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正"画苹果"这一简单的题目,对学生来说很容易,我却把它安排在了新生入校后的第一节美术课上。一上课,简单的自我介绍过后,我便组织学生进行"画苹果"的绘画游戏。学生初听到题目时很纳闷,觉得教师怎么会出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然后都信心满满的在纸上图画着。我随机找了五名学生在黑板上向全班同学展示。完成后,我让所有的学生找黑板上的"五个苹果"的共同点。学生很好奇,聚精会神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日本的一堂小学美术课上,老师教孩子们怎样画苹果。老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子上,一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下摔坏了, 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啊!”老师鼓励地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请你结合生活的感受,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擂台题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市平谷第一小学,一次上“画水果”一课,同学们画出了各式各样的水果,其中一个学生画的苹果很特别:苹果长着把儿,似小茶壶。任课教师把他的作业展示在教室前边,问:“你画的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给大家说说好吗?”学生说:“我画的是苹果,吃苹果要削皮,削完皮不好拿,我要培育出一种带把儿的苹果,便于削皮拿着吃。”这个学生的“创意”没有引起哄笑,而是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掌声。在这里,更多的教师在课堂上注意体现“六还给”,即: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教室空间还给学生;把活动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探索权利还给学生;把创新可能还给学生;把张…  相似文献   

4.
偶然间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美国小学生画苹果,老师拎来一筐苹果,由学生任挑一个去画:日本的小学生也是拿着一个苹果自己去画;而中国学生画苹果.往往是由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先画轮廓,然后这边涂红、那边描绿,老师还要再三强调不要画得不像……结果中国学生“克隆”的苹果最像!读了这则文章,我思考颇多。当今信息与知识的发展特征之一是呈正几何级数不断在倍增.而现代美术教育主要是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一所小学的一堂美术课上,一位教师教低年级学生画苹果。教师发现有位幼儿画的苹果是方形的,于是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孩子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苹果滚落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啊!”教师鼓励他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苹果。”把苹果画成方形,显然脱离了实际;而那位日本老师却循循善诱,引导孩子说出画方苹果的原因,并且鼓  相似文献   

6.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国外教育见闻:教师指导了画苹果的方法后,便安排学生进行绘画,讲评作业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一不小心苹果摔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就不会掉到地上摔烂了。”老师听  相似文献   

7.
一位教师在教学生画苹果时 ,发现其中一个孩子画了一只方形的苹果 ,便问他 :“你为什么画一个方苹果呢 ?”孩子回答道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 ,他拿来苹果想放在桌子上 ,可一不小心苹果却滚落到了地板上 ,使自己感到很难堪 ,就想 ,要是苹果是方的 ,不就不滚了吗 ?于是就把苹果画成了方的了。”老师听完他的话后 ,微笑着说 :“你想得好 ,祝愿你将来能培育出又大又好的方苹果来。  相似文献   

8.
曾听说 ,日本的一堂小学美术课上 ,老师教孩子们画苹果。老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 ,于是耐心地询问 :“苹果是圆形的 ,你怎么画成方形的呢 ?”学生回答说 :“爸爸把苹果放在桌子上 ,一不小心 ,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 ,我想要是苹果是方形的 ,该多好呀 !”面对孩子稚气十足的回答 ,老师没有指责 ,没有嘲笑 ,郑重地鼓励他说 :“你真会动脑筋 ,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真可笑 !世界上哪儿找得出方苹果 ?要培育方苹果 ,做梦去吧 !”我敢肯定 ,有人看了这个材料 ,一定会如此嘀咕。莱特兄弟说自己要像鸟儿一样在蓝天上飞翔 ,招来了多少人的…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的一位中学美术老师教学生画苹果,他将苹果画在黑板上让学生临摹,结果学生画得很像老师画的苹果。而美国的美术老师教学生画苹果是这样的:他每人发一个苹果让学生画,结果学生第一次画得不像苹果,第二次画得有点像苹果,直到第三次才画得像苹果了。以上实例体  相似文献   

10.
石会泳 《教师》2010,(1):125-126
偶然问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美国小学生画苹果,老师拎来一筐苹果,由学生任挑一个去画;日本的小学生也是拿着一个苹果自己去画;而中国学生画苹果,往往是由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先画轮廓、然后这边涂红、那边描绿。老师还要再三强调不要丽得不像……结果中国学生“克隆”的苹果最像!  相似文献   

