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高频高压电源,并且利用该电源在空气中实现了辉光放电。  相似文献   

2.
大气压下辉光放电(APGD)在医疗灭菌和工业生产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选取了大气压下普遍认为较易产生辉光放电的氦气作为反应气体,分别在不同气压(数百帕直至大气压)下,将其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覆有介质材料的两平板电极之间,利用频率可变的高频电源,产生了介质阻挡辉光放电。通过对不同气压下的放电电压和电流比较,讨论了压强变化和电源参数对于氦气环境下稳定辉光放电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机理,实现大气压下空气环境中稳定的辉光放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质阻挡放电(DBD)属于低温等离子体的一种,其相较于辉光放电、电晕放电、射频放电和微波放电等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中。主要对针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表面的处理系统的搭建进行叙述,同时对系统的运行过程以及处理PDMS后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热阴极辉光放电工作在大电流状态,具有向弧光放电转化的趋势。事实上,由辉光放电向弧光放电的转化,是人们获得弧光放电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这个辉——弧转化趋势对辉光放电的稳定工作是不利的。为了抑制阴极上的拉弧现象,除了对阴极的材料和工作温度进行研究外,还需要对阴极的其它一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实验表明,这些因素对于辉光放电的稳定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测量辉光球放电参数,根据介质阻挡放电原理解释放电现象,讨论安全问题,发现利用辉光球可以实现常压空气中电晕、沿面流光和体积介质阻挡放电三种模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微波等离子体研究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多种物理方程,仿真等离子体瞬态机理。仿真描述等离子体放电过程,获取等离子体在大气压微波激励产生和维持的机制,给出电子密度、电子温度、气体温度的瞬态与空间变化,数值仿真的方法节约成本、缩短研究周期,且能够更清晰的描述放电过程的瞬态物理特性,是研究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的非常重要的途径。点评人:华伟,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波等离子体、微波化学、射频电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变压器油为样本,自行研制了一款液体击穿装置;尝试对针-针电极间隙变压器油实施了放电测试,观察变压器油放电期间带电粒子的分布情况与变化。记录各种条件下产生的击穿电压,总结基本规律,旨在利用液体介质自身的绝缘特性,对脉冲功率设备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合成、材料制备等技术领域,低温等离子体因其独特的化学活性而被广泛地研究及应用。本文从低温等离子体发生机理出发,介绍了几种不同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放电模式,结合多晶硅生产中氯硅烷制备工序,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附加催化剂,结果表明:在频率100kHz、5kV电压激励下,H2/STC摩尔比10∶1,反应气以5.0L/min流经反应器,STC一次转换效率达到5.32%,在此基础上,提出低温等离子体在多晶硅行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辉光放电质谱法是一种固体样品,目前的研究不仅对其在金属材料上痕量以及超痕量杂质进行了分析,还在半导体材料上在痕量以及超痕量杂质进行了有效的分析。近些年来,在制样方法以及离子源装置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改进,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的就是辉光放电质谱法在无极非金属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离子渗氮又称为辉光离子渗氮,它是一种在压力低于105Pa的渗氮气氛中,利用工件(阴极)和阳极问稀薄含氮气体产生辉光放电,借助于高压直流的电场作用,使气体原子成为带电离子,以极高的速度撞击到工件表面,从而被工件吸附的渗氮工艺。本文研究了38CrMoAl钢运用离子渗氮后耐磨性能。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试样的组织和相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渗层的硬度变化;并对其进行耐磨性的检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对离子渗氮具有很强的催渗作用,渗层深度提高了近1倍,耐磨性优于普通离子渗氮。  相似文献   

11.
正等离子体物理是研究等离子体的形成及其各种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宇宙间的大部分物质处于等离子体状态。19世纪以来对于气体放电的研究、20世纪初以来对于高空电离层的研究,推动了等离子体的研究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起,为了利用轻核聚变反应解决能源问题,促使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蓬勃发展。至此,等离子体物理学已发展成为物理学的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在这个学科发展中,  相似文献   

