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易 《中文自修》2012,(2):56-57
19世纪捷克伟大的音乐家德沃夏克(1841-1904),他的作品被誉为"斯拉夫民族音乐的精华"。他以最著名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又名为《自新大陆交响曲》驰名于世界乐坛,成为交响乐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此曲有多少来自波希米亚的民间音乐,有多少来自黑人灵歌音乐,还有多少来自美洲印地安音乐,甚至还说表达了他的思乡,不管有多少争议,他是一位博采众长、情感丰富的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是如此流畅自如,亦如沃尔塔瓦河一样潺潺流淌。与德沃夏克同时代的挪威浪漫主义音乐家格里格(1843-1907),他的作品体现了挪威的一切——历史、传统、人民、习俗、民间舞蹈、教堂钟声、森林与山涧,它是挪威民族主义的音乐,体现了他祖国"抒情的本质"。——编者  相似文献   

2.
杜娟 《文教资料》2014,(14):66-69
德沃夏克作为捷克民族乐派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一生都与斯拉夫民族有密切联系,其音乐更体现了斯拉夫情结。《诗意音画》钢琴组曲创作于1889年,是德沃夏克创作顶峰期的大型钢琴组曲,通过十三首充满个性色彩的、浑厚而纯美的标题乐曲展示了浓郁的东欧斯拉夫民族的音乐色彩。本文通过对这套钢琴组曲在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上的分析,以总结和举例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德沃夏克作品中的民族特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把握民族乐派钢琴作品的演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德沃夏克的钢琴作品《A大调组曲》第二首进行音乐分析,通过对作品的本体分析以及创作特点归纳,从中探究他晚期音乐创作的美国元素。  相似文献   

4.
乔治.格什文是美国音乐史上的杰出代表,他一生创作了数百首流行歌曲、歌剧、电影音乐、钢琴曲和管弦乐,其中大量吸收了黑人灵歌、布鲁斯、拉格泰姆及爵士乐等的音乐元素;他通过自身的感悟,把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乔治.格什文的作品成就与音乐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地演绎了美利坚的民族精神,使其成为音乐领域中的民族文化象征。他的创作思想和经验,对当今如何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非洲文化传统在《所罗门之歌》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创作中始终坚持自己的民族性,不断挖掘非洲优秀文化传统.她的小说<所罗门之歌>洋溢着神秘的非洲文化色彩.莫里森通过描写黑人祖先所罗门及其曾孙"奶人"的飞翔,再现并重新演绎了非洲飞人传说;布鲁斯、灵歌和黑人民谣在小说中交相辉映,诠释了非洲传统音乐对黑人精神生活的巨大作用;非洲祖先崇拜传统则在女主人公与其父亲灵魂的交流中得以体现.通过对非洲飞人传说、音乐传统和祖先灵魂崇拜等黑人优秀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运用,莫里森阐明了继承非洲优秀文化传统的必要性,为苦苦探求民主、自由的黑人种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小说构思巧妙、寓意深刻,自始至终无不表现了非洲文化遗产对于黑人民族,尤其是生活在白人主流文化包围中的黑人族群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旅美钢琴家、作曲家孙以强先生在1961年创作了钢琴曲《谷粒飞舞》。此曲以江南民间音乐的曲调为素材,用"谷场"情景式的描述手法,运用简谱的音乐语言,欢快得节奏和优美的旋律,生动刻画了人们丰收的喜悦心情。本文通过分析该曲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  相似文献   