11.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师让学生画理想苹果并把作品挂在黑板上展示评比,大都学生都是按照现实生活中苹果的本来面目精心创作,可有位学生居然画了个“四四方方”的东西.教师很惊讶地赞扬该学生的作品很有个性,请他谈谈自己创作时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中高段语文课本基础训练中,有的题目粗看起来很简单,学生也往往简单从事,“照样画葫芦”,练习作了,却无提高。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1的第二题;抄写下面词语抄写俯视微弱包含神圣描绘躺卧柔和松弛彼此楼堂馆所春夏秋冬衣帽鞋袜学生见这类题,便依次抄写一遍了事,收获何在?我曾听学生嘀咕道:“又是照抄词语!”在他们看来,是一种不动脑筋的题,根本没有作的必要。其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外国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足球比赛的作文。有位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由于今天晚上下雨,足球比赛延期进行。”一篇作文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可这位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在他的本子上写了“很有创意”。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以前听同事说过的一件事:有一个同学把苹果画成方形的,还有一位学生把蔚蓝的大海画成红色的。老师称赞说他们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学复习课“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对称轴的理解,在练习时就这样设计: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有关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看了题目后,学生非常高兴,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不可能难住他们。在学生依次到黑板上画出了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对称轴后,最后一个该画圆的对称轴了。看看他们一个个前俯后仰的兴奋劲儿,真想“治治”他们。班上的“小调皮”更不得了了,简直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了?于是我就喊他到黑板上画圆的对称轴,这下他更高兴了,边向我做鬼脸边跑上前来。为了“挫挫”他的…  相似文献   

15.
并州路小学在课堂教学改 革中,尝试把生活经验引进课 堂,使课堂成为生活的一个部 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镜头一:美术课上画 《洗澡》 一图,学生们一听题目就乐了, 七嘴八舌地说:“洗澡$ 洗澡也要 画$”老师说:“孩子们,你们洗澡 时周围会发生些什么趣事$”学 生有洗澡的经验,有的说 “我们 打水仗,水花溅的到处都是”;有 的说 “妈妈给我擦背时很痒痒, 我老是哈哈笑”;还有的说 “洗头 时,肥皂沫溅进眼睛很难受,我 老是哇哇大叫”……“看来,你们 的经验是很丰富的”,教师说, “你们想…  相似文献   

16.
期末临近考试,我改变了以往的考前说教,而是拿起一支粉笔对学生说:“老师要画一幅画,作为考试时的礼物送给你们。”说完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两只大大的眼睛,并在眼睛里写上“徐老师”三个字。画毕问:“你们喜欢这礼物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一个学生说:“我喜欢,老师送给我们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看清题目。”另一个学生说:“老师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仔细检查,不要写错。”我接着说:“老师虽然不能监考,但我把两只大眼睛留在黑板上,看着你们考试,看谁认真仔细,好吗?”“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稚气的声音。考试完毕,试卷批下来,效果十分好,…  相似文献   

17.
苹果是方的     
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丰富的、独特的、非常耐读而且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用智慧和理性去解读。读过这样一个事例,在日本小学的一堂课上,老师教同学们怎样画苹果,他发现有位学生画的苹果是方的,于是耐心地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  相似文献   

18.
我怎么啦     
前几天,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外国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写一篇关于足球比赛的作文。结果一位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今天晚上由于下雨,足球比赛延期进行。”一篇作文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可这位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在他的本子上写“很有创意”。这不禁让我连想到以前听同事说过的一件事:有一个同学把苹果画成方形的,还有一位学生把大海画成红色的,可老师称赞说,思维独特。  相似文献   

19.
笔者听过一堂高水平的小学数学课,课题是“分数的意义”。教师对于单位“1”既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讲得十分清楚。特别是引导学生自编了许多题目,起到了加深学生对分数理解的作用。不过在被听课同仁大都看好的一道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上,笔者有不同的看法。这道题实质上是一幅图,图上画有1只桃子,1个西瓜,2只香蕉和4个苹果。苹果中又分为两类:红苹果与青苹果各2个。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幅水果图,即兴编题,并接着自己说出答案。于是,学生编出了各种题目,并叙述出题目要求的分数。如:  相似文献   

20.
风的请求     
一天早上,我正在画画,一阵风握住了我的画笔。“请把我画到画里。”它说。把一阵风画进画里?我可不会。“不用担心,把我摁在画布上,涂上颜色就行了,很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