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和刚是当今中国民族歌坛新秀之一,中国著名青年歌唱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他的演唱打破了自央视青歌赛开赛以来的最高记录,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青歌王子"的美誉,再加上他所演唱的歌曲大多数是以表达亲情为主题,所以刘和刚也被广大观众称为"亲情歌手"。他的演唱情感细腻、吐字清晰、感情真挚、风格清新、旋律优美,并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并融入了现代通俗、时尚的流行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音西唱,即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特色风格的声乐作品,以完成音乐形象的再塑造。第十四届青歌赛美声唱法个人单项决赛中对必须演唱中国作品的规定,给我国今后各级各类比赛增添了新气象,同时也给高师美声教学以新的启示与活力,对于促进美声唱法与中国作品相结合,表现我国人民丰富的情感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处理表现在音色的变化、歌曲动态的变化,以及歌曲速度和力度的变化。而歌曲演唱的情感还体现注重歌曲词意内涵的理解和歌曲所表达的风格和韵味上。  相似文献   

4.
十四届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成功举办使得大量优秀的民族声乐新作品得到传唱,本论文将对青歌赛推出的作品《芦花》为例进行研究,分别从歌曲创作背景、蕴含的思想感情、获奖选手演唱的个案分析,以及笔者对作品的风格和技巧的把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从而解决作品的技术难点,准确的把握歌曲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在歌曲演唱中为了更好的表达出歌曲的真正内涵,正确分析与处理歌曲情感,早已成为歌曲演唱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在歌曲演唱中“以情感人、声情并茂”,用歌声让听众得到美的享受,早已成为歌曲演唱的关键.本文笔者从歌曲演唱中的情感处理入手,对情感处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艺术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个人单项赛上,肖选手刘和刚演唱最后一首歌曲《父亲》时,评委张也以及不少现场观众都感动得哭了。这首歌为何如此感人?我们看看歌词:  相似文献   

7.
李秀博 《文教资料》2007,(31):124-126
本文通过对作品艺术特色、演唱技术运用、韵味的把握、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分析,来论证如何学习和演唱古诗词歌曲,从内在的情感体验出发,深刻地去体会和理解古诗词歌曲的特点,更好地掌握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技巧及艺术处理,从而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1、学习歌曲二声部,指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能体会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陈叶 《时代教育》2010,(1):184-184
歌曲的演唱是和演唱者的嗓子以及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演奏者有着不同的歌曲的演奏类型与风格,本文着重论述歌曲在演唱过程中呼吸频率的把握,分析了演唱中咬字与吐字的训练方法,同时倡导加强歌曲演唱过程中情感处理的训练,旨在为演唱者唱好一首歌提供一些参考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出于人类本能最直接的音乐表现形式,"声"与"情"是声乐艺术表演中的两个重要音乐元素,"以声带情"、"声情并茂"是我们对歌曲演唱最完美的要求,也是人们对歌唱的审美要求,想达到此境界,并非只是演唱技巧的问题,歌曲情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歌唱技巧、演唱情感、歌曲的处理均为演绎歌曲的几个重要因素,其中,情感表达在歌曲演唱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处理好每首歌曲的情感,用心歌唱声乐作品,让演唱与情感完美结合,以声传情。本文主要分析歌曲演唱中的作用与方法,让歌者更好的诠释好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12.
演唱者艺术修养的整合与塑造,既是精确传达歌曲内容的必要前提,又是歌曲演唱诠释的基础.只有准确把握歌曲情感、体悟词意、彰显风格、有机地调动演唱技巧和技能,方可有效地突出歌曲主题,充分挖掘歌曲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弗兰茨·舒伯特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继承人、浪漫乐派奠基人之一,被人们誉为歌曲之王。他的创作继承了贝多芬、莫扎特的古典主义传统,而且创造艺术歌曲这一全新的音乐体裁,对于艺术歌曲后来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很多歌唱家都以演唱舒伯特的歌曲为自身艺术造诣的最高体现,因此,有必要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技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热播使其中的歌曲风靡全国,《葬花吟》就是其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歌曲。本文将通过演唱情感、不同风格演唱家的演唱进行比较来展开对《葬花吟》的演唱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从歌曲演唱时意境的想象、准确与适度、字正腔圆、快慢与强弱、风格的掌握、情感的表达等方面入,对歌曲演唱时的艺术处理进行阐释,并提出了具体的艺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你是我,我是你》选自歌剧《原野》。笔者通过对其相关资料的仔细查找和反复聆听、演唱,对其演唱时的处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得出结论,在演唱歌曲时必须把握好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从而使歌曲的艺术特性完整地展现在观众和听众面前。如何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是本文的关键所在。笔者从演唱时力度的控制、演唱时音色的处理、演唱时整体情绪情感的把握及演唱时作品风格的表达这四个方面,结合作品,浅谈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为演唱者如何表现音乐作品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王秋艳 《高中生》2012,(13):14-15
在中国内地歌坛,军旅题材的歌曲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建国之初到今天各种风格的军旅歌曲的不断涌现,从演唱方式、歌曲曲调到歌词内容的变化,体现了我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社会大众对军人、对军旅歌曲认识的不断提高。在"文革"刚刚结束的年代,我国内地的军旅歌曲还是普遍以党、人民和军队为主题,曲调上讲究高亢、激扬,以展现军人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一切艺术都是为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而声乐则是音乐领域中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一种心理品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感受;声乐演唱是歌唱者把歌曲的情感呈现给观众的形式,二者之间的联系,就在于情感能丰富声乐演唱的风格;调节演唱者的音乐感觉,并能传递歌曲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实现歌唱者以情感打动人,以情感感染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处理在歌曲演唱中十分重要,是歌曲演唱的重要环节。歌曲的风格不同,语言的处理方式也有相应的变化。在歌曲演唱中,要处理好"字""词"以及语气的运用,做到字正腔圆,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当代民族声乐的一些作品借鉴了美声的花腔艺术性唱法,成为极具美学价值和唱腔特色的带有中国风格的花腔艺术性歌曲,本文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根据花腔演唱的历史及来源,总结其美学特征,分析演唱者发声特点,剖析相关演唱技术,为演唱中国风格花腔艺术性歌曲探索一种科学的、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