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如今很多出版社抱怨自己的编辑缺乏"烧开一壶水"的精神,很多人都是在水烧到70~90摄氏度时就放弃了;还有一些人在这一壶水还没烧开时,又去烧下一壶水或烧别人的那一壶水,而真正能够坐冷板凳的,在自己的专业方面能够精进了再精进的人并不多。其实这些编辑都是各大院校的高材生,有扎  相似文献   

2.
广播频率定位的细分,是因应媒介的受众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市场的细分而逐步地开始形成,实行频率专业化也就是要满足受众在这些方面的要求。作为专业化频率的一种,广播新闻频率是”专门播送新闻性节目的广播频率,一般连续播出各类新闻性节目,及时报道各种突发新闻.最新动态,播发详尽.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新闻分析等。根据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观点,大众媒介具有环境监测.社会协调(联系)、文化传递三大功能,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之后又提出了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目前学界已有定论,提供信息,对客观现实环境进行监测是大众媒介首当其冲的重要功能。那么,作为体现广播媒介功能最重要的部分——广播新闻,有没有建成新闻频率专业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呢?现实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李威 《记者摇篮》2006,(11):58-60
广播频率专业化、电视频道专业化是近年广播、电视改革的热点,也是广播电视界深入研究广播电视传播规律,满足不同受众的收听、收看需求,经过不断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目前我国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频率、频道专业化相对格局已经形成,新闻、经济、生活、少儿、科技、农业、体育、音乐、戏曲、娱乐等频率、频道的专业特色日益明显。频率、频道专业化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定位专一;二是服务对象明确;三是制作人员专业;四是整体风格统一;五是市场营销一体;六是经营管理独立。以上六个特点中制作人员专业是频率、频道专业化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邱奕 《新闻窗》2008,(6):61-62
广播频率专业化是广播应对媒体激烈竞争的产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专业化频率快速发展,贵阳地区也不例外。目前,贵阳地区已有专业化频率13个,其中有两个频率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落地频率,其余是本地电台开通的频率。在对本地电台开通的11个频率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跟踪收听和调研后,本文主要通过这11个频率的分析,提出贵阳地区广播频率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为案例、供同行特别是频率集中的大中城市的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播市场目前的竞争就是频率之争,仅以哈尔滨为例,空中的广播频率十几个。那么作为一个文艺广播频率,FM98.4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呢?  相似文献   

6.
1986年,随着国内第一家经济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广播频率专业化的序幕由此拉开。广播频率专业化满足了广播听众多元化的需求,增加了广播的活力,提升了广播媒体的竞争力。那么,在广播频率专业化的情况下,节目主持人该怎样进行角色定位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节目主持人"专业化"是频率专业化对主持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广播发展的战略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广播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这个问题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纵观各方观点,结论基本一致。那就是:总体而言,战略缺失是中国广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当然,对这一点,肯定也会有人不予认同:上个世纪80年代广东珠江经济台的横空出世不算是一种发展战略?90年代北京专业台的成功改革不算是一种发展战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频率专业化改革不算是一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类型化新闻广播模式与传播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业从“珠江模式”的崛起一直保持上升、发展和扩张的势头,到2003年可做一分段:这一年被国家广电总局定名为“广播发展年”。在正式提出“广播发展年”这样一个概念的同时,还提出了要加强广播频率专业化、节目对象化的转变进程,并将此定为全行业工作的一个重心。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要求各地广播电台要以频率专业化为主要改革目标,带动广播全方位的工作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频率专业化的改革,包括类型化的改革,不仅仅是广播业2003年度工作的重点,而且将可能是未来很长时间的主要工作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陈小蓉 《视听》2016,(6):44-45
互联网蓬勃兴起,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广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播如何生存发展?广播频道的专业化成为改革的重点。随着频率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内容专业化、对象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的理念越来越清晰。突出频率的特色定位,以分众化、地方化、精品化来保持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成为全国广播频率改革的首选。笔者结合潮州电台的实际,从"广播频率专业化""专业化频率要打造品牌节目"等方面分别阐述走专业化道路、提升品牌效应的必要性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毋庸置疑的是,频率专业化是当前我国广播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各地电台不断调整自身定位,突出频率的特色,以分众化、地方化、精品化来保持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但是,随着频率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出来。本文试以新闻频率为例,说一说深入推进频率专业化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11.
郑阳 《记者摇篮》2010,(7):49-49
经济频率作为一种重要的专业化频率,通常定位于“经济”或“财经”,已经成为国内广播市场的主力,其富有特色的经济类型节目有针对性地吸引着关注经济、关心股市的听众群体。但是,现在还有不少经济广播只相当于一个小综合广播,“经济”特色不突出。那么,经济频率如何才能更有“经济”味,并成为百姓经济生活的“好参谋”呢?  相似文献   