7.
费德列克·法兰西斯·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在所有浪漫主义乐派的音乐作曲家中都是最令人欣赏的作曲家,同时也是十九世纪初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键盘作品,其音乐地位之高可谓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首先以"夜曲"之名进行创作的是英国作曲家约翰·菲尔德,而肖邦吸取了他的夜曲创作的思路与经验,并将夜曲这一风格带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肖邦共创作二十一首夜曲,并运用了多种技巧与音乐元素,结合作曲的曲式、和声及主题旋律,本文针对肖邦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德沃夏克是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他的作品有着深厚的民间色彩,与此同时,其作品融入了德奥古典音乐以及美国黑人音乐的精神与艺术风格,具有多元民族风格,体现了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本文针对他的室内乐作品,从作曲家的经历入手,对其多元民族风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安东宁·列奥波德·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ák(1841-1904)所创作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是他到达美国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的创作生涯中最为经典和成功的作品。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部作品共分为四个乐章。本文主要对其第四乐章所阐述的音乐形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阐述莫瑞森的音乐审美是如何影响她作品的主题和她的创作哲学,或者说这些因素如何互相作用,相辅相成,使她的作品产生荡气回肠、解放心灵的效果.指出莫瑞森的创作受黑人音乐影响很大.黑人音乐的显著特征也是莫瑞森作品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作曲家在自己的作品加入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从而创作出的音乐,这种音乐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偶然音乐,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的作曲家就是约翰·凯奇,他的作品《4分33秒》也成为这个时代具有争议的作品,它以"无声"的形式来演奏音乐,从而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以此来表达"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美学思想。笔者将通过对音乐存在的研究,来分析偶然音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民族乐派兴起的历史背景的探索和对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的异同的比较,揭示了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创作特点和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13.
混声四部合唱《念故乡》是改编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中的一个主题旋律。本论文将通过查阅混声合唱《念故乡》的创作时代背景,对作者的生平、结合对作品的结构来对该首作品做出指挥方面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波吉与月丝》是一部全部由黑人演出的《卡门》式的作品,反映了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颁鲶鱼港的贫民生活,剧中音乐以爵士乐为主,还引进了黑人的灵歌,旋律悦耳动听;《波吉与贝丝》是继《蓝色狂想曲》之后,进一步成功地运用和发挥了爵士乐的特点,成为采用美国黑人民间音乐风格创作的又一优秀范例。  相似文献   

15.
黑人灵歌是美国非裔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艺术价值,但往往被主流社会忽视和贬低,其真正的价值亟待客观的评估和充分的发掘。黑人灵歌不仅讲述黑人族群史诗般的生命经历、传承族群的文化与精神内质、展现他们坚毅纯净的心灵,同时表达黑人的宗教热忱与信仰,彰显其艺术创作的天赋与能力,可谓生命、信仰与艺术的美妙和声。它将宗教仪式与民间艺术相结合,在继承非洲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对欧美音乐有所借鉴,融入了黑人对圣经的独特阐释。本文选取黑人灵歌的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它是如何将信仰作为生命的支点,以艺术的形式思考生命的尊严,以宗教的热忱创作艺术的。  相似文献   

16.
郝梦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6):104-107
《十二首美洲前奏曲》属于希纳斯特拉"客观民族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作曲家选取了拉丁美洲民族民间音乐中体现拉丁美洲音乐构成的印第安元素、欧洲伊比利亚元素、非洲黑人元素中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音乐体裁形式,高度抽象地概括出这些音乐体裁的主要音乐特点,并将这些民族音乐元素融入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中,形成特有的民族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在旋律写作、调式调性布局、和声配置,曲式结构的安排等方面都体现了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特征,学界对其作品的研究角度多是基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然而,格什温作品中融入的大量黑人民间音乐元素却经常被忽略。本文试以格什温的代表作《蓝色狂想曲》为例,从中古调式的使用,拉格泰姆节奏的展示、布鲁斯风格的体现、爵士元素的融合等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对格什温的音乐创作做不同维度的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德籍阿根廷作曲家莫里齐奥·卡格尔是一位极其先锋的作曲家,他在音乐体裁和演奏技术上的革新令人叹为观止。受到"具体音乐"和"新人声主义"的影响,卡格尔创作了一系列将传统记谱法与创新演奏技术相结合的声乐作品。本文将通过对《Rrrrrrr…:7首为带伴奏(钢琴)或无伴奏而作的混声合唱》的分析,来探究卡格尔作品中对人声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探戈音乐之父"的阿根廷作曲家、班多钮手风琴演奏家阿斯托·皮亚佐拉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探戈音乐,他将古典和流行元素相结合,将探戈这一阿根廷民间音乐形式提升为雅俗共赏的艺术音乐,也为当代室内乐注入了新鲜血液,是近现代西方音乐中不可忽视的跨界音乐文化.本文从音乐内涵和演奏实践出发,以皮亚佐拉的两首著名室内乐作品<遗忘>和<自由探戈>为例,分析了它们的创作特点、音乐风格,并着重从手风琴和钢琴声部的角度分析了这两首作品的演奏技巧,以此来探讨皮亚佐拉探戈音乐的艺术魅力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第三交响曲》是香港作曲家陈永华在加拿大修读博士学位课程的作品,作曲家当年身在海外求学,在积极学习西方现代音乐技术的同时,依旧探索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并在创作观念与美学倾向上都体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恋和寄托。对此类作品进行细节性"内部"分析,对我们认识现代世界多元文化对中国现代作曲家的影响,梳理西方现代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了解作曲家成长轨迹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这首交响乐作品的体裁、结构、旋律、音响、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促进我们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