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山东省日照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翼,因"日出先照而得名",这里的人们驭海为生,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渔文化。日照"满江红"流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其曲调优美抒情,在日照沿海一带广泛流行,其内容与演唱都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2.
吕家河村传承的民歌,数量惊人,至今仍是活跃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更为举世所罕见。其曲调虽多从外地传入,地方特色不足,但却有如收藏各地展品的展览室,有其特殊的价值。歌词中有一些独具地方色彩的作品。特别是《白莲教闹五更》以及长达约2 000行的"阴歌"等,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方特色文化发展迅速,传统视觉符号已经逐渐被取代,随之而来的是地域标志性特色被融合消化,东北特色视觉符号的提取与应用能够有效地保证地域属性完整.东北特色视觉符号主要从东北特色艺术形式、东北特色技艺中提取.将其应用于本土包装设计中,突显视觉效果的独特性、丰富性、标志性和完整性,形成系统的包装设计思路,从而促进东北本土...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于普通高校来说,不仅是机遇,还是挑战。尤其是普通高校的音乐专业,在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更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相契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开发,满足地方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将地方音乐文化人才的培养与"一带一路"战略文化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我校地处东北,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音乐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将普通高校与东北地域特色结合起来的策略,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泸溪县苗族音乐,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曲调委婉,节奏明快,格调清新,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基本不用道具,不需布景,也不需要伴奏,都是以苗族的方言和不同曲调进行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本文首先分析泸溪县苗族音乐的发展现状;然后重点分析其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进而将其与土家族音乐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保护和传承泸溪县苗族音乐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莲花山花儿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民族曲调,主要起源于吐蕃地区,受到吐蕃文化的重要影响.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沉淀,这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曲调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形态特征,成为传唱在洮河中、上游地区,汉、藏、回、土等民族群众中的一种汉族山歌.本文从当前的文化传承主流情况下对莲花山花儿的音乐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地探究,将其特征主要归纳为:地域性;独特性;情感性和娱乐性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苏剧作为苏州地区的地方剧种,以苏州方言为依托,具有曲调委婉清丽、唱腔朴实细腻的地方特色。长期以来,苏剧处于衰微的窘境。通过与其他地方剧种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苏剧在其成长和发展中存在着自身和外在的不足,其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通过重塑艺术个性来展现其艺术魅力,建设一支"出人出戏"的传承和演出团队。  相似文献   

8.
瓯剧     
正又名"温州乱弹"。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温州以及福建省的东北部。历史悠久,至今约有三百余年。曲调清丽宛转,表演细腻真切。乐器以笛子、板胡、二胡、三弦为主,打击乐器用多大锣、大鼓。曲调兼唱高腔、昆腔、滩簧和乱弹。瓯剧还分正乱弹与反乱弹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秦妍妍 《考试周刊》2010,(28):43-43
《绣荷包》作为一首传统的民间小调,其分布范围很广泛,几乎遍布全中国。本文从该民歌的曲调特征、歌词风格与衬腔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鲁南民歌《绣荷包》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其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目标突出"地方性"特色;人才培养规格突出"高级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突出"社会必需"特色;办学过程突出"示范性"特色。广西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培育,应以地方特色为主要依托,以办学质量为重要保证,以"和谐高职"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道情又称“渔鼓”,又名“黄冠体”(道人的装束),源于《九真》、《承天》等唐代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传出世思想,后经演变发展为我国民间曲艺的一种。陕北道情是以清涧道情为主体,吸收了陕北民歌及陕北说书的部分曲调,极吴陕北地方特色,成为陕北地区民间曲艺的重要形式,其曲调丰富,音乐优美,主要体现在衬词、节奏、唱腔、调式、过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东北方言中的附加式空间词相对比较封闭,数量不多、形式明确,且极富地方特色。其特点之一是空间词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平衡性,以"长、短、宽、窄、高、低、粗、细"等为代表的几组空间反义词,在词类转化、结构语义、疑问方式等都存在着不对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幽默各有不同,当赵本山带着他那独具东北特色的方言在每年春节晚会上"忽悠"大家时,方言幽默就已经开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看看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多彩语言,你乐了吗?  相似文献   

14.
梆子戏根据分布地域的不同,音乐的唱词和曲调也各不相同,具有了浓厚的地域风格特征.当代对于传统音乐的分析,不仅仅只停留在音乐形态的分析,而是结合了地理、历史、语言等多方面状态的整体研究.淮北梆子戏是皖北地区的地方小戏之一,极具地方特色,其发展必然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本文从音乐与地域的关系、地域特征对淮北梆子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幽默各有不同,当赵本山带着他那独具东北特色的方言在每年春节晚会上"忽悠"大家时,方言幽默就已经开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看看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多彩语言,你乐了吗?  相似文献   

16.
幽默各有不同,当赵本山带着他那独具东北特色的方言在每年春节晚会上"忽悠"大家时,方言幽默就已经开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看看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多彩语言,你乐了吗?  相似文献   

17.
为供济东三省经费所需,清朝中央岁拨"东三省官兵俸饷",由盛京户部赴京师领解以备支用,由是形成系统的"赴京领饷"制度。清前期该制度运转有序且日臻完善,有效改善了东北地方入不抵出的财政困局。清中后期以来,因中央财力匮竭,制度渐趋废弛,东三省俸饷筹措日艰。"赴京领饷"制度的兴衰隆替与清朝财政盈缩有着密切的因应关系,其制度变迁更对清代东北地方财政运作、中央与东北地方财政关系演变,以及清朝东北边疆经略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果朋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115-116
湘西北侗民歌是数量最多、生命力最强、特色浓郁的歌种,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曲调多样,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对湘西侗族情歌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地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特点,探索民族音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润腔又称加花,是民间音乐中使曲调变化的手法,即在基本曲调上加花,以增加曲调的华彩.它是民族音乐中极富特色的技巧之一,是形成演唱风格、民族风格的主要因素和手段.实践中,只有对润腔技法有了较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它.西北民歌作为中国民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润腔手法有其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0.
艺术歌曲是勃拉姆斯音乐创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主要通过对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音乐结构特色、歌词取材特色、曲调的创作特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其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