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正>希望《江苏教育》办成"为职教代言,促师生发展,向人民汇报"的创新高地。——南京市中华中学副校长尹刚《江苏教育》:传播职教前沿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推江苏职教发展。——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职教教研员傅红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学论文写作。如何才能写好教学论文?很多教师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2018年3月的《江苏教育》(教师发展)中,一组题为《找寻"适我"的教育写作之路》的文章满足了教师的需求。从寻找适合自我的写作方式开始,到如何选题、如何处理做与写的关系、如何构建框架等  相似文献   

3.
声音     
《江苏教育》2012,(26):2
《江苏教育》,一本富有内涵的杂志;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刊物——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教育集团贡和法直面教育难题,倡导管理创新,发掘基层典型,策划破题之道,《江苏教育》助推教育科学发展。——江苏省句容市教育局滕秀平  相似文献   

4.
声音     
<正>从教18年来,我越来越体会到一位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系统的专业阅读与研究。专业研究之路走得越远越深,成长之路就会走得越远越笃定。在读完《江苏教育》"方法论""呼唤名家""成长故事"等栏目之后,我更加坚信这种想法。孙向阳老师的《教师为何做研究》中说:"在为学生个性发展、社会进步和教学科学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这就是教师做研究的目的"。教师的专业  相似文献   

5.
一、当下教育研究的"地表现象"《江苏教育》有"大家意识",关注真正的"大家",全力将"大家"介绍给大家,影响深远。《江苏教育》更有"平民情结",以极大的热情扶持一线的普通教师,乡村教师尤其受到眷顾。《江苏教育》在推动苏派教学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也是《江苏教育》的忠实读者。在阅读中我发现,教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2018年第14期《江苏教育》(教师发展)中的《课堂: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我的成长故事》一文,周智宁老师回顾了自己先后任教4所学校,从普通老师成长为江苏省思品学科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周老师的成长经历了"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偏僻村小的历练;度过了"行是知之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读了2020年12月《江苏教育》(教师发展)汪宁老师写的《构筑名师成长的"六大支柱"》一文,我深有感触。汪老师说,名师成长既要有高人指点,也要有"同仁共生",更要靠自身追求,努力构筑名师成长的"六大支柱":思维为基、健康为本、课堂为根、读书为源、研究为重、主张为要。作为一个山区偏远村庄小学的普通教师,我一直追求自身专业发展的提升,并在不断进步。我极赞同"读书为源——汲取智能活水",因为愿意读书,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有了深刻的观察。愿《江苏教育》(教师发展)能成为每位教师的案上书、枕边书!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江苏教育》(教师发展),一份关心教师发展的好期刊,一份表达教师心声的好期刊。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两个栏目——"对话名师"与"成长故事"。与名师对话,从名师的教学主张到其教育思想,我都一一拜读、感悟、尝试理解,以其为学习的楷模,激发自身发展的动力。"成长故事"是一个个普通教师成长发展的轨迹,其专业成长、用心育人的故事让我感动。教育生涯虽有限,但其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20年4月刊发了"独家策划"《线上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再出发》,笔者阅读后深有感触。"线上教学"与其说是一种挑战,不如说是一种机遇。在线上教学中,教师的主动学习仍是根本之策。一是现行的"线上教学"已经在向我们提出挑战,我们教师要研究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9月起,《江苏教育》正式改版为周二刊。改版后的《江苏教育》将在每月15日出版"教师发展"专版,致力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理念引领和方法指导,为教师教育工作提供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的平台。《江苏教育》(教师发展)开设有"视点""独家策划""政策解读""名家视线""发展论坛""经验荟萃""观点参考""问题讨论""方法指导""阅读推荐""成长故事""呼唤名家""职业心得"等栏目。《江苏教育》(教师发展)现公开征集稿件,征稿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正>《江苏教育》(心理健康)满足了一线心理教师的成长需要,让心理教师在阅读中汲取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自身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祝她成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最具指导性的刊物。——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蔡志红作为一线心理教师,我们需要像《江苏教育》(心理健康)一样的专业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江苏是中国的教育"高地",与《江苏教育》(教师发展)相伴已经有两年。一个渴求专业发展的教师如果隅于一座学校,一个地区,甚至一座城市……这些都会变成思想者生存的局限。《江苏教育》的魅力在于每一位不甘于做"教书匠"的"思想者"绽放出的"思想之光",做一位不断思考的践行者。《做一个眼中有光芒的教师》激励我,当一位教师要"点亮孩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打开《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20年8月专刊,一幅幅生动的成长画卷便在眼前铺陈开来。《江苏教育》70年的办刊历程,既呈现了江苏教育的发展史,也记录着江苏教育人的成长史。成长是一种自觉选择、自我培养和自由发展,而在成长过程中,与一些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书籍的相遇,是至关重要的。《江苏教育》于我而言,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8年第4期《"人的特性":学校专业性的特定内涵》一文,从儿童成长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团队的特定工作方式、教育教学活动所具有的人的特征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校教育的专业性所具有的独特性。文章让我们更加冷静地审视与思考学校教育的本质:要遵循儿童成长规律,要努力提升每个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准、教师之间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教师的发展需"三驾马车"的拉动:育人传道是教师专业成就的前提,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名的引擎。阅读《江苏教育》教师发展创刊号,欣喜地发现这是一本给予中小学教师发展以专业引领的好刊物。品《兰幽香风远——对话王兰》,王兰老师"爱教育,爱学校,爱孩子"的教育信念揭示"师爱"是做好教师的前提。读名家朱小蔓的《把教师当作生命主体看待》、成尚荣的《做个好教师》,被他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江苏教育》2012,(32):2
《江苏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促进特色发展;面向每一个岗位,促进创新发展;面向每一位教师,促进专业发展。——南京市浦口区教师进修学校陈向东《江苏教育》,一线教师的交流平台,名师专家的成长摇篮,实践理论的沟通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2012,(12):22
"教师研修与专业发展系列专论"稿件已连续刊发了一年,到本期已临近尾声。在这一年中,由赵其坤老师领衔的团队与我们一起追踪教师成长的轨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培养模式,期望能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次话题关注教师从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磨课"作为园本教研模式,已经成为幼儿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园以选拔参加安徽省音乐教学研讨活动为契机,对大班音乐——五河民歌《如今幼儿园新事多》(原创)为案例,进行了磨课历程。下面就此案例中的精彩片段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来透视磨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的发展在学校,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制约学校教育的发展,校本教研是保证课改纵深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丰富教师内涵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参与的兴趣,让教师主动乐意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学记》中"独学则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句,说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的重要性。同样,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合作是个体获取教改信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起,《江苏教育》正式改版为周二刊。改版后的《江苏教育》将在每月15日出版"教师发展"专版,致力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理念引领和方法指导,为教师教育工作提供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的平台。《江苏教育》(教师发展)开设有"视点""独家策划""政策解读""名家视线""发展论坛""经验荟萃""观点参考""问题讨论""方法指导""阅读推荐""成长故事""呼唤名家""职业心得"等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