 shàn,不读 chán.皇帝把帝位让给别人.咯血:咯,读 kǎ,不读 gē,10,luò。喉部或喉以下呼吸道出血经口腔排出。女红:红,读 gōng,不读 hó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成品.腈纶:腈,读 jīng,不读 qíng.一种化纤.呆板:呆,读ái,不读 dāi.死板;不灵活;百色:百,读 bó,不读 bǎi.县名,在广西.高丽:丽,读 lí,不读 lì.朝鲜历史上的王朝.尉迟:尉,读 yù,不读 wèi.姓.麦芒:芒,读 wáng,不读 máng.麦穗上的芒.内蒙:蒙,读 měng,不读 méng,māng.我国少数民族.叶韵:叶,读 xié,不读 yè。诗词中韵脚相合。发酵:酵,读 jiào,不读 xiào.利用酵母引起化学变化.吐谷浑:谷,读 yù,不读 gǔ,我古代少数民族。哈巴狗:哈,读 hā,不读 hà,hà.狗的一个品冲,体小,毛长,腿短.供玩赏。没奈何:没,读 mò,不读 méi。实在没有办法;无可奈何。荨麻疹:荨,读 qián,不读 xín。一种皮肤病.叉开腿:叉,读 chǎ,不读 chā,chà。分开两腿。自怨自艾:艾,读 yì,不读ài.指自己悔恨。一叶扁舟:扁,读 piān,不读 biǎn。一只小船。诘屈聱牙:诘,读 jí,不读 jié。文章读起来不顺口.脉脉含情:脉脉,读 mòmò,不读 màimài。默默地用眼睛或行动表达情意.心广体胖:胖,读 pán,不读 pàng.成语.意思足内心无所愧疚,外貌就舒泰安详.后来转用于表示  相似文献   

10.
背诵是个宝     
学习语文,除了理解文本的内涵之外,背诵这个最传统的方法也万万不可丢。学习字音要以读背为主。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分成四人一个小组,常见易错的字音每十个字为一个读背单元,每人读一个单元,其他三个同学看答案正音,记录读错的字音,交给该同学记在错题本上,并作为下一节课检查的内容。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将地理名词中一些字音读错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上地理课时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是一个值得十分注意的问题。现将常见的易于读错的和读音不准的字提出一部分来.请大家注意。 一、非偏旁取音的字: 1、莒:(山东省莒县)读音jǔ,绝不可读作lǔ。 2、钽:在地理教材矿产部分,讲到的稀有金属元素“钽”,读作tán,而不能任意臆造为dán。 3、崀:(崀山,在湖南省)读作lang,不能读作,liang.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姓氏很多,其中不少容易读错,如:华,不读huá,应读huà(化)。燕,不读yàn,应读yān(烟)。仇,不读chóu,应读qiú(求)。繁,不读fán,应读pó(婆)。黑,不读hēi,应读hè(贺)。秘,不读mì,应读b(ì毕)。折,不读zhé,应读shé(舌)。种,不读zhòng,应读chóng(虫),或zhǒng(踵)。……任,不读rèn,应读rén(人)。朴,不读pǔ,应读piáo(瓢)。解,不读jiě,应读xiè(谢)。单,不读dān,应读shàn(善)。区,不读qū,应读ōu(欧)。洗,不读xǐ,应读xiǎn(险)。少,不读shǎo,应读shào(哨)。哪些姓容易读错…  相似文献   

13.
拙文《莫把地理名词读错音》在贵刊1987年等一期刊出之后,有些同志又热心地提供了一些容易读错的地理名词。现整理做为续篇。 (1) 甘肃,省名。“肃”读sù,字典中只有这一个读音。过去习惯读作sū,现已取消了作为地名“甘肃”的“肃”读作sū的习惯读法。 (2) 天津,市名。这里“津”字应读jīn,不读jīng。 (3) 汕头,市名。汕头的“汕”字应读shàn,不读shān (4) 沁水,河流名。源出山西省沁源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完整的固定短语,是汉语宝库中的瑰宝。近两年的高考中,有多套试题对成语的字音、字形和运用进行了考查。一、注意读准成语的字音  相似文献   

15.
●i f.5(伏),不读f6(佛)氯i0(绿),不读;0(碌)蕾ta(他).不凑tIJ6(陀)¨g6(格),不读g芭i(给)删:i(誊),如:塑料。不读s西o(琐)一CIv i赤).如:炽热。不读zhi(直):,垴俺<赞),如:沸点。不读f6(佛)f,?i旺}(俯).如:焙烧。不读p色i(沛) 参·{2绿tel(律),如:绿矾。不读10(碌)酵j’Ⅱ6(叫),如:发酵。不读~iao(孝)“地壳”的“壳”读qiao(窍),不读k邑(搭)“臭氧”的“奥”读ch6u(丑)的不读xiO(秀)“重结晶”的“重”读ch6ng(虫),不读zh6n9(众)“供给电子”的“给”读∥(几),不读g自(给) 化学教材中容易读错的字@杨育民$陕西蒲城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6.
点睛之语: 高考中的字音题考查现代汉语中常见常用字的字音,有些书面语色彩强烈而又有生命力的词语也在考查之列。最后阶段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容易读错的字(主要指形近字)的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注意成语中书面色彩极强的字的读音。大凡是题目中加点的字既不是难字,又不是多音字,而注音往往与声旁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的注音常常是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方式的改变 ,阅读教学设计必须摆脱以逐段情节分析为主线 ,以烦琐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 ,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来解读课文并从中获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共建 ,提高语文素养。本文限于篇幅 ,仅以这样的设计理念策划《花潮》一文的深读探究如下。“深读探究”是在初读感知基础上进行的。初读感知的到位 ,方能为深读探究提供坚实的认知根底。初读阶段应当包括审题解题、识字学词、读通课文和初知大意等环节。特别是读通课文尤为重要 ,应当基本达到“五不”标准 :不读错、不读添、不读漏、不读倒、不读破 (破句…  相似文献   

18.
学习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识字三》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把课文自读几遍,读准字音,熟悉课文,然后把几个容易读错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正音。其中,“朝夕”一词是学生比较容易读错的,“朝”是多音字,有的学生读成了“潮”。给生字注上拼音后,再让学生读多几遍。基本上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是学习普通话,训练语言,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重要手段,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以读导学,以读促思。读正确,就是指导学生朗读要用普通话,杜绝方言,如“鞋子”的“鞋”应读“xié”,不读“hái”;发音要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主要是形同义异而异读的字音要加强指导,如“种地”的“种”应读“zhònɡ”不读“zhǒnɡ”)、不…  相似文献   

20.
<正>一、成语引路,快乐导入1.读准字音(多音字)电脑出示:处死弹弓转来转去打着鸟禀报大王举起前爪2.填写下列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填这些成语吗?(都是八个字的成语,都和本文有关系)那么,在课文中直接说这个故事的段落是哪里?二、趣读故事,研讨文本1.请一个同学读出这个故事。2.电脑出示:9、11节——"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