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无形遗产的原生民歌,被有形的民间传承人承载着,而民间艺人的老龄化和后继无人现象日益凸显,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高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将原生民歌更好地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实现活态传承,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原生民歌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种民间原始文化的记载,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伟大文明的结晶,具有丰厚饱满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研究价值。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原生民歌的传承是当今关注的话题。对原生民歌在民族声乐教学中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高校原生民歌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巢湖民歌在原生语境下的生存现状和社会功能,深入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记录并分析了巢湖民歌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的音乐生活,并且阐述了巢湖民歌在民间礼俗中的传承以及传承主体的生存现状。指出民间礼俗用乐所获取的显性的经济报酬以及身份认同等隐性的经济地位是支撑巢湖民歌传承的主要方面,应该对传承人及其音声技艺生存的文化空间采取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最佳方式。通过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搞好黎族民歌传承工作,既要抓好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具有地方性师资人才为目标,培养地方性、师范性的特色人才,为地方基础音乐教育输送新鲜血液;又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地方性"有利条件,加大黎族民歌传承的科学研究力度,深入研究黎族民歌的文化领域、教学领域以及新民歌创作,建立较为健全的黎族民歌教育传承体系架构,让黎族民歌文化得以良性保护、弘扬、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黄金中 《文教资料》2012,(29):91-93
本文分析了原生态民歌面临的生存危机,高校音乐教育应肩负起保护传承原生态民歌的重任。采取有效措施,让原生态民歌不仅得到保护、传承,而且能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一些民歌文化比较丰硕的地方,为了保护与传承当地的这份宝贵遗产,先后将地方民歌引入到教学当中,忻州师范学院地处山西省忻州市,河曲民歌则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的地方民歌,有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将通过河曲民歌融入高校声乐课堂的重要意义、河曲民歌在高校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现状及河曲民歌进入高校课堂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以促进地方民歌得以科学合理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民间艺术历史发展当中,民歌艺术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人们对民歌的加工、改造和创作从未停止。本文以民歌的传承为探讨对象,通过对民歌的起源、功能、题材等特点出发,阐述了民歌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8.
德州民歌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两大区域,并具有优美抒情和豪爽粗犷的地域特色。当前,德州民歌的传承面临严峻的形势和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历史传承、政府支持、社会普及及高校教育等几个层面,探索德州民歌传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民歌的传承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作为一个从事民歌传承工作的专业工作者,黄榆婷思考并正实践着以儿童合唱团为载体,用这种形式为民歌的传承发展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民歌作为民俗文化中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密切关联,属文化系统即精神文化范畴。通过繁昌民歌田野调查实践,对繁昌民歌中包含的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中呈现的民歌进行详实梳理并例证了二者的密切关联。民歌记录历史、承接文化,映射着丰富多元的民俗,民俗文化则是民歌传承中重要"物"的载体。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构建民歌"活体传承体系",将开展民俗活动与传唱民歌链接起来共同发展,才是民歌康健"传承"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文章立足巢湖民歌的艺术特色与民族风情,旨在进一步探索巢湖民歌融入当代地方高校公共音乐课堂的可行性,以期结合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方针,巧妙融入时代音乐教育的需求,为巢湖民歌声乐艺术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开辟声乐传承之路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塔塔尔族民歌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试图为塔塔尔族民歌的生存寻觅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第一要务。笔者在不断研究中找到一些更好地传承、传播和保护塔塔尔族民歌的措施,以期使这一民族音乐奇葩能够开得更加绚丽夺目。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短调民歌是内蒙古自治区极富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品种,在民族民间音乐普遍遭遇传承困境的当下,如何将其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为其探索在高校中的传播与传承之路是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民族声乐在中国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对外音乐文化的多元接轨,人们对其艺术水准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民族声乐也在不断地寻求突破性的发展。面对民族声乐对原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这样一个课题,我们应该立足亲近传统、感受传统、认识传统、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来发展。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可能一成不变,要适时地适应时代市场的需要,学会变通地传承与发展古老音乐文明,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地方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音乐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音乐教学作为民歌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地方民歌传承与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将声乐教学和地方民歌传承工作结合在一起,落实地方民歌传承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民歌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民族精神、凝聚着集体智慧。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场所,具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与义务。本文中,教师在民歌教学通过比较学习,学生体会到作品的特点、演唱的风格、民歌的韵味,把握住民歌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树立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17.
陈希 《教育》2022,(6):55-57
中国的民歌从古至今已有数千年的传承历史,是独具特色的综合音乐表演形式,民歌艺术在这百花齐放的大舞台中展现着非凡的艺术魅力.然而在这个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强烈冲击的时代,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他们的审美活动中,往往认为民歌很"土",对民歌持有抵触情绪.因此,在小学音乐新课标的引领下,如何将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在小学中低年段中得到更...  相似文献   

18.
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音乐之根,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把民歌的种子播向下一代,保护、传承和开发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将本土民间音乐系统规范地纳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体系,是地方高教音乐体系的社会职责,也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具体措施,同时更加丰富了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梧州"水上民歌"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传承着西江流域一带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也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水上民歌"主要是从水上劳作、吟唱与叹息发展而来,在旋律上保持着浓郁的本土民间方言特点。"水上民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就犹如西江水般绵长悠远的歌谣中兹兹传递。并已形成了一种自己独特的民间歌谣。  相似文献   

20.
德宏的汉族民歌是各民族民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汉族的民歌艺术是在群众的自娱自乐中产生的,过去那种遍布农村的民间歌手出口成章、青年人即兴编歌斗歌谈情说爱的盛况已经成为如烟往事。潞西市汉族民歌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本文从收集的五岔路乡的民歌为例来分析潞西市汉族民歌的一些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