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赖杉 《四川教育》2001,(7):51-51
一、复习铺垫 1.口诀接力. 让学生齐背2~6的乘法口诀.(采用女生背口诀的前部分,男生背相应的得数.) 2.把口诀补充完整. 教师出示下面各题,让学生把口诀补充完整.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铺垫 1.口诀接力。 让学生齐背2—6的乘法口诀。(采用女生背口诀的前部分,男生背相应的得数。) 2.把口诀补充完整。 教师出示下面各题,让学生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 )得八 四( )二十 ( )五二十五( )六十二 三( )十八( )六三十六 3.根据得数,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教师分别出示“2-6乘法口诀”的得数,让学生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4.说图意,写算式。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法的意义,现在请你观察图示,在学习小组内说说图的意思,并写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出示下图: 二、教学新课 师:…  相似文献   

3.
在学完2到7的乘法口诀后,教学生8的口诀,学生有了较好的学习基础。据此,8的乘法口诀这堂课教学应突出两点:自主学——因势利导,促成迁移,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基础自编8的乘法口诀,寻找和运用记忆口诀的方法识记口诀,并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发现规律的能力、记忆能力寓于教学过程中;快乐练——通过齐读、默诵、齐背、小组赛、个人赛等多形式、有趣味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当堂熟记口诀,巩固和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4.
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一般只要求学生理解“小九九”口诀表,能对口诀表横着背(从左往右)、竖着背,拐弯背。然而,由于表中45句口诀,全部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无论学生背得怎样熟练,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两个弊病:其一,在乘除法计算中,遇到需要大数在前,小数在后的口诀时,学生必须先在思想上把这个口诀转化为小数在前,大数在后的口诀,然后,再从口诀表中选用,影响了计算速度。其二,学生只熟悉小数在前,大数在后的乘法口诀,无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思维过程中,都显得简单、单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尤其是逆向思维能力)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教学乘法口诀中注意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掌握规律,灵活应用乘  相似文献   

5.
正课前思考"7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已掌握乘法意义以及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因为之前有1—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经历,所以很多教师在"7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往往"复制"了前面口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图意,顺次求出"1个7、2个7"至"7个7",接着试编口诀、记忆口诀,最后运用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样教学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因机械重复导致学习兴趣衰减。如果把课堂定位于让学生会编、会背、会用口诀,那么这种缺乏挑战性的学习会让学生觉得所有的乘法口诀都是一个套路,没什么可学的。  相似文献   

6.
1.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选择如小数第三册教材,要求学生在学习了表内乘法(一)后,能熟练地背出2~6的乘法口诀。在初背口诀阶段,我提出这样三种不同的作业要求: ①能够顺利地一次背出乘法口诀; ②在顺利背出口诀的基础上,能够很流利地一口气背完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7.
关楚清 《考试周刊》2009,(25):211-212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式及化合价的知识这部分的内容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部分,又是初三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分化点。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忆,通常教师都会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成口诀,然后让学生背诵。但是学生往往把口诀背得很熟,真正应用化合价推导化学式,  相似文献   

8.
乘法口诀课我按照趣引(创新内容,引口诀)——巧探(合作探究,编口诀)——速背(形式多样,背口诀)——广用(联系生活,用口诀)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兴趣盎然地体验、发现、构建,在有效的研究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乘法口诀是乘法运算最基础的知识。如果来法口诀掌握不好,只会背,不会用,这将直接影响各种运算和计算能力的提高。因此,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是非常必要的。一、重视来法口诀来源的教学,有利于理解口诀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要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关键...  相似文献   

10.
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例1(部编六年制数学六册80页)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理解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积的定位法则和拨珠顺序,学会“乘积不满10”的一位数乘法。教学过程如下:一、基础训练1.累加练习。先指定一学生背“小九九”口诀,再让全班边背口诀边在算盘右边两档连加,即“一一得  相似文献   

11.
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是学习乘除法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练习时除要求学生按照乘法口诀表横着背、竖着背,熟记乘法口诀外,还可要求学生按积的大小顺序“想得数背  相似文献   

12.
<正>教过低年级数学的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学生为什么有时会听不明白教师在说什么;题目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明白意思:口诀背了很多天还是只会背那几句;题目要求打√却总是把得数算出来……一次听到学生读语文课文,受到启发,我开始在数学课上让他们读要求、读问题、读口诀……小试牛刀后,我发现这样的"读"竟然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理解题意的速度加快了……我开始探索——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我上了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小熊请客》。由于是借班上课,在上课前我委托该班数学老师帮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对5、2、3的乘法口诀掌握不太好(顺着背还行,挑着背错误较多)。于是,我将第二个教学目标由"理解并熟记4的口诀"调整为"理解、会背4的口诀"。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习表内乘除法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口诀,为此我采取游戏的方法,效果较好.看手说积.由一方指定背几的口诀,几就作被乘数.再用手随意表示出不同的数作乘数,分别与己指定的数相乘,另一方随手说出积.如指定背5的口诀,5就分别与手表示的数相乘.这样不仅可以背5×1,5×2,5×3,5×4,5×5,也能背5×6,5×7,5×8,5×9.  相似文献   

15.
1.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小学生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步骤,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学生模仿获得成功后,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16.
一、常用激励性评语,增加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堂评价应以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为主.再辅以情感、动作、眼神等活性元素的融入。如教学“七的乘法口诀”时,刚上课,一生就站起来大,旨说:“老师,7的乘法口诀我会背。”随后许多学生郜附和着说自己也会.有的甚至还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尽管学生的发言让我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17.
整体感知:本单元是学生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会归纳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解诀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的基础上,学习7-9的乘法口诀,完成乘法口诀表,进一步会用乘法解诀简单的实际问题。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随着口诀数的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在解诀问题方面,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较困难的。7的乘法口诀,是通过学生操作实物(七巧板),得出连加,由此引出列表呈现用7连加的结果,把7的乘法口诀填完整。8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18.
1 巩固和复习1 -9的乘法口诀并熟练地运用口诀求商。2 采用电教手段 ,寓知识学习于音乐游戏之中。3 通过活动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卡片、苹果树活动过程 :一、配乐背口诀师 :你们学过了乘法口诀吗?下面我们一边听音乐 ,一边背口诀 ,好吗?二、对口令师 :小朋友背得真好 ,现在我们一起来对口令 ,老师说上半句 ,你们说下半句。三八()二九()三四()五七()六七()二六()三七()九九()八九()四六()()()二十七()()七十二()()五十四()()二十四三、看算式说得数师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 ,是谁呢…  相似文献   

19.
从读幼儿园起,他就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课堂上老师让默写生字,他永远写不对笔画;老师让背乘法口诀。他就是背不下来。在上学的十多年里,他不断地转学、插班、留校察看,甚至连上补习班都惨遭劝退。  相似文献   

20.
写在前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教学前,笔者做了初步调查:一方面绝大部分孩子听说过乘法,而且还会用乘法口诀算出结果,有的甚至能把乘法口诀表全部背下来;但另一方面,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乘法,对乘法是怎么产生的、学乘法有什么好处等,几乎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笔者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必要性);二是让学生领悟乘法运算的意义(简易性).这对学生后续学习乘法口诀,理解其来源,熟记乘法口诀,正确解答乘法应用题等内容具有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