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实践表明:在初中函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就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函数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启发学生发现解题思路,寻求解题规律,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初中函数教学中加强“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把握好能力目标的发展点...  相似文献   

2.
王文强 《贵州教育》2009,(19):32-32
习题课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如何上好习题课呢?关键就在于“审题”。下面结合例子来谈谈怎样审题。  相似文献   

3.
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函数思想的应用,利用函数性质和图像,迅速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另外,学生在利用函数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发展,实现了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函数思想的内涵,以及常用的几种方法,并结合不同类型的数学题目,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英语能力最综合的体现在于翻译能力,而翻译教学中往往存在很多并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通过分析高职翻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翻译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实际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二次函数”单元教学中,利用同一情境引发问题进行“情境-问题”数学教学,学生在“疑-问-探-用”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能力.在初中进行“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把握尺度,给学生自由的思考空间;设置与显示生活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相似文献   

6.
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因此,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相应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于是,我们面临的情况是:教师怎么进行知识教学以及怎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以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笔者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已自觉地运用到迁移规律.结果说明在本学科的教学中运用迁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质疑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质疑,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质疑,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其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教其有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在函数的教学中,应关注函数的研究方法以及函数学习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对二次函数的教学,可以进行整体把握,教学生挖掘函数表达式中蕴含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从这种对应关系出发来理解函数图象,从而抓住研究函数问题的一般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函数问题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于教学 ,在于教会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数事实证明 ,授人以“鱼”只能管一阵子 ,授人以“渔”却管用一辈子。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抓好学生的预习指导。预习是学习的首要环节 ,它对培养学生的自学…  相似文献   

10.
教育理论的意义在于应用,按照“ 教与学对应” 和“ 教与数学对应” 的原理(详见文[1]),对中学数学“ 函数单调性” 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评析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概念形成的 7 阶段模式,情境设计应以突出本质特征来引导学生实现对函数单调性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数学形式化语言完成对动态数学对象进行刻画.对教育理论的议论应该适可而止,把理论融入教育实践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论及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的根本问题出在“学生—知识”的二元学习观上.其根本谬误在于割断学生与客观世界的真实联系,其严重危害在于导致学生的“创造无能”.因此,有必要实现学习观转型,建构“学生—知识—客观世界”的三元学习观,进而更新教学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路径,着手教学论的重建.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一门学科,不是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数学概念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得出新的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或者,“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情境”创设有什么基本原则以及情境创设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认为,要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科学上的实验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可以说,“问题发现”能力是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问题发现”究竟具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如何加以引导与培养呢?本文从这一视角阐述了笔者的一些观点。一、学生学习中“问题发现”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证实,问题是思维意向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教学中,我们会碰到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例如:电子的符号…  相似文献   

14.
复合函数一直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难点,现有的教学设计普遍注重于复合函数“数”的表示,忽略了“形”的特征,导致大多数学生对复合函数的理解停留在机械记忆的阶段,不能建构良好的概念图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探究了信息技术在复合函数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让学生对复合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判断方法“同增异减”有更直观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口语交际”区别于“听说训练”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它的交际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6.
三角教学中作函数 f(x)=Asin(ωx φ)图象的方法是比较容易的,用“五点法”或变换法.相反,由函数 f(x)=Asin(ωx φ)(A>0,ω>0)的简图,或由已知函数的图象变换关系,求解析式,就稍难一些.各类考试中常出现,而课本中缺少这类例、习题,因此在教学中应予补充.求解析式难,在于它是作图象的逆向问题,因此也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好教材.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学”;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授人之鱼,只食一餐,授人之渔,却终身受用。”教师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使他们在广阔空间中学会调适自己,适应社会,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试图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阅读教学的优势在于提高学生高层次的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它能使教学中固有的师生“传承”教学模式得以根本性的改造,借助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问题式阅读”中培养分析综合能力;从求同存并中培养迁移能力;从大胆质疑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函数图像是对函数性态的直观描述.函数表达式与函数图像间的关系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完美体现.中学数学中为了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编制了许多复杂的与函数有关的问题.解这类问题时如果能巧妙借助函数图像,则会极大地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运用函数图像解释、“翻译”、处理函数类问题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提高对函数本质的认识,进而提高解决其他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改变传统"高分低能"的学习现状,有利于促进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改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构建函数模型;立足生活资源,提升学生函数运用意识;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函数运用能力等方式,有效地提升初中学生函数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