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涛 《教育》2013,(9):5
2月27日,教育部发布《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份专门聚焦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2013年2月28日《京华时报》)对于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大学生,人们并不感到惊讶。然而,毕业生成为香饽饽的中职教育,却是"叫座不叫好",其背后,也暴露出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的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     
《当代学生》2013,(7):10-11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大学生2013年2月27日,教育部发布《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份专门聚焦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统称为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就业率超大学就业率,表面上看,这表明中职发展前景好,可是,  相似文献   

3.
《现代技能开发》2013,(3):89-89
2月27日,教育部发布《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份专门聚焦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4.
杨国栋 《教育》2013,(10):5
2月27日,教育部发布《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份专门聚焦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院苏杨说,虽然中职就业率非常高,但与社会的低认可率还有很大的反差。他认为中职教育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亟待完善、行业协会力量亟待加强、相关工会组织的作用有待提升。(2月28日《京华时报》)中职生就业率超过大学生的就业率,并不代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好于高校。  相似文献   

5.
2013年2月27日,教育部发布《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份专门聚焦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月27日发布《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从2007年到2011年,中职学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3000万人,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超过70%,半数以上毕业生起薪高于1500元。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中职学校在校生有2200多万,占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农村户籍学生占到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的82%,近70%来自中西部,45.7%  相似文献   

7.
杨燕梅 《中国教师》2013,(12):12-13
<正>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初级技能型人才,市场需求大,加上各个学校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2013年2月,教育部曾指出,中职生就业率高达95%,超过了大学生的就业率(90%)。但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后频繁出现"离职换岗"现象,就业稳定性差,岗位适应能  相似文献   

8.
新闻背景:2月27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布《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从2007年到2011年,中职学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3000万人,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超过70%,半数以上毕业生起薪高于1500元。报告显示,有近八成学生通过学校推荐就业。  相似文献   

9.
中职生"高就业率"背后的隐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求职陷入困境的背景下,中职生就业却逆市上扬.但中职学校也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出口畅",就业有路.全国中职毕业生连续5年就业率达95%(含对口升学比例)以上,很多地区的学校甚至达到"百分百就业",这表明社会需要大量中等学历层次、掌握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学生,预示着中职教育受到社会欢迎,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职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200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48%,高于同期本科和研究生就业率,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据统计,陕西省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118620人,就业学生人数为113255人,就业率达到95.48%;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1.8万余人,截至9月9日,研究生就业率为89.28%,本科生就业率为88.27%。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2004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达到430万人,广西中职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11万。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队伍,认真做好学生就业推荐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各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为此,各中职学校纷纷对本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传达国家就业政策,介绍当前就业形势,明确就业、择业原则等。对于各校直到学生毕业在即时才进行就业教育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动态     
2011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6.71%最新发布的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2011年全国中职学校毕业学生为662.67万人,就业学生为640.9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71%,比2010年略有提升。统计数据(不含技工学校)显示,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是:到各种所有制企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关部门制定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人才目标,为中职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中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就业率高,在不少行业还备受青睐.受到"用工荒"的影响,许多中职学校掀起校企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方式,因此中职学生到企业实习或顶岗的门槛降低了,进一步拓宽了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教育蓝皮书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初次就业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专科生为79.7%,本科生为67.4%,硕士生与博士生均为86.2%;从学校类型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普遍超过"211""985"重点大学,更比一般地方本科院校高出好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不敌高职高专,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以致"拖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后腿",这种非正常现状正是国家下定决心要求600所地  相似文献   

15.
行业信息     
2007年中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96 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显示: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526.96万人,就业学生数为506.35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10%。具体数据是,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  相似文献   

16.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人代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我这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自由迁徙"这个词,虽然我也知道,要实现真正的自由迁徙还要跨过许多障碍,比如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城市人的反对等等,但我还是乐见其成.因为,果真如此,受益的就包括占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82%的农村户籍中职学生(见《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他们毕业后进入城市工作(《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成为市民,兴许能够有助于改变中等职业教育"叫座不叫好"(《光明日报》 2013、3、1)的局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我支持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所有公民自由迁徙,此为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一届大学生毕业离校,高校"就业率"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前不久,湖北某校对外宣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其中音乐学院就业率接近100%.然而记者调查却发现,该校"成功的秘密"在于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在离校前上交就业证明和就业协议,凡未上交者将被扣发毕业证和学位证.(见9月4日<京华时报>、9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6月12日上午发布。"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重心发生变化,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成为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报告"同时指出,虽然近两年经济下行,但创业与深造确保了2015届大学生就业率总体稳定;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大学毕业生薪资涨幅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师》2013,(12):5-5
<正>编者按: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第一,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但就业质量普遍较低。那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第二,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为农业城市,经济落后,吸纳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少、能力低,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那么,采取何种对策才能做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呢?第三,中职学校毕业  相似文献   

20.
陈嵩 《江苏教育》2013,(24):14-16
关于中职生的就业问题,我想从三点来展开:一、很重要。中职毕业生"很重要"。去年教育部首次发布了《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这么完整地发布中职生的就业报告。报告提供给我们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从2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