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诗人们往往运用想象使其作品灵动而隽永。同样,诗歌的鉴赏也离不开想象。无论是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意境的建构,还是对诗人情感的领悟,都需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生活经验中去寻找相应的形象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达成与诗人地沟通、共鸣。  相似文献   

2.
诗歌的创作、鉴赏离不开想象,诗歌的教学也离不开想象。在诗歌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形象思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使诗歌中的人物、景物、场面等描写化为头脑中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意蕴和真谛,体会诗歌之美。可通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想象诗歌内外诗人的形象,想象诗句的未言之意,领略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是抒情诗。西方诗学认为抒情诗表现诗人封闭的内心世界,诗人无须从外境出发去寻找诗的源泉。中国诗学认为抒情诗的源泉是外在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诗情是由外境触发的,诗人的想象也离不开外景,诗人创作必须从现实生活出发。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人继承了唐前诗歌加工历史素材的手法,掌握了将史与诗融合的有效方式,或按史书所载史料提炼历史素材,或超越史书史料生发想象。善于选择浓缩式想象、联缀式想象、填充式想象、换位式想象、虚构式想象等处理历史素材的诗歌想象技巧,对史料进行细微的剪裁、加工,创造出诗歌的历史意象及历史情境。这体现了唐诗在文体方面融合历史的多样性技巧探索,证明唐代诗人大大超越了他们的前辈。  相似文献   

5.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想象则是构成创新性思维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写作离不开想象,鉴赏诗歌更离不开想象。笔者认为,利用诗歌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不仅是加深学生对诗歌理解的方法要求,也是锻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诗歌短小精悍、言简意丰、跳跃性强,这就决定了诗歌鉴赏必须依靠想象。想象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欣赏者也是一种必要。因此,诗歌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诗歌鉴赏规律,善于运用"补白"艺术——引导学生通过再造想象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正想象是诗歌的生命,诗离不开想象。作为诗歌中特殊的一种,儿童诗当然也离不开想象。离开了想象,就很难写出儿童诗。但我们一定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基础,做虚假、畸形与荒谬的想象。我们的想象一定要真实、正常与恰当,什么是真实、正常与恰当的想象?那就是有生活基础的想象。  相似文献   

8.
王辉锋 《辅导员》2014,(11):17-18
想象是诗歌的生命,诗离不开想象。作为诗歌中特殊的一种,儿童诗当然也离不开想象。离开了想象,就很难写出儿童诗。但我们一定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基础,做虚假、畸形与荒谬的想象。我们的想象一定要真实、正常与恰当,什么是真实、正常与恰当的想象?那就是有生活基础的想象。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诗歌教学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意境,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可见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同样,在阅读和鉴赏文本时,也离不开想象的参与。想象在阅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借助想象,可以品味意境意境是在抒情作品中,艺术家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的,有兴发感动作用的艺术境界。诗歌特别是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通过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的。诗人涌动于胸中的情感,无法让人直接感知,因此,诗人在抒发情感时,往往把情感凝结成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具…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美国诗歌的中国形象之所以呈现一种异于19世纪西方文学中国形象的风貌,与诗人们想象中国的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大致而言,20世纪美国诗歌建构中国形象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再造性想象、互文性想象、相反性想象.运用再造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再造中国器物表征与再造中国化视觉空间,旨在通过"发现"中国来言说自我.运用互文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对中国诗歌文体、句法结构、立意进行仿拟,对中国字和句进行直接粘贴,意在通过"师法"中国文学和文化来丰富自我.运用相反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将混乱、称霸的美国与和谐、友善的中国进行对比,意在通过"正视"中国来反思自我.可以说,这三种想象中国的方式,在20世纪美国的不同历史情势下,都成为这一时期美国诗人具有积极意义的批判性武器,它们以中国文化为参照系,对美国现实进行了社会和审美等方面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威廉·布莱克十分推崇诗人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他认为“一种力量——想象足以造就一个诗人,想象就是一切”。布菜克诗歌体现的想象世界,哲学观点——“想象与理性的对立”以及诗人通过想象创造的神话体系体现了其神奇瑰丽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想象是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古典诗人特别是唐朝诗人们运用想象使诗意飞翔,手法已至臻完备。本文正是以此为视点,揭示了唐朝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用想象位置的设置来实现诗歌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杰出代表诗人之一,他提出的诗歌理论同样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想象是雪莱诗歌理论的核心,历来为评论家关注。然综观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对雪莱诗论想象的研究,或者只是对其进行单纯地理论解读,全面却难免晦涩;或者结合实例指涉阐释其某一方面,具体却不够系统。本文结合雪莱的具体诗歌,试从想象与诗歌相辅相成的关系、想象丰富诗歌语言的表现力以及想象赋予灵感创造力量三方面进行阐释说明,由此得出结论:雪莱之所以推崇想象,既是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需要,以驱散古典主义后期的消极影响,也希望借此激发英国人民对自由与民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想象在诗歌创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想象在诗歌鉴赏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 那么,什么是诗歌鉴赏的想象法呢?我们用以下图示来表述: 语言文字(诗歌)→画面→意义 ①知识经验的积累 ②写作背景 图示表明。完成诗歌的鉴赏需分两个步骤完成:一是通过读者的想象把诗歌的语言换化成头脑中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画面。这个过程能顺利完成要靠知识经验的积累,即平时在生活、学习中得来的学问;二是结合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时代背景、诗人经历等),再一次理解这些画面,挖掘诗歌语言所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使其对诗歌有所感悟,并借助已有的阅读审美感受,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8.
“诗歌作为一门艺术,不仅是诗人本人的思想感情宦泄的表现形式,也是欣赏者产生共鸣的载体。”而涛歌鉴赏者可以通过诗歌提供的艺术空间,积极调动自己的再创造思维。接近或达到诗人的创作意境。我认为,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想象。那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为此,我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9.
想象和联想是审美活动中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诗歌鉴赏必须注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诗人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也就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从而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那么怎样想象与联想呢?本文试图从诗歌创作虚实结合的角度作一些探讨。按照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理论,虚实结合是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照的一条基本原则,作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也都十分重视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因此,我们鉴赏诗歌时也必须抓住实与虚的结合关系去展开想象与联想。常见的做法,我以为可有以下几种。1、有些诗歌为了笔墨经…  相似文献   

20.
星星映在朦胧的窗棂——试谈夸西莫多的艺术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夸西莫多是意大利著名的抒情诗人,他的诗歌深沉厚重,他常用的诗歌技巧是象征、想象、使用哲理、语言的严肃性和音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