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长城有多长     
在我国历史上,有二十多个朝代和诸侯国修筑过长城,而且每个朝代和诸侯国修筑长城的位置和长度都不一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长度超过1万里的有三个朝代,一是秦始皇时修筑的西起临洮,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于公元17世纪40年代明王朝灭亡。在这二千余年中,共有大小19个王朝修筑过不同走向和长度的长城。其中14个王朝的长城出现在分裂王朝时期,5个王朝的长城出现在中原王朝时期,3个中央王朝时期没有出现长城现象。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看待长城,它具有产生于分裂,服务于割剧的一面,故不可随意给予过高评价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 3 7题是一道以长城为切口 ,纵贯古今的考题 ,就其整体而言 ,是比较成功的 ,之所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是因为笔者对其中两问之参考答案颇感诧异和疑惑。因此 ,想借中学历史教师的知心朋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与读者诸君一议。读过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 ,长城的修筑最初是为了抵御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的南下骚扰掠夺的。从战国时期的秦、赵、燕三国开始修筑长城 ,到秦代大修长城 ,万里长城初具规模 ,秦以后历代也有修葺。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长城 ,绝大部分是明朝花两百多年时间修筑的 ,其目的是为了抵…  相似文献   

4.
赵肃侯修筑南长城,形成了赵国向南防御、向北扩张的战略,赵武灵王修筑的北长城成为遏制匈奴南犯的一道屏障,为北疆的开发与安宁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熊大靠 《考试周刊》2012,(71):31-31
本文从秦朝和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概况、特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秦朝和明朝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两朝修筑的长城是中国人智慧与力量的展示,也是中国灿烂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长城     
《课外阅读》2012,(1):66-67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7米、宽4~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最初修筑,在于阻障在交通方面机动性甚强的北方草原民族的攻击。然而长城工程又导致了新的交通条件的完备。长城本身形成了特殊的交通带,同时亦促进了"北边"地方空间幅度十分宽广的交通体系。"关市"交通,"当路塞"的作用以及长城防线与内地的交通联系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21,(1):17-23
在邢台市所辖的内丘、邢台县(今信都区)、沙河市西部太行山区,上百公里的山上有明代长城。这些并不位于边境的长城,建有关楼,筑有长墙,驻人防守,与明朝北部"九边"长城拥有同样的作用。但是这些长城并非朝廷投资修筑的国防工程,而是明朝中期因蒙古人入侵山西,顾虑其翻越太行,进入华北平原袭扰掳掠,冀南沿山府县遵照嘉靖皇帝旨意,组织修造的防御工事。同时沿线并无军队,只有当地民壮防守。  相似文献   

9.
大同是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一,现存的大量古长城遗迹无论从修筑历史还是从地理分布的广度都说明了大同是名副其实的长城文化博物馆。城堡、城墙、碑刻、寺庙等设计精巧雕刻精美,艺术价值颇高。本文主要从长城文化的起源角度,重点探寻大同长城文化的主要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国 《地理教育》2012,(Z1):124
不知从何时起,长城似乎成了中国长城的专有名词。不过世界上的长城可并非只此一座,如果我们环游世界,就会看到其它一些国家的长城。英国长城英国的长城有两条:"哈德良长城"和"安敦尼长城"。哈德良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民族的入侵,在今英国境内的苏格兰与英格兰的交界地带修筑的。它西起爱尔兰海,东  相似文献   

11.
长城     
《初中生》2016,(34):46-47
张艺谋透露,影片《长城》全英文对白,大部分场景在中国取景,这次找到了全世界最好的特效公司,希望拍得酷炫.“专注是一部好电影的开始.这和我上一部电影《归来》完全不一样,有大量的特效和动作场面.  相似文献   