12.
新闻媒体,新闻为先,上世纪末的广播改革,虽然进行了专业化细分。但是,新闻仍是专业频率的主要构成。那么,广播电台生活频率的新闻节目如何定位呢?近年兴起的一个词“民生新闻”,让我们看到了一缕曙光:做小而精的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3.
甘社会 《新闻世界》2009,(10):41-42
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用以揭示、概括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常常还起着美化版面的作用。那么,应该怎么确立新闻标题呢?我觉得应该遵循五个方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2002年7月15日,上海对广播媒体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广播频率专业化。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所属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推出了10套专业化广播频率,为各类听众全方位提供不同新闻资讯和服务娱乐的广播节目。这可能标志着广播频率专业化将真正成为广播改革的趋势。实际上,早在上海的这一举措前,许多省、市级电台就已经出现新闻综合频率、音乐频率、交通频率甚至还有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专业化是广播电视发展的一大趋势。虽然专业化之后的广播电视走分众化道路,面向不同的受众市场办节目,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开办了新闻节目。专业化频率的新闻节目与原来的综合台或新闻台的新闻节目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专业化频率更讲究节目的实用性、可听性、服务性,  相似文献   

16.
杨盛海 《声屏世界》2005,(10):50-50
纵观全国已有的专业频率(专业台),我们不难发现,大家所走的专业化路子大多是“对象专业化”,与过去的综合台相比较,由于频率(台)目标受众明确,晚为凸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象明确;二是服务更具体、更快捷;三是节目设置更合理;四是节目形式更灵活:五是创收能力更强。因而,进入新世纪一台多频率.走频率专业化的道路已经成为广播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办好党报有没有客观标准?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怎样才算是办好了呢?军委主席江泽民在接见《解放军报卿以上干部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我们的报纸办得好,可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起到有力的宣传、贯彻作用,对群众起到极大的动员、鼓舞作用,对先进的东西起到积极的倡导弘扬作用,对错误的东西起到及时的制止、纠正作用,还可以对科学知识起至忖泛的传播、普。作用。”江主席归纳概括的“五个作用”,实际上就是衡量党报办得好不好的五条标准。符合这“五条标准”的,就是办得好的,否则就是办得不好的…  相似文献   

18.
广播频率专业化是广播媒体在总结广播经验,探索广播未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细分广播受众与市场,使节目更具有针对性,更好地贴近听众。我们通常意义所说的广播频率的专业化,包括广播节目内容专业化和听众群体的专业化,但无论广播怎样的专业化,都离不开听众这个群体,离不开大众的收听需求。因此,处理好广播频率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关系更是广播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相对于专业化而言,广播频率的大众化是指广播节目内容整体编排不是针对某个受众群体而设置的,而是能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也就是受众群体的兼容性。一个合格的传媒,就要最大限度地为听众服务,广播专业化是要更好地服务听众,并不排斥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洪岩 《东南传播》2010,(11):130-131
近年来,具有交通信息资讯优势的各地交通广播在各类城市广播中脱颖而出,在收听率、市场份额、广告创收等方面傲视群雄。在这样的形势下,其他的广播频率该如何“绝处逢生”呢?本文从工作一线的实际经验出发,从树立良好公益形象、强化频率差异性定位、打造品牌栏目和品牌主持人、创新整合、敬重和激情的力量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厦门音乐广播面对竞争和压力的进取之道。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导读     
就目前业内热门话题之一的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专业化问题,本期学刊发表了五篇文章,工作在第一线的作者们或从理论的角度,或从切身体会出发,阐述了对频率(道)专业化的理性思考,交流了在操作层面上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孙孔华和谭奋博认为,广播频率专业化是对广播优势的有效张扬,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做到专业化办频率一是要突出专业化的节目,二是要强化专业化的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