12.
材料的使用性能与材料的固有性能、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材料的制备/合成工艺等息息相关。控制材料的成份对薄膜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应溅射过程中,采用等离子体辉光发射强度能谱控制参与反应的金属粒子或反应气体的浓度或状态,并通过实时反馈系统进行比例调配,可以获得需要的化学计量比薄膜。陶瓷硬质涂层,如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金属掺杂DLC等,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模具制造、地质探钻、纺织工业及航天航空领域。但薄膜中各组份的化学计量比对其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先总结了反应磁控溅射制备陶瓷硬质工具涂层过程中,使用等离子体辉光反馈控制系统提高工具涂层成膜过程的稳定性以及各元素计量比,实现性能提升的现状。然后基于我们的实验结果,阐述等离子体辉光发射反馈控制系统在硬质装饰膜中的应用前景,希望通过等离子体辉光发射反馈系统控制装饰膜层中的成份与沉积速率,真正做到反应状态与时间的积分得到所需要的颜色,从而解决现如今依靠仿制跟踪、经验积累以及反复试错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详细概述了国内外各种内燃机微波放电等离子体点火器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与传统点火器做了对比,分析了各种点火器在增燃减废方面的优缺点。最后,指出微波放电等离子体点火以后的发展趋势,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04,(1):61-63
伦琴发现了X射线 1858年,德国的盖斯勒制成了低压气体放电管.1859年,德国的普吕克尔利用盖斯勒管进行放电实验时看到了正对着阴极的玻璃管壁上产生出绿色的辉光.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阴极直流辉光等离子体CVD技术制备了掺硼金刚石膜电极(BDD),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对电极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苯酚降解实验证明所制备的BDD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09,(7):31-31
近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稳态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先进诊断技术”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这些诊断技术将有利于提升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的物理实验研究水平。诊断技术与设备是指在科学实验中获取各种重要实验参数的技术和设备系统。“稳态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先进诊断技术也就是在核聚变实验中,获取等离子体温度、密度、放电时间等一系列重要参数并加以分析的科学技术及设备。  相似文献   

17.
《内江科技》2016,(10):113-115
正短电弧加工的加工本质是通过加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上的电压击穿极间间隙,形成电弧放电。电弧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熔化金属达到蚀除金属的目的。因此,要研究短电弧加工的机理首先要了解电弧放电基本理论,了解其通道中的粒子形态及性质、粒子运动状态、通道特性、电弧放电电压特性、通道形成理论及介质对通道的影响等。1通道粒子形态的定义及其特点电弧通道粒子形态主要为等离子体它是电离的气体物质,它被称为物质第四  相似文献   

18.
超高压输电设备在正常营运情况下,表面电晕放电现象微弱,但由于外部环境或设备质量问题影响,设备表面出现严重放电情况。文中提出利用紫外成像仪对1000kv超高压输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实行检测,先根据气体放电理论可获知高压电气设备外绝缘面在放电过程产生光辐射,利用紫外线光辐射强度描述带电粒子运动状态和空间带电粒子状态,并采用紫外辐射强度作为放电程度表征参数,形成基于紫外成像表征的超高压输电设备在线检测方法;然后,以两种绝缘子为研究对象,进行电晕放电紫外成像检测实验,将带有污秽物的支柱绝缘子及清洁的支柱绝缘子在工频电压条件下做对比实验,紫外成像仪可准确获取放电具体位置;利用合成绝缘子以不同天气为实验条件,通过上述检测手段对合成绝缘子放电位置实现了准确定位。实验证明,运用基于紫外成像仪的检测手段可以有效检测超高电压设备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9.
利用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的纳秒级的高压脉冲施加于混凝土试品,研究其击穿破坏效果。通过调节脉冲电压幅值研究不同厚度的混凝土试品击穿场强与厚度的关系。通过使用不同放电电极研究放电破坏效果。实验结果发现混凝土的击穿场强随厚度增加而减小。不同电极放电会产生的破坏效果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0.
高压开关柜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其安全运行对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根据局部放电暂态对地电压(TEV)和超声波检测法的特点,在实验室设计了3种典型的绝缘缺陷,并利用TEV和超声波两种方法对绝缘缺陷进行了联合检测,分析了各种放电的信号特征,研究结果对于开关柜局部放电的现场检测及模式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