12.
13.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定密工作有了新的规定。定密是保密的源头,定密工作是保密工作的基础。抓牢源头,打好基础,保密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作者从定密制度的"三道关"、定密责任人制以及建立健全定密工作管理体制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对定密工作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4.
长城之旅     
“老外在中国”——当我的一个朋友问我是否能够以此为主题为某杂志写一篇文章.讲述我在中国的经历.这让我感觉有些奇怪.却也很真实。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原因是我的中国背景,我的母语是广东话.但我直到20岁才来到中国。我的背景与众不同。我的父母出生在越南.而我出生在以色列。我在八岁的时候移民到澳大利亚.因此也就没有强烈的中国或西方的文化或信仰。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最早的长城应是春秋楚长城。方城塞是楚长城上最早的关城,因而楚长城又叫方城,它西起南阳镇平与内乡之间,北至南召,由河南省鲁山县向东经叶县、方城、舞钢转南到驻马店泌阳县,全长800华里,另有起自湖北竹山向北达鲁山交界沿汝水向东一线楚国所筑列城南接春秋楚长城东缘全长一千多里的战国楚长城。楚人沿水筑城是其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长城》是张艺谋导演的最新大片,除故事略微简单外,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张艺谋的第一部大片《英雄》创造了一种奇观电影,之后,他的奇观艺术思维很快收敛,大片叙事逐渐变得圆熟。《长城》在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叙事、传递中华价值观、国际合作等方面均作出恰当处置,具备对外传播优势。讲述中国故事有多种模式,包括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讲述中国化的外国故事、讲述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讲述中国人在外国的故事等等,电影人可积极实践,以扩大中国电影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曾景忠 《历史教学》2006,2(7):20-25
"一·二八"淞沪抗战与长城抗战为局部抗战之两大高潮.二役皆因日本扩大侵华而引起,国民政府采取了对日"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之方针,终以签订停战协定而结束.不同之点在于"一·二八"之役,日本为掩护"满洲国"之成立,以攻为守,而长城之役,纯为进攻,为日本进一步侵占华北之先步;"一·二八"之役,前方第十九路军将领抗战主动坚决,热河防卫、长城之役,靠国民政府之督导部署;长城之役规模更大,牺牲更重;塘沽协定比淞沪停战协定对中国的危害更大.热河沦陷后,蒋介石是在北上听取华北将领的汇报意见后,才作出批准张学良辞职之决定的.张学良辞职下野,反映了当时全国的呼声,是对其"九·一八"事变以来不抵抗主义的总清算.断言蒋介石为转嫁热河沦陷的责任,落井下石,逼张学良辞职,此说未必能够成立.  相似文献   

19.
“一·二八”淞沪抗战与长城抗战为局部抗战之两大高潮。二役皆因日本扩大侵华而引起,国民政府采取了对日“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之方针,终以签订停战协定而结束。不同之点在于:“一·二八”之役,日本为掩护“满洲国”之成立,以攻为守,而长城之役,纯为进攻,为日本进一步侵占华北之先步;“一·二八”之役,前方第十九路军将领抗战主动坚决,热河防卫、长城之役,靠国民政府之督导部署;长城之役规模更大,牺牲更重;塘沽协定比淞沪停战协定对中国的危害更大。热河沦陷后,蒋介石是在北上听取华北将领的汇报意见后,才作出批准张学良辞职之决定的。张学良辞职下野,反映了当时全国的呼声,是对其“九·一八”事变以来不抵抗主义的总清算。断言蒋介石为转嫁热河沦陷的责任,落井下石,逼张学良辞职,此说未必能够成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地区明长城沿线种子植物调查,共统计到种子植物26科79属107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25科78属106种.单种属的科共12个,超过10属的科3个,其总属数占调查总属数的45.6%,种数占调查总种数的51.4%,以藜科最多,共13属21种.科的区系分布类型共4个正型和3个变型.属的区系分布类型共12个正型和9个变型,中国特有属1个,即菊科的河西菊属(Hexinia).调查区域的植物种类相对单一;地理成分比较单一,以地中海地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型和北温带成分为主;发现珍惜濒危植物4种,一级保护植物1种,其余均属二级保护.这些结论为利用植物因素保护长城选择适宜的植被类群和代表性物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